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故事:孔明巧舌答孫權 孫劉聯盟共御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末年,曹操率兵南下,企圖奪取荊州。

當時據守荊州的劉備勢單力薄,根本無力抵抗,一敗再敗,陷人困境。

而要解除眼前的困局,辦法只有一個,那就畏與江東的孫權聯手共同抗曹。

於是,諸葛亮主動請纓,前往江東求援。

當時的孫權勢力不弱,擁有江東和10萬精兵,而且有長江天塹作為天然屏障,他本想坐觀江北各路豪傑惡鬥,坐收漁翁之利。

他一看到諸葛亮前來,就明白其此行的0的,所以一露面,劈頭就問:「先生此來東吳,是因為劉備被曹操逼得無路可走了吧?」

諸葛亮向來善度人,一見孫權一表人才,便明白這種人是難以用言語說動的,於是隻字不提聯吳抗曹的請求。

寒暄之後,孫權忍不住問諸葛亮:「現在曹操共有多少人馬?你可知道?」

諸葛亮微笑著回答:「共100餘萬。

「曹操在兗州時,就有青州軍20萬;平定河北,又得五六十萬;在中原招新兵三四十萬,現在又得荊州兵二三十萬。

如此算來,曹兵不下150萬,你怎麼說只有100餘萬呢?」孫權反問道。

諸葛亮不卑不亢,依然面露微笑,說:「我之所以說只有100萬,是怕驚嚇了江東之士。

孫權的謀士魯肅也傾向於聯合劉備共同抗曹,他一聽諸葛亮所言,頓時大驚失色,一個勁地向諸葛亮使眼色。

豈料諸葛亮只是裝著沒看見,繼續說道:「現在曹操幾乎將天下完全平定了,名震天下,各路英雄紛紛投到他旗下,以目前的情勢,沒有人能與曹軍相抗,儘快解除武裝,臣服於曹操才是上策。

將軍你是否已定好方針?時間剩下不多,再不做決定就來不及了。

聽完諸葛亮這一席話,孫權心生不滿,但還是不露聲色,問道:「照你的說法,劉備為何不向曹操投降呢?」

諸葛亮答道:「當年的田橫,不過是齊國的一名壯士罷了,尚能篤守節義,為了不服侍二主,在漢髙祖招降時不願稱臣而自我了斷,更何況我主劉皇叔乃堂堂漢室之後。

欽慕劉皇叔之英邁資質,而投到他旗下的優秀人才不計其數,不論亊成或不成,都只能說是天意,怎可向仰賊投降?」

諸葛亮的這番話表明了他不把孫權以及整個江東放在眼中,孫權聽後忍不住火氣直冒,拂衣而起,退入後堂。

魯肅也埋怨諸葛亮方才不該大談曹軍兵力之雄壯。

諸葛亮笑而不語。

過了一會兒,孫權又轉了回來,而且面帶笑容,他重新坐下與諸葛亮相談,說:「劉皇叔一連失敗,尚且不願投降曹軍,我堂堂東吳怎麼願意受曹操控制呢!但如果我們聯手抗曹,一定可以將曹軍趕回北方。

不久,孫、劉聯盟共同對抗曹操的局面正式形成了。

後來,就有了舉世聞名的赤壁之戰,並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大家知道,諸葛亮出使江東就是為了聯吳抗曹的,目的明確,他明知血氣方剛、年輕有為的孫權不會屈居曹操之下,卻做出一副強硬的態度,勸說孫權投降曹操,激發了孫權的自尊心和鬥志,很順利地完成了使命。

試想,假如諸葛亮不用「反辭」刺激孫權,而是低聲下氣、百般討好,能否勸說成功,達到聯吳抗曹的目的呢?肯定不容易。

從這個事例可以看出,針對特殊性情的人,正面勸說真的不如反面刺激有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四大軍師究竟誰最厲害?

在中國歷史上,兩軍作戰,作為智囊團決策者軍師的作用非常重要。諸葛亮的「隆中對」是天才的預見。在劉備集團東奔西走,力量弱小,不成氣候的情況下,軍師諸葛亮能夠恰如其分地分析敵、我、友的實力對比,預見...

品三國智慧6:赤壁鏖戰1:孫劉聯盟的形成

曹操大軍自7月出師,十月即占領除江夏外的荊州全部,又得到大量的戰略物資。下一步進軍江東,就差退守在江夏的劉備、劉琦勢力了。劉備此時可以說是到了窮途末路的狀況,一旦曹軍東下,劉備只能是選擇滅亡或者...

三國演義之諸葛亮舌戰江東群雄

樊城大敗,讓劉備狼狽至極。往江陵進發的路上,劉備走的那叫一個慢。畢竟有兩城百姓扶老攜幼的跟著,一天也就能走上十幾里路。從襄陽到江陵,約四百多里的路程,這點路放今天開車三個半小時穩穩噹噹的就能到,...

解析三國東吳孫權心腹魯肅的才能如何

魯肅是東漢末年東吳的戰略家和外交家,可以說魯肅是非常具備戰略眼光的,魯肅幼年喪父,是由祖母撫養長大的,魯肅出身士族家庭,家裡比較富裕,生的身材魁梧,生性豪爽,並且仗義疏財,在鄉中具有非常不錯的名...

被曹操追著打,看他如何絕地反擊

建安十三年,曹操進軍荊州。兵臨城下,劉表的接班人,小兒子劉琮立刻服軟,打算拱手送出老爹交給他的荊州九郡。曹操一到襄陽,劉琮便派人送去降書。他不知道這事怎麼跟劉備說,害怕劉備惱火,一直在猶豫。劉備...

解析三國東吳孫權心腹魯肅的才能如何

魯肅是東漢末年東吳的戰略家和外交家,可以說魯肅是非常具備戰略眼光的,魯肅幼年喪父,是由祖母撫養長大的,魯肅出身士族家庭,家裡比較富裕,生的身材魁梧,生性豪爽,並且仗義疏財,在鄉中具有非常不錯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