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于禁在曹操諸將中地位最高?證據在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曹操手下有夏侯惇、夏侯淵和曹仁、曹洪等曹氏宗族大將,也有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等「五子良將」,還有許褚、典韋等非常信任的猛將,在曹操時代,這些大將中,于禁的地位最高,為什麼這麼說呢?證據是什麼呢?

于禁是曹操「五子良將」之一,戰功赫赫,因其功勞,被封為左將軍。

但在五子良將中,于禁的地位最高。

當然,後來於禁投降關羽,是其一短。

《三國志 于禁傳》記載:禁與張遼、樂進、張郃、徐晃俱為名將,太祖每征伐,咸遞行為軍鋒,還為後拒,太祖常恨硃靈,欲奪其營。

以禁有威重,遣禁將數十騎,齎令書,徑詣靈營奪其軍,靈及其部眾莫敢動;乃以靈為禁部下督,眾皆震服,其見憚如此。

遷左將軍,假節鉞,分邑五百戶,封一子列侯。

在當時,于禁與張遼、樂進、張郃、徐晃都是名將,曹操每次征伐,不是讓于禁做先鋒,就是斷後;而于禁持軍嚴整。

曹操曾經非常恨朱靈,欲奪其兵權。

曹操因為于禁有威重,派于禁帶數十人,帶著令書,往朱靈營中奪其軍權,朱靈及其部眾無人敢動。

曹操讓朱靈為于禁部下,眾皆震服。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于禁遷為左將軍,假節鉞,分邑五百戶,封一子列侯。

這個左將軍倒不是官位很大,劉備也當過,但是這個「假節鉞」很厲害,什麼叫「假節鉞」?

假為「借」的意思,代表短期內代理,不是真假的意思,比如,假齊王就是代理齊王。

節代表皇帝的身分,凡持有節的使臣,就代表皇帝親臨,象徵皇帝與國家,可行使權利。

鉞為斧鉞,一種刑具,專屬於君王。

「假節鉞」代表君主出征,象徵皇帝與國家,可行使相應的權力。

在戰時狀態不必請示匯報,可以直接斬殺自己軍中觸犯軍令的士卒和將領。

在君王所有的授權方式之中,「假節鉞」的規格是極高的。

擁有了「假節鉞」的權力,不但可以隨意斬殺觸犯軍令的士卒,還可以代替君主出征,並擁有斬殺節將的權力。

而在曹操時代,注意是曹操時代,在「五子良將」中,只有于禁是「假節鉞」,張遼也只是「假節」,很明顯,「假節鉞」的規格高於「假節」。

《三國志 張遼傳》記載:太祖論諸將功,曰:「登天山,履峻險,以取蘭、成,蕩寇功也。

」增邑,假節。

《三國志 樂進傳》記載:後從征孫權,假進節。

《三國志 張郃傳》記載:太祖在長安,遣使假郃節。

《三國志 徐晃傳》記載:太祖還鄴,留晃與夏侯淵拒劉備於陽平。

備遣陳式等十餘營絕馬鳴閣道,晃別征破之,賊自投山谷,多死者。

太祖聞,甚喜,假晃節。

在曹操時代,曹氏宗族和夏侯氏中,沒有人明確被記載為「假節鉞」。

一般都是「假節」。

《三國志 夏侯惇傳》記載:二十四年,太祖軍(擊破呂布軍)於摩陂,召惇常與同載,特見親重,出入臥內,諸將莫得比也。

拜前將軍。

曹操時代,只說夏侯惇受曹操重視,沒有明確說明夏侯惇「假節」或者「假節鉞」。

《三國志 夏侯淵傳》記載:氐王千萬逃奔馬超,餘眾降。

轉擊高平屠各,皆散走,收其糧谷牛馬。

乃假淵節。

除此之外, 《三國志 夏侯淵傳》還記載:會魯降,漢中平,以淵行都護將軍,督張郃、徐晃等平巴郡。

太祖還鄴,留淵守漢中,即拜淵征西將軍。

以此推知,夏侯淵地位高於張郃和徐晃。

《三國志 曹仁傳》記載:復以仁行征南將軍,假節,屯樊,鎮荊州。

《三國志 曹洪傳》記載:累從征伐,拜都護將軍。

沒有明確說明曹洪「假節」或者「假節鉞」。

至於曹休「假黃鉞」,曹真「假節鉞」,曹爽「假節鉞」,那都是曹操死了以後的事了,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而在劉備時代,只有關羽是「假節鉞」,張飛和馬超都是「假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魏五子良將(三國志篇)

曹魏五子良將和蜀漢的五虎上將「關張趙馬黃」相比,曹魏的五子良將似乎我們對他們還是比較陌生的,本次報導就向大家介紹曹魏的五位異姓虎將,其實曹魏的五子良將的實力同樣強勁,雖然比不上蜀漢的五虎上將,但...

曹魏五子良將破陣斬將戰績,張遼屈居第二

熟讀三國我們知道曹操手下有五員大將,他們分別是:「張遼 張郃 于禁 樂進 徐晃」,這五人被時人稱之為五子良將。五子良將為曹操立下赫赫戰功,是當時不得多得的虎將,今天小編給大家盤點下這五人破陣斬將...

曹操五子良將,誰最厲害?誰是五子之首?

曹操的五子良將,按照《三國志》給他們作傳的順序排列,分別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這五個人都能征善戰,功勳赫赫,為曹操立下汗馬功勞。在曹操時代,注意,這裡只說在曹操時代,這五員大將,最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