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無奈的十句話,每一句令人心酸不已,讀完不覺潸然淚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378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熟讀《三國演義》,我們不得不承認,那是一個充滿豪氣與熱血的世界,也是一個快意恩仇的世界,雖然作者努力傳達著「擁劉反曹」的思想,但是在書中的世界中,誰都代表不了正義,誰也不代表邪惡。

所謂諸侯爭霸,說白了就是不爽就打,不服就干,眼紅就搶。

但是,在這樣一個看似不受約束的事情中,卻也有無奈之時——不管是一世梟雄,還是智計超群的謀士,亦或是驍勇無敵的悍將,都有諸多無奈。

不過,他們的無奈,帶給世人不僅是唏噓,還有萬千感慨。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演義中最無奈的十句話。

一、若奉孝在,絕不使吾有此大失也

熟悉《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這句話是赤壁之戰後,曹操所言。

赤壁之戰,相當於曹操的滑鐵盧,畢竟在開戰之前,他以為自己勢在必得,可是開戰之後,先有周瑜正面將其擊敗,又有諸葛亮草船借箭,還有周瑜施反間計,讓他斬殺蔡瑁、張允,吃了個啞巴虧;龐統獻連環計,讓他連接戰船;黃蓋施苦肉計,火燒連船,等等。

這些計謀一個連一個,他的謀士之中,卻沒有一人提前識破。

這個時候,他想起了逝於赤壁之戰前的郭嘉。

那個智計超群的鬼才。

可是他再感慨,再懷念,赤壁之敗也已成定局,郭嘉也回不來了。

二、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

這句話出自諸葛亮之口,在整部小說中,他曾數度談及天命,但唯有一這次最無奈,也最令人惋惜。

這句話是他在第五次北伐的時候所說,當時司馬懿一直避戰,他好不容易用計,將其引進了上方谷,在谷中埋了地雷,又從上方往下扔火把,打算將其置於死地。

這個時候,司馬懿都認命,抱著兩個兒子哭道:「我父子三人皆死於此處矣!」若此時,司馬懿死,則諸葛亮有望北伐成功,完成興復漢室的志向。

可是就在最關鍵的時刻,天降大雨,司馬懿得以逃生,於是諸葛亮發出了如此無奈的嘆惋。

三、昔日從朕諸將,皆老邁無用矣

這句話出自劉備之口,夷陵之戰的時候——關興和張苞二人,在戰場上屢立戰功,他不由的發出了這樣一句感慨。

他二十八歲時,意氣風發的起兵,年過花甲卻依舊偏安一隅,未能打進中原,這個時候,最初追隨他的關羽、張飛已經身首異處,趙雲也步入了老年,他自己的身體狀況也不樂觀。

看著雄姿英發的關興和張苞,他說出此言,除了勉勵對方之外,還有對自己年輕時的懷念與感慨,以及幾十年依舊未能完成心中志向的一種無奈。

四、吾等死戰,何故先降耶

此言不是一個人的無奈,而是一群人的悲憤。

公元263年,魏軍滅蜀,早已自請屯田避禍的姜維,果斷出兵,先擺脫鄧艾的糾纏,又在劍閣阻住了鍾會。

可是他和他的士兵,都沒有想到,自己還在前線拼殺,鄧艾區區兩千兵馬,偷渡陰平,直逼成都城下之後,劉禪竟然直接投降了。

於是聽聞這個消息之後,「帳下眾所將聽知,一齊怨恨,咬牙怒目,鬚髮倒豎,拔刀砍石大呼曰:『吾等死戰,何故先降邪!』」這一刻,他們的悲憤無以言表,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拚死殺敵,為的是什麼。

五、吾計不成,此天命也

當然了,姜維雖然最終還是在後主劉禪的命令下,向鍾會請降,他卻並不甘心蜀漢就此滅亡。

於是他策反了鍾會,害死了鄧艾,想要鼓動鍾會殺出關中,借鍾會的兵力,重新振興蜀漢。

然而鍾會剛剛起事,便引發了兵變,應對又不及時,還沒開始與曹魏對抗,便已授首。

姜維的計謀也宣告破產,於是他再一次絕望,大呼「吾計不成,此天命也!」他的悲憤,他的絕望,可謂聞者傷心,見者落淚。

六、孤天命已盡,安可救乎

曹操是一個非常合格的梟雄,諸侯聚義討伐董卓的時候,他還是一股相當弱的勢力,連一個不知名的徐榮,都可以讓他幾乎全軍覆沒。

可是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他便憑藉著挾天子以令諸侯、屯田、唯才是舉等戰略,一統了江北,成為了最大的梟雄。

