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腦有反骨,所以不被待見?其實劉備和諸葛亮都重用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如果我們提到蜀漢,就會發現魏延是一個繞不過去的人,因為在他身上有太多的悲劇色彩了。
比如投降劉備時,被諸葛亮看出腦後有反骨,於是叫人推出去砍了,幸虧劉備向諸葛亮求情,才保住了魏延的命。
再比如,劉備死後,諸葛亮就一直不待見他。
魏延獻計「子午谷奇謀」,被諸葛亮否決。
連諸葛亮死後,都安排了馬岱,在魏延大喊「誰敢殺我」時偷襲殺掉他。
看《三國演義》總會覺得很心疼魏延有沒有,總感覺熱臉貼了冷屁股,一腔熱血為蜀國奉獻,沒想到諸葛亮處處跟他作對。
於是這也被很多人拿來作為黑諸葛亮不會識人、用人的例證。
究竟是否如此呢?我們來看《三國志》。
《三國志》中記載魏延「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
」後來劉備當了漢中王,分封百官,對於自己的「老巢」漢中郡,需要派一員大將鎮守。
當時關羽在荊州,那麼劉備最親近的人就是張飛了,所有人包括張飛自己都認為肯定會選張飛,結果劉備卻提拔了魏延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
可以說讓所有人大跌眼鏡了。
有一天,劉備大宴群臣,問魏延,我委你重任,你打算怎麼辦?魏延回答說:「如果曹操舉全天下的軍隊前來,我為大王您抵擋他;如果他派偏將帶十萬軍隊來,我為您消滅他!」這話讓劉備和身邊的大臣都很高興。
後來,劉備逝世,諸葛亮帶著魏延東征西討,魏延的戰績也不錯,「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谿,延大破淮等」。
期間,魏延還提出過著名的「子午谷奇謀」,即魏延自己領5000精兵從子午谷奇襲長安,嚇跑夏侯懋,然後在等魏國援兵前來的二十天內,諸葛亮便可率大軍殺到,然後一舉平定咸陽以西。
然而諸葛亮並沒採納這個意見,這也成為後來很多人黑諸葛亮的點,「奇謀為短」。
其實要說到這個計劃的不靠譜之處簡直太多了,比如魏延哪來的自信,五千人就能嚇到夏侯懋棄城而逃?以及打下長安之後,後勤補給不到,諸葛亮是否又能守住?等等。
後來,諸葛亮病逝,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人安排了身後事,但唯獨沒有說要殺掉魏延。
諸葛亮是「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
但魏延認為,不能因為諸葛亮一人的死,放棄北伐的機會。
而且他也不願聽楊儀的指揮。
於是魏延楊儀反目,都互相上表劉禪說對方謀反。
結果楊儀的奏表先到,劉禪問近臣蔣琬和董允,他們倆都支持楊儀懷疑魏延。
魏延占據南谷口,率軍攻打楊儀大軍,楊儀命令王平在前抵禦魏延。
王平對著魏延大罵:「丞相屍骨未寒,你們這些人竟敢做出這種事情!」於是魏延的部將都跑了,魏延帶著他兒子也跑,楊儀派馬岱追上了魏延,砍下了他的頭。
馬岱把魏延的首級拿給楊儀,楊儀把頭扔在地上,然後踩了一腳罵道:「庸奴!你還能作惡嗎?」然後就滅了魏延的三族。
要說魏延真的犯下了要株三族的罪嗎?沒有。
他也就是為人矜持,然後跟楊儀不和而已。
「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
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
」
也就是說,魏延的死基本上是個人性格悲劇,然後跟楊儀爭權,結果因為平時得罪人太多,導致沒人在皇帝面前說他好話,導致眾叛親離。
再說,諸葛亮真的不待見魏延嗎?不是。
其實,諸葛亮是早就知道楊儀跟魏延不和,但因為他倆都很有能力,於是一直在維繫著平衡。
「亮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
」
可惜諸葛亮死了,於是這種平衡被打破,使得魏延落了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所以說,一個人的性格真的能決定他究竟能幹多大的事業。
憑魏延的才能,如果性格能謙虛、謹慎一點,或許還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可惜因為性格悲劇,導致他的後半生都變成了悲劇,可悲可嘆!【複製此消息,打開最新版支付寶就能領取最新紅包,最高888元!ldNKW2223N】
一代猛將魏延之死,可悲之極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今河南桐柏)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
《小劉說三國》魏延真的必須死嗎?
大家都知道,小說三國演義里,蜀漢名將魏延的形象不是很好,一開始要投靠劉備的時候,就被諸葛亮說成忘恩負義,腦後有「反骨」,就是天生的叛徒。後來魏延雖然為蜀漢南征北戰,但是始終得不到信任。在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