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如何影響中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孫中山為探索救國之路曾潛心研究王陽明的心學!
心學大家王陽明是蔣介石最崇拜的人,蔣曾三次到貴州陽明洞參悟!
少年毛澤東曾服膺王陽明,對《王陽明全集》、《傳習錄》逐句逐字做批註!
陽明心學的豐富內涵和無窮魅力究竟是什麼?
1927年5月,馬日事變爆發,國民黨背棄孫中山遺囑,屠殺兩湖的共產黨人。
毛澤東的族人擔心遭到迫害,將他所有的書籍和筆記都搬到後山給燒了。
待輕煙散去,
餘燼中,有人拾起了一本並未點燃的《講堂錄》,保存了下來。
《講堂錄》是毛澤東剛入一師時的聽課筆記。
彼時其思想體系尚未成熟,我們很難從這些吉光片羽的記載中管窺青年毛澤東的思想全貌,卻發現他對年少時的王陽明為了尋求真理「格竹三日」一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講堂錄》中寫下「陽明格物,思筍生之理」以立此存照。
1950年,毛澤東的故交好友周世釗應邀北上,一個叫楊韶華的人拉住了他的衣襟,從懷裡摸出了一本破舊的線裝書,封面上幾列大字赫然映入眼帘:倫理學原理(泡爾生著,蔡元培譯)。
周世釗不解地看著楊韶華,意思是:你想幹嘛?
楊韶華不慌不忙地翻開書,周世釗驚呆了。
總共才十萬字的書,竟被人密密麻麻地做了一萬多字的批註。
再仔細一瞧,字體狂放不羈,縱情翻騰,周世釗開始神色凝重,因為他意識到了這本書的意義:這是一師求學時的毛澤東的批註。
《倫理學原理》是當年楊昌濟講授倫理學時採用的教材,毛澤東很喜歡這門課,但對於一向思想獨立的他而言,書本的作用只是與腦中的見解相互印證。
於是,這本書成了他六經注我,馳騁思辨的樂園,那些批註也便擁有了研究毛澤東早年哲學思想至關重要,獨一無二的地位。
毛澤東在批註中充分闡釋了陽明心學裡「心即理」的命題,認為「個人有無上之價值」「以我立說,乃有起點,有本位」。
序論中,泡爾生否定了直覺論(道德是通過心理體驗直接意識到的),這讓毛澤東很不滿意,批下了四個字:殊未必然。
緊接著舉例說,王陽明的心即理就是直覺論。
可見,彼時的王陽明已經在毛澤東心目中占據了比較重要的地位。
心即理是陽明心學的邏輯起點,它認為,真理就在你心中,應該向內去求。
-
每個人生活的世界,
-
實際上是由你的內心創造的
-
這個世界的意義是由你的心賦予的。
-
你的心認為世界有意義,
-
它就會豐富多彩
-
反之則會暗淡無光。
-
你的心,就是這個世界的主人。
-
有了她,就有了飛蛾撲火的勇氣,刀山火海可以視同無物,循著理想披荊斬棘,走出一條屬於你自己的路,攀上生命的高峰。
-
有了她,你就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那些真假不辨的信息頓時妍媸自別,無處藏身,你可以將它們拎到心光下一一審視、作出取捨,在撥雲見日後構建一片屬於自己的藍天。
在「心即理」的影響下,毛澤東摒棄了少年時期樸素的「無我論」(犧牲小我以成全大我),轉變為一名堅定的「唯我論」者。
他熱情弘揚主體意識,謳歌人的價值,喊出了「我即宇宙」「己即神也」「宇宙間可尊者惟我也,可畏者惟我也,可服從者惟我也」的時代之聲。
很顯然,這直接來自於心學中「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的表述。
在明朝,無我論的代表是作為官方意識形態的程朱理學。
而毛澤東捨棄無我論,其實是將王陽明當年的心路歷程又走了一遍。
兩位思想史上的巨人不謀而合地看清了無我論的兩大弊端:第一,只講集體利益,不講個體利益。
當集體被一小撮人操縱,不能代表原有的概念時,個體的利益就會受到侵害。
明朝中期和民國初期的社會現實即是如此;第二,無我論是很動聽,但它門檻高,不切實際,沒有尊重個體的情感需要,在以實用理性為文化土壤的中國只能是一尊漂亮的花瓶。
唯我論則不同,它提倡個性解放,完善自我,具有啟蒙意義,其代表便是王陽明的「心即理」。
蘇格拉底說過,沒有經過審視的生活是沒有價值的。
同樣,沒有經過主體思考與選擇的道德是盲目的、被動的,難以持久,無法自覺。
而心即理最大的貢獻就是將個體情感與社會道德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既能獲得內心的滿足,又能適應外在的遊戲規則,充分發揮了人的主觀能動性,深為毛澤東所推崇。
他在批註中寫道「道德非必待人而有,待人而有者客觀之道德律,獨立所有者主觀之道德律也。
」「即使世界止有我一人,亦不能因無損於人而不盡吾之性、完吾之心,仍必盡之完之。
」
行文至此,又化用王陽明「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
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的語句,寫道:「世界固有人有物,然皆因我而有,我眼一閉,固不見物也。
」
當然,如果僅僅是這樣,陽明心學是不可能打動以改造社會現實為己任的毛澤東的。
明體才能達用,內聖而後外王,「心即理」在明確「心外無理」的同時,更強調了「此心在物則為理」,意在表明:心中之理只有與客觀現實發生聯繫才有意義。
這就將將個人與社會,知與行聯繫到一起,避免了成為口耳之學的流弊,為「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兩大命題做好了鋪墊。
對此,毛澤東評價說「凡吾所知者,吾皆有所行之義務」,並在泡爾生「最圓滿之道德,亦由天縱者以其本能實現之」一句旁邊批下了五個字:吾極主此說。
毛澤東的《心之力》和王陽明的心學
關於《心之力》這篇文章,網上爭論頗多,有人說毛澤東根本沒有寫過這篇文章,有人說毛澤東寫過,但是原文並非網上流傳的那般樣子。我們來回顧一下這篇文章的內容。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細微至發梢,宏大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