之後,他雖未能南下成功,卻也曾在濡須大敗孫權,也曾平定漢中。

他的一生,可謂輝煌。

可是作為一個梟雄,他的手並不乾淨,很多人曾冤死在了他的手上,所以公元220年,他被關羽的頭顱嚇到之後,經常在睡夢中被那些冤魂索命。

於是他意識到了自己時日無多,無奈的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雖然演義中的曹操,是一個奸詐的形象,並不討喜,但是一世梟雄,最後的時光卻如此狼狽,實在令人唏噓。

倒是他自己,雖然選擇了認命,卻並非破罐子破摔,反而還算看得開,有著獨特的洒脫。

七、既生瑜,何生亮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給大多數人留下了嫉賢妒能,甚至小肚雞腸的印象。

但是如果我們細讀小說,就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他之所以一直致力於除掉諸葛亮,僅是因為諸葛亮屬於劉備,雖然孫權暫時聯合,但終歸是兩股獨立的勢力,兩人早晚要相互對立,他只不過是想先下手為強而已。

只可惜妙計能安天下的周郎,智計總是比諸葛亮差了一點——諸葛亮在劉備與孫權撕破臉之前,總是四兩撥千斤,撕破臉後卻直接將周瑜生生氣死。

基於這種無奈,周瑜在臨終之前,終於承認了自己不及諸葛亮,卻也道也了自己的心酸,一句「既生瑜,何生亮」,至今依舊令人耳熟能詳。

八、吳之將亡,賢愚共知;今若君臣皆降,無一人死於國難,不說辱乎?

這句話出自東吳重臣張悌之口,雖然他的知名度,很少有人記得,但是他的氣節,卻令人嘆服。

在東吳即將亡國之際,大多數人都想著保命,而且皇帝投降,臣子追隨便是,這並不值得詬病,可是為了表明自己的忠義,為了讓東吳出現義士,不至於被後世嘲諷,他站了出來,這股「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悲壯,讓人如何不動容。

九、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此其極

此言是諸葛亮的臨終遺言,他從208年出山之時,為劉備勾勒了先三分天下,後一舉統一的美好藍圖,便開始致力於這一事業,就算中間荊州淪陷,就算劉備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他也沒有放棄,可是任他機關算盡,任他嘔心瀝血,蜀漢還是未能入主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而他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他再也不能繼續為這一事業努力了。

他的無奈,在四百餘年之後,化成了一句七言詩,即「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千餘年後,這句唐詩,依舊能夠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

十、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自古以來,壯志未酬的名將,數不勝數,我們最熟悉的,就有宋代的兩位著名詞人,陸遊和辛棄疾。

三國時代,也不乏這樣的名將,只不過這位名將,並非懷才不遇,相反他歷任兩代主公,一直頗受重用,這個人就是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義,他武藝高強,又百步穿楊,還頗有智計,只可惜,天妒英才,小說中的他,年僅四十一歲,便因身中數箭,不治身亡,在臨終之前,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傷勢,而是重傷的自己,不能繼續馳騁沙場,為國效力,他的情懷,令人感動。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十大名將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路諸侯你方唱罷我登場,走馬觀花,最終分屬三國。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著名的階段,(220年-280年)介於東漢與西晉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有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從...

三國幾大重要戰役,你都知道嗎?

一、官渡之戰,曹操對袁紹袁紹藉口看不慣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發兵討伐曹操。戰役過程許攸投奔曹操,並向曹操帶來情報,曹操打劫袁紹烏巢的糧倉,最終袁紹兵敗。

三國中有哪些死不瞑目的英雄人物?

雖說人生自古誰無死,但抱負未展,大志未成,心愿未了就去世了實屬遺憾,下面為大家講講三國中那些遺憾之人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

在歷史的長河中,三國時期哪些人可稱名將?

「名將」一詞出自《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王離,秦之名將也。」所謂名將,就是著名的將領,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軍事家。我國古代史上三國並立的時候其實很多,比如前秦、前燕和東晉,比如北周、北齊和南陳,再比

盤點三國時的六大統帥人物,魏吳蜀各占兩席

三國時,能稱得上是頂級的統帥人物不多,小編認為,曹操、周瑜、諸葛亮、司馬懿、陸遜和姜維這六個人,可以稱得上是頂級的帥才。曹操:一代雄主,頭號的政治家,也是一號的軍事家。在三國前期,基本上是所向無...

​三國歷史上文武全才的十大牛人

三國歷史上文武全才的十大牛人:《三國志》中有十大文臣之排名,也有十大武將之座次卻沒文武全才的,感覺有些遺憾所以寫此文,望各位愛好歷史的朋友品評(不含君主):一、張遼三國魏名將,隨曹軍征討,戰功累...

《三國演義》中著名的遺言 有兩個瞬間被打臉

三國亂世,英才輩出,當他們必須直面死亡時,最後的話語是他們窮盡一生換來的體悟。俗話說: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亡,其言也善。隻言片語,幻化成我們熟知的語句,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姜維:吾計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