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開朝功臣,一個被殺一個卻安享富貴後代還開創了中華新的門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開朝皇帝,不可能子承父位,他需要領兵作戰過屍山血海的生活。
這也就決定了開朝皇帝是絕對是能力超強,謀斷極準的梟雄,大權來之不易更不可能讓被人分享,
江山一統之後,領頭人坐上了皇帝,對當死追隨自己打天下兄弟及眾將士,當然不能虧待。
封王的封王,封地的封地,掌權的掌權,至於金銀財務是最基回報。
韓信是漢王朝的開朝功臣,非凡的軍事才能,漢元年(前206年)八月,被封漢王的劉邦乘項羽進攻齊地以韓信大將,採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派樊噲、周勃率軍萬餘大張聲勢地搶修棧道,
吸引三秦王的注意力,自己則親率軍隊潛出故道,翻越秦嶺,襲擊陳倉爾後,連續作戰,分兵略地,迅速占領關中大部,平定三秦之地,取得對楚的初戰勝利。
漢二年(前205年),漢軍出關,聯合齊王田榮、趙王歇共同擊楚。
四月至彭城,漢軍大敗而還。
韓信復收潰敗之軍與漢王在滎陽會師,阻擊楚追兵,大敗楚軍於京、索之間,使漢軍得以重振旗鼓。
可以說沒有韓信,也就沒有大漢王朝。
但韓信的結局並不好,立下大功,卻被殺身亡,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典型悲劇人物之一。
但張良去不然,劉邦東出,同項羽進行了激烈的對戰,但是戰事膠著。
這時張良獻計:如想擊敗楚,就必須聯合九江王英布、壯士彭越,再把關鍵的事委託給韓信,讓他獨擋一面,那麼楚可破也。
因為英布和項羽向來不和,而項羽封王時沒封彭越,這兩個人是可以利用的。
這就是著名的「下邑奇謀」,劉邦依計而行,迅速改變了戰爭局面,使劉邦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最後打敗項羽,依靠的正是這三支軍事力量。
但韓信與張良,同是劉邦的手下,然劉邦當上皇帝之後,韓信被誣告謀殺,被斬殺於長樂宮,張良卻功成身退,安享晚年。
原因只在人性這個密碼本中。
開國皇帝劉邦,大權在握。
想當初,他打江山之時,韓信為感謝他的知遇之恩,戰場上浴血奮戰,多次取勝。
特別是與項羽的垓下之戰,韓信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最終迫使項羽自刎而亡,從此漢軍取得關鍵的勝利,劉邦也終於奪得了天下的掌控權。
對身邊的有能力有二心的人也同樣會更加小心,這也埋下了韓信被殺的伏筆。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截然不同的結局,細查兩人的生平,很快便能發現,張良與韓信在某個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那就是韓信手中握有重兵,掌有軍權,為人並不收斂,反而在關鍵時刻左顧右盼,因此皇帝要時刻提防著他,以防他造反,得出的結論是:最安全的方法還是除掉他以絕後患。
反觀張良,他沒有掌權、也沒有愛權之心,在劉邦當上皇帝之後,婉言謝絕了劉邦要給他封地和人口的獎賞,也不要什麼官位。
過了不久又以體弱多病為理由,終日待在家裡修養,對於朝中之事從不主動過問。
這便是兩人最大的區別的所在了:韓信掌權,對大漢王朝構成實質性的威脅;張良閉門休養,對大漢朝沒有半點威脅。
因此,同為有功之臣,但最後結局截然不同。
他的後人曾在西漢中期被續封為陽陵侯,遷居長安陽陵;再加上八世孫張道陵一手開創了中國道教,以至張家天師道教領袖的地位世襲罔替,與孔子後人並稱「南張北孔」,這份殊榮歷史上還沒幾個家族能做到。
相比之下韓信的遭遇令人惋惜。
韓信三次投軍毫無作為,卻為劉邦擊敗項羽奪得天下!
首先,小編歡迎各位帥哥美女們的到來,也希望大家可以喜歡小編的文章,要是小編哪裡寫的不對的,也請大家諒解!早年經歷:韓信為平民,性格放縱卻不拘禮節。未被推選為官吏,又無經商謀生之道,常常依靠別人餬...
如果劉邦沒有韓信,或者世上根本沒有韓信,項羽還會敗給劉邦嗎?
漢五年,漢王劉邦治好了箭傷,回了趟關中,慰問了一直在後方鼎力支持他的關中父老,並把故塞王司馬欣的頭顱掛在城門口示眾,而後回到楚漢相爭的第一線,關中的兵馬也跟著劉邦來到前線。這時候的項羽,三面受敵...
為何劉邦當上皇帝 第一個收拾的是韓信
劉邦稱帝功勞最大應該有三個人:蕭何、韓信、張良,這三個人被稱為漢初三傑,劉邦稱帝之後,為什麼其他兩個人都善終,而韓信卻慘死,其中有什麼原因呢?韓信成為劉邦要收拾的第一個對象在早前就已經埋下禍端,...
你知道為什麼漢初三傑只有韓信結局悲慘嗎
劉邦曾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kui xiang,指糧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
漢朝從此誕生——垓下之戰
兩漢綿延四百年,是每個華夏兒女的驕傲。當我們談論歷史,都會興高采烈的講起漢唐盛世。而開創這個盛世的一場戰役,卻鮮有知曉。今天蓬蒿君就為大家講述楚漢相爭的決戰——垓下之戰。 楚漢在廣武對峙。項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