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坎坷不平的傳奇身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宋太租趙匡胤是一個具有太多傳奇色彩的皇帝,在他身上,一件件不可能的事情都一一證實了它的可行性。

「時勢造英雄」,也許正是當時那樣的社會環境才造就了這樣一位舉世無雙的英雄,成就了他自己的千秋大業,那麼這樣一位既傳奇又神秘的大宋開國皇帝有著怎樣的身世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個究竟。

在歷史的長河中,宋太祖趙匡胤有著太多的謎團和不解之事讓後世人對他百思不得其解。

他可以說是一位具有很多傳奇色彩的開國皇帝,然而他的一生也並非是一帆風順的,也是充滿了坎坷與荊棘的。

雖說趙匡胤出身於名門望族,但其父卻因為黨派之爭被捲入了朝中政權相奪的漩渦之中,自然也會使他的仕途之路充滿了坎坷與不幸。

趙匡胤出生在後唐天成二年( 927 年)的某一天,家住洛陽夾馬營,家中世世代代都是做官的出身。

其父趙弘敫是後唐莊宗李存勖的一名愛將,很受莊宗的器重。

出身於將門的趙匡胤秉承了父輩的優點,從小就喜歡騎馬射箭,並且表現出了很強的意志力和恆心。

趙匡胤喜歡挑戰,越是別人不能辦得到的事情,他就越想證明給大家看自己是怎樣成功的,具有很強的好勝心理。

他曾找到一匹別人沒有馴服過的烈馬來進行騎術的練習。

當他一跨上馬背,馬就開始向前不停地狂奔,似乎不甘於被人騎在胯下的命運。

這一狂奔使得趙匡胤猝不及防,一下子就從馬背上摔了下來,並且一頭撞在了城樓的牆壁上。

這一幕,讓圍觀的人大驚失色,都認為他一定是受了重傷。

可哪知,趙匡胤一下子就從地上躍起,並且迅速追上了向前奔跑的烈馬,縱身一躍,又騎在了馬背上,就這樣馴服了這匹無人可以駕馭的烈馬,並且自己也是毫髮無傷。

這一幕令在場的人無不對他讚賞有加,連連稱讚他不愧是將門之子,日後必定能成就一番大的事業。

歷史是不斷向前進發的,朝代與朝代的更迭更是一個迅速的過程。

在趙匡胤的青少年時期,就親眼目睹了兩個朝代的更替。

在後唐莊宗被殺後,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也因曾效忠過莊宗而備受冷落,致使趙家的基業也開始呈現衰落的趨勢。

慢慢地,甚至連最基本的生活也變得非常艱難。

正值風華正茂之際的趙匡胤不甘心就這樣讓趙家衰敗下去,於是辭別了父母和新婚不久的結髮妻子,到外面獨自去闖蕩,希望能夠謀取到更好的前程,以改變趙家目前的生活狀況。

趙匡胤沒有給自己任何喘息的時間,一路南下尋找著機會,但是身上並沒有帶太多的銀子,所以很快就花光了,生活變得更是窮困 ,自然遭到很多的白眼和冷遇。

他本想投奔父親的昔日好友王彥超,希望能在他那裡謀個一官半職的。

但是王彥超見他一身落魄的樣子,並沒有給他好臉色,更別提錦繡前程了,只是給了他一點兒錢,像打發乞丐一樣把他打發走了。

受到冷落的趙匡胤心中十分鬱悶和氣憤,於是就到賭坊中碰碰運氣。

沒想到 「職場失意,賭場得意」,他的手氣好得不得了,逢賭便贏。

這倒是讓心中充滿怨氣的趙匡胤得到了些許的平衡,滿心歡喜地拿著銀子離開。

不想卻引起了一些市井無賴的注意,他們覬覦他的錢財,圍住一擁而上,不但搶了趙匡胤剛剛嬴的銀子,還把他暴打了一頓。

就這樣,在別人的冷嘲熱諷中,他過了兩年屈辱難過的流浪生活。

但是這段經歷也給趙匡胤帶來了不小的收穫,磨練了他堅強的毅力和耐力,為日後的豐功偉業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後來,趙匡胤流浪到襄陽城的一所寺院中,寺院住持是一位飽經滄桑和閱人無數的智者。

他細觀趙匡胤的面相,見其方面大耳便知此人非同常人.雖然現在是一身落魄,稍顯寒酸,但是仍然掩蓋不住他的富貴之相和英偉之氣。

與其進行交談,更是發現趙匡胤談吐不凡,很有抱負,主持於是便勸趙匡胤北上。

住持說:「現在南方相比較來說是比較穩定的,沒有什麼戰亂,而北方都是戰亂不斷,要知道,亂世才能出英雄,所以你應該北上才對。

趙匡胤深知住持的話很有道理,於是便開始了自己的北上之路,希望在那裡能夠實現自己的抱負。

趙匡胤到了鄴都後便投奔了後漢的樞密使郭威。

乾祐三年(950年) 時,郭威發動政變,建立起了後周,郭威便是周太祖。

趙匡胤也因屢獲戰功被升為皇宮禁衛軍的一個頭目。

開封府尹柴榮是周太祖的養子,時常出入皇宮,久而久之他發現趙匡胤是一個頗有才能的人,於是便將其調到了自己的身邊,升遷他為開封府的騎兵指揮官,趙匡胤就這樣成了柴榮的一名得力助手。

由於周太祖郭威沒有兒予,養子柴榮便成了他皇位的繼承人。

而趙匡胤現在正是在未來皇上的門下任職,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是冥冥之中早就註定好的,讓趙匡胤由此走上了通往最高權力的道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太祖:偉大的亂世終結者

中華民族歷盡磨難,但中華文明具有一種強大的修復能力,無論受到何等程度的打擊,她總能浴火重生。宋王朝便是在五代亂世基礎上恢復重建並大放異彩的。五代又稱為「五代十國」,是「牆頭變幻大王旗」的年代,短...

比較一下五代後唐莊宗李存勖和後周世宗柴榮

在《資治通鑑》裡面,有一段是評價五代後唐莊宗李存勖和後周世宗柴榮的。有人問司馬光,五代帝王,李存勖和柴榮都以英明神武著稱,哪個更強?司馬光立馬表示:李存勖只不過是一名武將,最後身死而國滅。而柴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