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粗也能瞬間文縐縐,吳下阿蒙為何突然滿腹經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孫權善用人,也很重視培養人才。

呂蒙在赤壁大戰之後,受孫權的任命,去當尋陽縣令。

告別時,孫權提醒他:「你要主持地方政事,頭緒很多,應當認真讀書學習啊!」

呂蒙有些牴觸:「又是軍隊,又是地方,哪有時間讀書!」

孫權感到不對頭,批評他說:「我叫你把《五經》也背熟嗎?也沒要你當博士呀!你是掌權的人,樣樣都得懂一些,只有廣泛閱讀,才會心胸開闊,從容地應付各種事務。

你說忙,忙得過我?我每天都要抽空讀書,讀書實在大有好處呢!」

呂蒙接受主公的批評,從此認真讀書了。

兩年後,魯肅路過尋陽(今湖北廣濟北面),拜訪呂蒙。

縱談當前形勢,呂蒙口若懸河,頭頭是道,跟以前大不相同。

魯肅很驚訝,由衷地讚嘆:「老弟,你如今是滿腹經綸,不像當年的吳下阿蒙了。

呂蒙也很高興,俏皮地笑道:「士別三日,應當刮目相看,何況我們幾年沒見面呢。

老兄是不是也把我看得太扁了?」

魯肅哈哈大笑,當即請呂蒙擺設香案,磕頭結拜,成為要好的朋友。

呂蒙是東吳人。

吳人稱呼別人,表示隨便和親切,愛在名字前面加個「阿」字。

呂蒙是將軍,當然不能隨便喊他「阿蒙」。

但是,魯肅年長是大哥,取笑老弟,才如此稱呼他的。

從此,「吳下阿蒙」就變成取笑別人知識粗淺的代名詞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出自於哪裡?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常用來表示"別人已有進步,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的意思,那麼,這個說法最早出自哪裡,又是用來形容誰的呢?"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語出史書《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最早用...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典出黃梅

雷有德大雷池悠悠蕩蕩,東吳一條帆船從都城溯江向西而行。體魄魁偉的外交家魯肅站立船頭,掃視茫茫水國、大片江洲。遠方的天幕下,雲團翻湧,江水滔滔,似千軍萬馬搖旗吶喊於前。 「大都督,船至尋陽了。」尋...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吳下阿蒙

呂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縣(今安徽阜南東南)人,少年時即隨姊夫鄧當渡江。呂蒙的姊夫鄧當為孫策部將,呂蒙年僅十五六歲即隨軍出征。鄧當死後,呂蒙代領其眾,隨孫權征戰各地。與劉表部將黃祖作戰時,呂蒙為...

」吳下阿蒙」東吳將領呂蒙

人物簡介呂蒙(178年-219年,一說180年-220年),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以膽氣稱,累封別部司馬。 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

呂蒙:沒有時間讀書

呂蒙:沒有時間讀書文/羅日榮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途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