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關羽不大意,能否保住荊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公元212年,關羽奉命鎮守荊州,八年之後,關羽走完了悲劇的人生,英雄折戟沉沙、父子身首異地,蜀漢從此走向衰落,復興大業如同夜空中的星星,可望不可及。
古往今來有惋惜關羽者,也有批評關羽之過者,以為他麻痹大意、自大輕敵,以致痛失荊州。
三國的荊州是一個寬廣的地區,相當今天的湖北、湖南、河南南部以及廣西、貴州等地,中心地帶是魚米之鄉——江漢平原,加之人口稠密,兵糧充足,地理優越,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三國爭霸,爭在荊州。
作為鎮守荊州的主將,關羽始終處在風尖浪口之上,需要承受魏、吳兩大集團的壓力,以關羽一人力,實在難堪重負。
許多學者指責關羽狂妄自大,不僅拒絕孫權的求婚,還辱罵孫權,導致孫劉聯盟的破裂,使得諸葛亮「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的方針付諸東流。
然而,聯盟的建立是以各自利益為前提的,沒有永遠的盟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即使沒有關羽的拒婚,孫權也是要謀奪荊州的。
另有不少學者認為荊州之失是由樊城戰役所引發,是關羽擅自興兵直接造成的悲劇。
然而,發起樊城戰役是關羽「領兵取樊城」,是蜀漢決策層的授意,算不上擅自興兵。
而且,關羽部署在樊城一線,是牽制曹仁以防他派兵威脅漢中的劉備,為北伐之戰鋪平道路。
只是曹魏援兵源源不斷,加上吳軍背後偷襲等因素,致使局勢急轉直下。
綜上所述,荊州之失是必然,並不是『大意失荊州』,劉備的一再失誤是關羽毀敗的致命原因。
荊州面臨兩面夾擊的危險,而劉備在奪取益州之後的四年中,並未派遣任何大將到荊州加強防務,而且在曹操、孫權調兵遣將前往荊州的半年多時間裡,也不曾把注意力轉移到荊州。
劉備何以對荊州如此「麻木不仁」呢?《關雲長威震華夏》寫道:劉備把精力放到大興土木上去了(成都至白水,建四百餘里館舍),這顯然是被勝利沖昏了頭腦。
科普-決定三國命運的五大戰役-襄樊之戰
數風流人物,還看三國,數著名戰役,還是看三國。小夥伴們好,我是小編豪放菌。回顧三國歲月,為小夥伴們科普三國里決定命運的五大戰役。今日,豪放菌來科普一下五大戰役最後一場——襄樊之戰。戰役背景話說關...
東吳如果不偷襲關羽,三國會提前統一嗎?
建安二十四年,蜀漢荊州都督關羽發動了對曹操的北伐戰役,戰役前兩個月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擒于禁,斬龐德。可就在兩個月後,東吳忽然背盟偷襲關羽,關羽兵敗麥城,被東吳殺死。之後,孫劉聯盟破裂,曹魏...
梟雄劉備為何執意進行夷陵戰役 最後潰敗落得託孤白帝城
三國時期,有著名的「三大戰役」,分別是官渡、赤壁和夷陵戰役。其中後兩次戰役,都跟荊州有必然關係。可見荊州這個地方,對魏蜀吳三國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那麼為何劉備執意進行夷陵戰役呢?最終落得白帝城託孤。
以荊州之爭觀三國之成敗
諸葛武侯在隆中對中勸劉備取荊州,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瑜的戰略都是以占據荊州為基礎的,由此可見,荊州處在一個多麼重要的戰略位置上,已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分析其原因有四: 第一,...
三國最重要的一場戰役,一國失一戰神,從此一蹶不振
樊城之戰發生時東漢末年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基本已經慢慢形成三國鼎立的狀況了,而其中曹操是最有勢力的一個。當時曹操兵力已伸到揚州,孫權一直致力揚州無力攻下,劉備敗走夏口,所以此時孫權劉備集團和曹操的...
關羽大意失荊州:受傷的何止是蜀漢!
赤壁之戰後,荊州七個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劉備入蜀,留關羽鎮守占據的荊州五郡,其中南郡是劉備向東吳借的。劉備得到蜀川後,將長沙、桂陽兩郡還給了孫權。後來關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區,孫權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