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用人愛用趙雲 卻為何卻長期不用趙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直到《三國演義》發展到將近三分之一,諸葛亮才在鋪墊中登上舞台。

如果說此前的三國中充滿了戰、詐、計、策,到了諸葛亮出場,才開始進入到謀和算的新高度。

《三國演義》開始時,對於劉備來說,已經建立了以關羽、張飛為核心的兄弟圈子,五虎上將在趙雲迅速加入後已經得其三。

然而這個強大的軍事核心組合除了對黃巾軍有不少勝利,在面對董卓、呂布和曹操等軍事集團時,卻是敗多勝少。

諸葛亮出現的巨大價值,在於為劉備制定了一生最關鍵的政治發展綱要和軍事作戰戰略。

諸葛亮好比影響力極其巨大的催化劑,讓劉備手下許多將領得以發揮其更大的能力。

尤其是在三國時代規模最大、最具決定性的一戰----赤壁之戰中,劉備集團在諸葛亮指導策划下,政治、外交和戰略戰術都取得了全面勝利。

網絡配圖

然而在赤壁及至以後的一系列事件中,諸葛亮運用最多的卻不是關羽、張飛,而是趙雲。

前往拜風台帶趙雲,是看中他武藝超群帶來的威懾力;選派陪同劉備去東吳相親,是因為趙雲謹慎小心,能依計行事;就連最後從孫夫人那裡奪回阿斗,諸葛亮還是用了趙雲,因為他原則性強,不怕得罪人。

諸葛亮多用趙雲,一方面是趙雲不計較得失,樂於服從安排,又才華橫溢。

另一方面,儘管劉備多聽從諸葛亮建議,但畢竟眾人是效忠劉備。

尤其在劉備的核心團隊中,張飛雖然敬重士人,非常尊重諸葛亮,但關羽卻自視甚高,並不容易輕易調遣。

在劉備為數不多的大將中,諸葛亮能夠自如調動的大將,其實只有趙雲。

但即便是諸葛亮,同樣未在劉備面前極力提攜趙雲。

當龐統嫌官小而抱怨,諸葛亮馬上向劉備反映,劉備立刻將其升官。

但趙雲一則從無埋怨,諸葛亮也從不主動進言提攜。

這位名將直到70歲時仍得自告奮勇,請求隨諸葛亮一出祁山北伐,衝殺在作戰第一線。

在孟達被殺、街亭已失的頹敗局面中,趙雲再次被任命斷後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

他不但圓滿完成任務,還不損失一兵一卒。

可嘆他一生追隨劉備,卻從未有機會獨當一方。

在三國中人才最為匱乏的蜀國,這是趙雲的悲劇,何嘗不是劉備的失誤。

但諸葛亮卻為何不置一詞?

從荊州之失看諸葛亮的用人環境

荊州是諸葛亮為劉備制定奪取西川,此後進軍中原的最重要戰略要地,按理說必須由一員集文韜武略,忠誠謹慎,並充滿政治外交智慧和大局觀念於一身的大將鎮守。

在人才相對匱乏的劉備集團,其實僅有關羽、趙雲兩個選擇。

關羽雖然武藝超群,但驕傲自大,目空一切,缺乏政治智慧。

當馬超歸順劉備後,已經在荊州鎮守的關羽聽說劉備誇讚馬超,竟然致信劉備,要和從未謀面的馬超「單挑」。

這不但是可笑的匹夫之勇,更將國家大事視同兒戲。

顯然,關羽其實是向劉備索要地位上的認可,這也是他立足劉備集團的根本。

網絡配圖

諸葛亮深知關羽在劉備心中的地位,主動致信關羽,贊其「絕倫超群」,暫時安撫了這顆自負的心。

但關羽覆信羞辱盟友孫權友善求婚的舉動,無可挽回地表明他在政治上的幼稚和外交上的愚蠢,終於導致殺身之禍。

在諸葛亮眼裡,失去關羽事小,失去荊州事大。

然而無法任用趙雲,終於讓諸葛亮為劉備制定的發展戰略受到無可挽回的連鎖打擊。

諸葛亮在自己提出的《隆中對》上,已指出劉備集團發展的核心基石在荊州。

但在劉備邀其入川,讓其「自量才委用」時,卻錯把荊州守將的任命交付給了關羽。

對於這個託付,已經顯示出諸葛亮雖然謀略過人,但在識人和用人方面比劉備遜色許多。

劉備只是讓關平托書,諸葛亮的過多思考,認為劉備是暗示讓關羽留守。

諸葛亮如此考量,多數與他的地位有關係。

諸葛亮在託付關羽後,一聽雲長「大丈夫既領重任,除死方休」的口氣,已經意識到關羽在治理荊州的認識上有問題。

然而此時欲待不與,其言已出,只得明示關羽以正確的戰略。

然而任何戰略都要量才而用。

諸葛亮明知關羽性如烈火,為人剛愎,並不適於在荊州這個三國對峙的風口浪尖,但終於還是沒有改變主意。

荊州之失,諸葛亮其實要負主要的用人責任。

諸葛亮用人的局限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蜀漢集團武力前十,都有誰可入圍

1.張飛張飛(?-221年),字益德 ,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劉備長坂坡敗退,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據水斷橋,曹軍沒人敢逼近;與諸葛亮、趙雲掃蕩西川時,於江州義釋...

諸葛亮用人的得失:多用趙云為何不提拔趙雲?

一直到《三國演義》發展到將近三分之一,諸葛亮才在鋪墊中登上舞台。如果說此前的三國中充滿了戰、詐、計、策,到了諸葛亮出場,才開始進入到謀和算的新高度。《三國演義》開始時,對於劉備來說,已經建立了以...

諸葛亮用的是戰神趙雲 為何讓馬兒跑卻不給吃草

《三國演義》開始時,對於劉備來說,已經建立了以關羽、張飛為核心的兄弟圈子,五虎上將在趙雲迅速加入後已經得其三。然而這個強大的軍事核心組合除了對黃巾軍有不少勝利,在面對董卓、呂布和曹操等軍事集團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