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才陸遜的「三大戰役」,其戰績除曹操無人能超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陸遜(183-245),本名陸議,字伯言,漢族,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歷任吳國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

「孫吳四英傑」之一,世代都是江東有名的大族。

同時,也是孫權之兄孫策的女婿。

公元222年,劉備兵討東吳。

陸遜則誘敵深入,採用火攻,大破劉備,一戰成名,夷陵之戰也成為戰爭史上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最有名的「攻心戰」。

此後陸遜在東吳出將入相,之後,捲入立嗣之爭,力保太子孫和而累受孫權責罰,憂憤而死,葬於蘇州,至今蘇州有地名陸墓。

成為孫權女婿

216年娶孫策女兒。

陸遜家世為為江東大族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鄱陽的賊帥尤突作亂,影響甚大,陸遜率軍配合奮武將軍賀齊將其討平,斬首數千。

陸遜因功被拜定威將軍,屯兵利浦。

通過這些戰事,陸遜初步顯示了出眾的軍事才能,很受孫權器重。

孫權便將孫策的女兒嫁與陸遜,並經常找他商討治國大策。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陸遜向孫權建議:「方今英雄棋跱,豺狼規望,克敵寧亂。

非眾不濟,而山寇舊惡,依阻深地。

夫腹心未平,難以圖遠,可大部伍,取其精銳。

」(《陸遜傳》)孫權採納其建議,任命他為右部督。

謀取荊州

自從劉備得到了荊州之後,就一直占據著,並且赤壁之戰以後,還繼續擴展勢力,奪去了南郡、零陵、貴陽和長沙四郡,占據了荊州的大部分地區。

這樣一來,就直接威脅阻礙了東吳孫權向西方擴張的路,並且威脅帶了東吳的側面安全,對於軍事戰略家來講,荊州是必須奪取的。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秋,關羽安置妥當了荊州防務之後,決定率領大軍攻取樊城,北方的曹操立刻採取了相應的對策,派遣了大將于禁和龐德作為正副將,統領兵馬抵禦,沒想到關羽水淹七軍,導致曹軍大敗,並且活捉了于禁和龐德,龐德因為不投降而被斬殺。

陸遜的計謀與呂蒙不謀而合

北方的曹操採用了積極的外交政策,派人說服孫權乘機偷襲關羽背後,並且允許孫權派遣兵馬鎮守陸口(今湖北蒲圻),另一方面繼續派大將曹仁增援樊城。

呂蒙也覺得此時是最佳時機,在上書孫權表明了自己的謀劃之後,假裝稱病然後返回建業養病,從而麻痹關羽。

當時呂蒙還沒有想到用誰來鎮守陸口,因為這個位置處於戰略要地,必須有勇有謀。

呂蒙一邊裝病,一邊安排行軍計劃,這本來是很機密的事情,然而陸遜卻提出偷襲關羽的方案,立刻讓呂蒙大吃一驚,這一舉動立刻引起了呂蒙的關注,經過幾番對話,呂蒙知道陸遜堪當大任,是繼承其後的人才,因此推薦了陸遜為右都督,鎮守陸口。

陸遜的一封信打好心理戰術

正當關羽要攻打樊城的時候,陸遜給關羽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大概是稱讚關羽勇猛無敵、百戰百勝之類的意思,並且以此告知關羽自己不會與其為敵,希望和睦相處。

這封信不僅讓關羽更加得意自大,而且還讓關羽示弱,覺得一個讀書人當都督實在沒什麼用,因此放鬆了對荊州防禦方面的警惕心。

夷陵之戰:

是中國歷史上後發制人、疲敵制勝的著名戰例。

作為吳軍主帥的陸遜統觀兩軍主客觀態勢,確定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後發制人,相機破敵的戰略。

