《出師表》,除了是文學作品外,更是諸葛亮的立威宣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陸遊《書憤》一詩中稱讚「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作為一個詩人,陸遊從文學的角度對《出師表》進行了極力的誇讚,但是,結合《三國志》等內容,你會發現,諸葛亮與劉禪的關係並不是像《三國演義》中那樣的和諧。
劉備白帝城託孤,對諸葛亮說: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咱們不考慮當時劉備和諸葛亮當時是什麼心理,從劉禪角度說,一個十七八歲的人,沒有自己的班底,面對諸葛亮這個智謀和能力遠遠勝過自己的人,自己的父親說了這麼一番話,回事一種什麼樣的心理,有沒有漢獻帝的感覺小編不敢說,但是肯定有「達摩克利斯之劍」的感覺,自己隨時可能會被廢掉。
劉禪登基後,諸葛亮的頭銜變成了武鄉侯、丞相(開府)、益州牧。
PS:武鄉侯屬於縣侯,沒有什麼可說的。
關於丞相,劉備時期他就是丞相,但是劉禪登基後諸葛亮可以開府,開府意思就是丞相府有自己一整套的辦事機構,多多少少有點小朝廷的意思;益州牧,蜀漢基本就占據一個州,就是益州。
丞相屬於中央行政長官,益州牧屬於地方行政長官,說的明白一點,諸葛亮掌握了蜀漢從中央到地方的大權。
做個比較,曹操在稱魏王前,是武平侯、丞相(開府)、冀州牧,基本和諸葛亮一樣了。
在這種情況下,劉禪和諸葛亮是何種關係,請自行腦補。
回到《出師表》上來。
第一,從口氣上來說,《出師表》類似於長輩教訓子侄,小編大體數了一下,通篇共有十多次提到了先帝,也就是劉備,說的通俗一點,諸葛亮類似於在擺老資格,我和你父親一起打天下的時候,你還在吃奶呢,即使是一個青年,你整天拿出他父親來教訓他,他也會叛逆,何況這個人還是皇帝。
第二,直接對劉禪進行教訓,比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又比如,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有些話需要仔細揣摩,比如平時,只有你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或者苗頭,別人才會給你指出來,《出師表》中這些語句,是諸葛亮一點不給劉禪面子。
第三,剝奪劉禪人事權,困住劉禪的手腳,「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
人事安排已經全部做完了,工作也安排好了,劉禪什麼都不需要做了,其實也沒有什麼可做了。
第四,確立蜀漢政權的基本方針,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翻譯一下,就是我們就是要打仗,這也成為了諸葛亮在世之時的主要路線,後來姜維掌權後,也秉承了諸葛亮的政策。
咱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劉禪,你會怎麼想?
聲明一下,僅供討論,歡迎留言,不喜勿噴。
小編碼字辛苦,轉載情聯繫小編。
明志北伐,諸葛亮出師表
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
新解諸葛亮:陷害同僚 鉗制皇帝的偽君子
諸葛亮安心輔佐劉禪,回成都後主掌蜀漢大權。自他上台後排擠李嚴,安插親信,獨掌朝綱。他開府理事,大小事物「咸決於亮」,儼然就是一個「假皇上」。最露骨《出師表》應是最好的證明。諸葛亮掌握一切事務的決...
諸葛亮欲提拔這四個人,甚至打出了劉備的旗號
諸葛亮的《出師表》(這裡指的是載於《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正文的《出師表》,即「前出師表」)千載流傳。此文通篇凝聚著諸葛亮忠貞體國、勵精圖治、自強不息的精神,展現了他北定中原、謀求統一的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