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三結義 一場政治立場的抉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書生正氣
來源:讀史閱世(dushi828)
轉載請註明作者與來源
公元184年,腐朽的東漢王朝爆發了大規模的黃巾起義,為了鎮壓起義,朝廷令各郡縣自募兵馬抵抗黃巾軍,自此州郡割據的局面形成。
在涿郡三位豪傑相遇了,他們是劉備、關羽、張飛,這一遇,影響了歷史的巨大進程。
然而為什麼劉關張遇見之後經過一席話就一拍即合?為什麼他們會成為一個生死相依的團隊,而且不離不棄?這要從劉關張的性格和出身說起。
劉備,原本是中山靖王之後,然而家道衰弱,不得不織席販履,以此謀生。
但是劉備是有大志向的,他從小就到處雲遊學習,學習武術和治國安邦之術,經學大師鄭玄就是他的老師之一。
所以劉備成年後文武雙全,躊躇滿志,這個時候他需要什麼,他需要幫手,關羽張飛顯然是。
關羽,河東解縣人,因殺豪強而逃難於此,關羽有一身武藝,熟讀過春秋,所以關羽骨子裡是十分重義氣的,義薄雲天。
由於有了政治污點(殺過人),因此只能避難於鄉野之間。
但是這一次的黃巾起義給他帶來了贖罪的機會,投軍,但是投軍也有風險,如果被認出來是殺人犯也仍然逃不了,所以關羽在遇到劉備的時候,內心是十分激動的,一者跟著劉備可以免去殺人犯的罪名,二者劉備是皇親宗室,這個政治背景很強,遲早能出人投遞。
張飛,有點小錢,以殺豬賣肉為主業。
但是張飛顯然不會只想殺豬賣肉一輩子,張飛這個人豪氣沖天,喜歡結交天下豪傑,就說明張飛這個人有志向的,雖然不是帝王之志,但也是大將之志。
他想干一番事業,但是出身太低,政治背景太弱,怎麼辦?等待!等遇到了劉備,張飛就看清楚了,劉備這隻潛力股,而且劉備在席上的一席話,論述了天下大勢,說的張飛是一愣一愣的,對劉備那是佩服至極,直接路轉粉。
這三個人,各有所需,劉備需要的是能人相助,左臂右膀,關羽需要的是清除污點,明君聖主,張飛需要的是改變命運封侯萬里。
這其實是一場政治交易,利益的驅使,雖然前景不是很明朗,但是這是一場值得投資的賭注,假如劉備日後沒有成事,關羽張飛仍然身份沒有變,而不虧,但是劉備一旦成事了,關羽張飛從此就是將帥王侯,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確實後來劉備三足鼎立的時候,關羽張飛成了五虎大將,關羽是漢壽亭候,張飛是西鄉侯,都得到了應有得待遇,這也是他們矢志不渝追隨劉備的成果。
因此,桃園三結義只能是劉關張,換做其他人是不可能的,曹操是官宦子弟(官二代),孫權還是八九歲,袁術袁紹等人地位高,不大可能看得上關張。
劉關張一見如故,在桃園三結義,留下了千古一拜。
桃園三結義里,劉關張僅僅是因為意氣相投嗎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印象中最深刻應該就是劉關張結拜吧,其中關於桃園結義的情節是第一回里較為出彩的。說到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大家腦海里都會出現這個畫面:一個長著大耳的年青人、一個長鬍子的...
桃園三結義,武功平平的劉備靠什麼當上老大?
一直以來,歷史都有疑問,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劉備為何能當上老大?論錢財,三人結義的桃園是張飛家的後院,論武功,一百個劉備綁起來也打不過關張,而且漢末那個時代可大都是誰有本事誰當老大。那麼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