並充分利用地勢及天候等有利條件,巧施火攻,一舉擊敗蜀軍。

大獲全勝後,又適時停止追擊,使曹魏無隙可乘,戰略全局運籌周密,堪稱用兵奇略。

劉備收集敗將殘兵,退回白帝城(今四川奉節東)後,大為慚恚,說:「吾乃為遜所折辱,豈非天邪」!並於次年四月病亡。

劉備死後,後主劉禪即位,由諸葛亮輔政,諸葛亮仍採取聯合的策略,與東吳和好,恢復了吳蜀聯盟。

凡吳、蜀關係處理,孫權都先徵求陸遜意見;給蜀的文書,也先給陸遜看,有意見陸遜可代改後再發出。

孫權還專門刻了他的大印,交給陸遜,供他日常處理吳、蜀間的事物所用。

君臣間相互信任到如此程度,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罕見的。

石亭之戰

是發生在三國時期的一場著名的戰鬥,這次作戰的雙方是魏國的將領曹休和東吳地區的孫權。

石亭之戰背景可分為大環境與小環境,大環境是當時三國之間征伐不斷,江淮地區是三家必爭之地,進可北伐曹魏,揮師西蜀,退可憑藉長江天險守護東吳。

所以魏國下命出師東吳。

小環境就是,當曹休率領十萬大軍來到江淮地區,被引誘深入,然後在石亭決戰。

公元228年(黃武七年)孫權進駐皖口(今安徽懷寧皖水入江處),遣陸遜為大都督、假黃鉞,並派奮武將軍朱桓、綏南將軍全琮為左、右督,各統兵三萬襲擊曹休。

時曹休已然發覺,但恥於被騙,自恃兵馬精多,仍與吳軍作戰。

雙方戰於石亭(今安徽潛山東北),陸遜自為中部,令朱桓、全琮為左右,大敗魏軍。

魏軍敗走,陸遜等督軍追殺,直抵夾石(今安徽桐城北),斬擒魏軍一萬餘人,繳獲牛馬騾驢車乘萬輛,軍資器械無數。

曹休殘部幸得賈逵接應,方得生還,但不久便因氣憤發病而死。

陸遜班師,仍回鎮荊州。

孫權「令左右以御蓋覆遜,入出殿門。

凡所賜遜,皆御物上珍,於時莫與為比」。

可謂榮寵之極。

後回軍西陵。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對陸遜作了很高的評價:「劉備天下稱雄,一世所憚,陸遜春秋方壯,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

予既奇遜之謀略,又嘆權之識才,所以濟大事也。

及遜忠誠懇至,憂國亡身,庶幾社稷之臣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未能盡其才的東吳名將-陸遜

陸遜是在三國志中魏、蜀、吳志近二百人的傳中,和蜀漢諸葛亮各自獨一卷的。這是除三國之主才有的待遇,可見陸遜的重要性和能力。但這樣的名將在其一生大部分時間都不得志。雖然地位官位越來越高,但實權卻不見...

東吳四英傑簡介 歷史上的東吳四英傑

東吳四英傑是指在東漢末期及三國早期的孫吳重要大臣,分別為周瑜、陸遜、魯肅、呂蒙。他們皆是吳大帝孫權的心腹近臣和孫吳政權的股肱之臣,先後為孫吳政權的建立立下了功勳大業。東吳四英傑簡介,歷史上的東吳...

東吳能擒殺關羽,成功之道主要有三個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東吳在這次戰役中殲滅關羽軍團,取得夢寐以求的荊州,這確實是輝煌的勝利。《孫子兵法》稱「兵者,詭道也」,東吳偷襲荊州,很好的詮釋了這一理論。他們先是表面撤換呂蒙,以「...

三國時期東吳四英傑之一——陸遜簡介

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官至丞相、荊州牧、右都護。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深得孫權器重。建安八年(203年),...

書生拜將破劉勝曹贏關羽 為何最終被孫權逼死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這是「初唐四傑」之一楊炯的詩句,表達詩人寧願做個下級軍官馳騁沙場,也不願作置身書齋的書生。戰爭似乎與書生無關,但歷史一次次的證明,書生也能成為一代名將。之前編者獨孤雁...

關羽死,呂蒙退,吳王何以鍾愛陸遜做大都督

三國時期不缺的就是人才,虎踞江東的實力集團早期的代表人物周瑜死亡後,大都督一職一直沒有合適人選,呂蒙只是無人可用之下的選擇而已,但一年輕後生,卻很快成為了大都督,先從關羽攻擊樊城長年累月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