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用一計策,想矇騙聰明人,不料被蠢人所信,蜀國因此滅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為何「事必躬親」,今日麼麼看了魏滅蜀之戰,發現如果蜀漢(劉禪在位時期)因為戰爭出現了一點點小小的差錯,就很有可能導致亡國的局面,這一點和吳國和魏國不同,其戰略縱深很大,即使是一城一地的丟失,於大局影響不大,而蜀漢就不一樣。
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在主政魏國的時候,看到了蜀漢的危局,認為:師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便起了滅蜀的念頭,為此,司馬昭和鍾繇的兒子鍾會日夜謀劃,找尋戰機,圖謀一舉滅蜀。
為了滅蜀,司馬昭使用了一個計策,那就是聲東擊西之策。
即在朝堂上揚言要對吳國發動戰爭,以達到迷惑蜀國的目的,暗中任命鍾會為鎮西將軍,都督關中,招募士卒,訓練兵馬,做好滅蜀的準備。
今日度之,麼麼以為司馬昭的計策其目的就是為了迷惑蜀漢的聰明人,讓蜀漢以為這不過是一次正常的戰爭而已,而且是針對吳國的(要知道三國之間,尤其是吳魏、魏蜀兩方經常發生戰爭),誰知道這個計策根本「騙」不了聰明人,起碼蜀漢的大將軍姜維一眼就看出來司馬昭的殺機所在。
讓司馬昭沒有想到的是,這個計策竟然沒有「騙」到姜維,卻「騙」了兩個蠢人,最後起到的效果比騙到姜維還有用!
這兩個蠢人就是後主劉禪和太監黃皓,姜維在看出司馬昭的意圖後,就趕緊上書給後主,建議加強陽平關和陰平的守備,這是蜀漢防守的兩個關鍵點。
然而,太監黃皓「聽從」鬼神的說法(估計可能是占卦了吧,更有可能是借鬼神之言對姜維的排擠和鬥爭),並向後主劉禪說明,使得劉禪也信服了。
在事後,我們的「大能人」後主劉禪乾綱獨斷,不理會姜維的建議,也不讓朝內的大臣們知道這件事,暗中把姜維的建議壓了下來。
司馬昭的計策成功,蜀漢幾乎沒有做任何的防備,這下子,後主劉禪和那個蠢太監才慌了神兒,匆忙調集兵馬抵抗,不料,兵敗如山倒,一點點的小失誤,對於蜀漢這個小國來說,就是滅國之危。
諸葛亮死後,劉禪守城29年,魏國伐蜀他還有5萬兵馬,為啥投降?
諸葛亮死後,劉禪守城29年,魏國伐蜀他還有5萬兵馬,為啥投降?說起劉禪便會想起劉備白帝城託孤,希望諸葛亮能扶起自己的兒子,然而扶不起的劉阿斗一生正如他的代號一般,沒有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壯舉,也沒...
諸葛亮死前的預言——二士爭衡,不久自死
《三國志》記載:三國時,司馬昭命鍾會、鄧艾領兵伐蜀。被蜀漢大將姜維堵在劍門關以北,久攻不下,鄧艾則回軍景谷道,到達陰平郡,走數百里險要小道,到達江油關,蜀漢守將馬邈開關投降。鄧艾軍長驅南下,攻克...
魏滅蜀之戰的原因 魏滅蜀之戰城池兵力部署
公元263年,一場戰爭爆發,就此結束了豪傑倍起的時代,三國鼎立的局勢被打破。而此時魏國皇威不在,那魏朝誰坐擁大權呢?或者說誰操控者魏國的一切事物呢?魏滅蜀之戰魏朝的哪位皇帝黨政呢?原來自高平陵事...
揭秘三國後期魏滅蜀之戰爆發的原因是什麼
魏滅蜀之戰,是一場強者消滅弱者的戰爭,這是弱肉強食的戰爭世界裡的必然發展,也是必然結果。魏滅蜀之戰原因,就是因為三國後期,魏蜀吳三國力量變化而導致崩潰。蜀國地位動搖,吳國實力削弱,而魏國則實力大...
歷史千人冊(311-320)
311、劉禪(207-271)字公嗣,小字阿斗。涿郡涿縣(今屬河北省)人。蜀漢創立者劉備長子。建安二十四年(219),立為王太子。章武元年(221),冊封為太子。三年劉備病逝,禪即位為後主。拜...
姜維:身死國滅,最後一計害三賢
姜維本是魏國邊郡將領。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