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朱元璋稱帝後殺兄弟,這皇帝沒這樣做,反而讓他們得以善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歷史上的劉邦、朱元璋稱帝後大殺功臣是出了名的。

共患難易,同富貴難這句話是對他們最好的詮釋。

咱們先來看看劉邦。

劉邦稱帝時對這些與他同生共死同打天下的「好兄弟」,大封賞賜。

後來這些功高蓋主的「兄弟」們後來受到了劉邦的猜忌,結果臧荼、張敖、韓王信、彭越、韓信、英布等先後被廢殺,當時英布被逼還起兵造反,劉邦抱病親徵才平息了英布。

朱元璋稱帝後之所以殺功臣,是因為他的兒子朱標(英年早逝)、以及他孫子朱允文,為人仁厚,性格軟弱。

為了保證大明江山千秋萬世,朱元璋害怕這些「兄弟」功臣危害他兒子和孫子的皇權,因此徐達、李善長、劉基、胡惟庸等人無一能倖免,當初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幾乎都殺了。

然而歷史上卻有這樣一個皇帝,面對這種功高蓋主、皇權不穩固等問題,用了最溫情的方式解決了殺功臣問題。

他就是宋太祖趙匡胤,宋太祖選擇了「杯酒釋兵權」,留下了功臣的性命。

和趙匡胤共打天下的 「五名功臣兄弟」分別是(石守信、王審琦、張光翰、高懷德、張令鐸、)小編來給大家說下這五位將軍是怎麼善終的。

石守信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將,他曾經和趙匡胤結為兄弟,石守信在杯酒釋兵權後失去了權力,在任地方節度使的時候,石守信不敢插手政事,後來執行趙匡胤的享樂命令。

王審琦在「釋兵權」之後升任殿前都指揮使、泰寧軍節度使,974年50歲時候病死,趙匡胤親自前往祭奠,追封其為琅琊郡王。

張光翰被趙匡胤 「釋兵權」之後,立即被任為永清軍(貝州,今河北清河西)節度使,967年,時任永清軍節度使的張光翰得以善終而死。

高懷德是宋太祖妹夫,「釋兵權」之後,擔任節度使兼侍中,其死後,趙匡胤被追封高懷德為渤海郡王。

張令鐸被罷去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侯等軍職,出任鎮寧軍節度使。

趙匡胤在朝野為了表示與張令鐸「共富貴的好兄弟」形象,娶張令鐸排名第三的女兒為妃,後封楚國夫人。

張令鐸和趙匡胤兩人結為親家,從此大富大貴,生活無憂,後來張令鐸病死享年60歲。

權力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東西,在爭權奪勢面前是沒有任何溫情可言的。

杯酒釋兵權,這是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巧妙利用並避免其他大臣效仿「黃袍加身」篡奪自己政權的手段。

「釋兵權」名單中,這五位功臣不但沒有遭到趙匡胤明里暗地裡的殺害,還擔任一些官職最後都成為了富豪。

按照趙匡胤的命令,你們不能插手軍事、政事。

而他們為了向趙匡胤表明自己不謀反之心,只能通過愛錢財愛美女的方式來告訴趙匡胤,是以這些為奮鬥目標了。

咱們來看看宋朝的歷史,宋朝是重文輕武的朝代,是因為五代十國亂世的前車之鑑,在那個年代,武將很容易謀反篡位,只要有兵馬糧草,就可以起兵稱帝。

趙匡胤看到當時武將作亂的局面,就下定決心要解決這個問題。

但後來重文輕武的國策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宋朝軍事能力低下,一直受到外族的侵略和打壓。

看完這篇文章,你認為趙匡胤這種處理功臣的方式合適嗎?

和劉邦、朱元璋把打下江山的功臣給殺害相比,小編認為趙匡胤用這種和平方式解決了功臣問題是最好的,避免了血腥場面。

你還了解更多關於五代十國、宋朝的歷史麼?歡迎留言討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太祖趙匡胤的「五虎將」,全部得以善終

自古君王都薄情寡義,大多數都是能共患難而不能同富貴,勾踐、劉邦、朱元璋皆是此類人,一上位就誅殺功臣。兔死狗烹的例子比比皆是,然而中國歷史上有一位皇帝在自己上位卻沒有誅殺功臣,可以說是少有的完美皇...

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利弊大揭秘

北宋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防止出現分裂割據的局面,加強中央集權統治,以高官厚祿為條件,解除將領們的兵權,因為是在酒席上做出了決策,所以史稱「杯酒釋兵權」。 事件的具體經過,據史料記載:建隆二年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