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五天打造屬於你的獨特觀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前陣子我們公司發起了一個「百日計劃」,即要求每位員工每天都必發一則朋友圈,記錄自己一天的心得感悟,需堅持一百天。
畢竟作為一名教授閱讀寫作的老師,不僅要有閱讀量,還要會寫。
「會寫」其中之一個要求就是能有自己的獨特觀點,而這便是可以從觀察生活開始做起的。
日本著名教育家、溝通專家齋藤孝在其著作《如何打造你的獨特觀點》中也提到過擁有自己獨特觀點的重要性:
首先,擁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就是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生活中如是,職場中更是如此。
從大大小小的招聘中可以發現,企業更傾向於「有想法」的人,無論在什麼行業,「有想法」的人比較容易脫穎而出。
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言聽計從、說一做一、思考停滯的人終將會因可替代性太強而最終被淘汰。
此外,在平時的生活交流中,如果交談的話語只停留在「你吃飯了嗎?」、「今天天氣真不錯」的日常對話中,那就只會給人留下一個「無趣」的印象。
那麼,如何鍛鍊獨立思考,打造自己獨特觀點的能力呢?
齋藤孝為此專門寫了這本《如何打造你的獨特觀點》,旨在幫助有此類困擾的人。
齋藤孝生於日本靜岡縣,於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
在其修完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學院研究科博士課程後,於明治大學擔任文學部教授,從此專攻教育學、身體論交流論,主要著作有:《學會學習》、《深閱讀》等。
在這本《如何打造你的獨特觀點》中,齋藤孝結合自身以及教學經驗,總結出了五天訓練方法:
-
第一天:從書評入手,鍛鍊自己的思考能力。
-
第二天:借鑑偉人們的思考方式,培養自己的思考思路。
-
第三天:下意識地鍛鍊自己的「思考體質」。
-
第四天:通過讀書為自己的話題提供論據支持。
-
第五天:培養決斷力,作出決策。
一、通過撰寫書評,培養思考的感覺
之前我所在的公司本來還打算開啟「每月閱讀一本書」的計劃,作為負責人我說最好寫一篇書評或者是讀書筆記,這樣讀書的效果會比較好,但當時的同事們聽到這個提議時面面相覷的占多數。
其實書評或讀書筆記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難寫,如果說要寫千八百元的稿子,那麼要求會相對來說高一些,但作為一名普通人,我們主要就是通過寫書評的方式培養思考的感覺。
比較常見的就是因為一本書中的一句話觸發你想到了一件事情,或者是另一本書上相近的一句話,此時,你可以把這些想法記錄下來。
但這還不夠,記錄下來這些話的同時,還要在後邊附加你個人的看法,這才是一則好的讀書筆記。
把多個讀書筆記以及你的個人觀點、看法組織一下邏輯順序,用連貫的語言串聯起來,基本也就是一篇合格的書評了。
這就是齋藤孝在《如何打造你的獨特觀點》中提到的運用書評培養思考的方法,即「摘抄+評論=原創」。
自己的想法能被表達出來,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同時也是一種在當今社會應具備的能力。
二 、「思路」其實有跡可循
同事在「百日計劃」中遇到的一個常見問題就是:沒有思路。
其實就像數學問題有多個解法一樣,「思路」其實是有跡可循的。
齋藤孝在《如何打造你的獨特觀點》這本書中便貼心地為讀者們提供了幾種參考思路,主要可分為三大點:一是以「比較」的思路為基礎,而後延伸出「比喻」、「辯證法」兩個思路;二為對現象學的思考,三則為系統思考。
1、(1)「思考」的基礎思路——比較
相信大多數人都玩過「大家一起來找茬」之類的「找不同」的遊戲,即在兩幅乍一看相同的圖片中找出不同之處。
這也說明了,其實我們的潛意識中,已經會運用「比較」的方法。
「做比較」這一思路為何是思考的基礎?它又有什麼優勢呢?齋藤孝在文中提到了這麼一個例子:把一副畫作放到一個人的面前,那麼此人多半只會說出「喜歡」、「不喜歡」之類的評價。
但是如果引入另一份畫作,問他比較喜歡哪一幅,這個人多半就會說出喜歡那一幅的原因了。
此所謂「有對比,才有突出」是也。
掌握了「比較」這一項基礎思路之後,我們便可以往後做一個延伸,通過刻意練習的方式,下意識培養我們運用比喻這一修辭手法,作為我們思考的一個「武器」。
(2)、「比較」思路的延伸之一——比喻
「比喻」這種尋常的修辭手法有個非常明顯的優勢就是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
在《如何打造你的獨特觀點》中,齋藤孝就提到了一個故事:村上春樹獲得耶路撒冷文學獎發表演講時曾說:「在一面高大、堅固的牆和一隻撞向牆的雞蛋之間,我將永遠,站在雞蛋的一邊。
」
這個比喻之所以能夠在當地引起極大反響,不僅僅是因為它形象化暗示了這世上存在強者和弱者,還因為它有更深一層的含義——在名為「體制」的高牆面前,我們都是脆弱的「雞蛋」,高牆會保護我們,但有時它也會面臨失控的風險。
而保護脆弱的雞蛋們免受高牆的傷害,正是村上春樹作為一名小說家的使命。
(3)、「比較」思路的延伸之二——辯證法
所謂「辯證」在齋藤孝看來,其實就是「對話」。
即當一個人提出一個命題時,由另一個人提出反對命題。
比如,一個人說:「要想勝利,精神力量必不可少。
」另一個人提出反對命題:「不,我認為技術才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在這裡雖然出現了對立和矛盾,但如果解決了這些對立和矛盾,反倒能更好地解決問題,這便是辯證法的價值——矛盾才是思考的原動力。
2、對現象學的思考
齋藤孝在研究生期間所攻讀的專業便是現象學,他覺得:現象學,簡而概之,便是「暫且拋去對經驗真理的確信,首先關注現象本身。
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獲得某種認識。
」那麼,這就要求我們撕去舊的「標籤」,重新貼上新的「標籤」。
有一個詞彙叫做「刻板印象」,即人類思考一件事物的慣性思維,一定程度上,「刻板印象」就像是現象學中舊的「標籤」,有時會成為我們客觀認識一個現象的阻礙。
齋藤孝指出:切實掌握現象學思考的有效方法是表達出所見所聞,即平時多留心觀察身邊之事。
我們的雙眼是否能不受蒙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是否能以「無知」的狀態細緻地去耳聞目睹一些事情。
而以「無知」的狀態去感受周遭事物,這麼一來,又要求我們要重返童心。
其實我們應該學習的對象是孩子,大人已經麻痹的事物,孩子看到卻會對大人展開一系列「為什麼」的追問,大人以為都能夠回答得上來,可往往總是會有這麼些個問題讓我們陷入沉思。
這樣的感性不論成長與否,都是我們應該具備的。
3、系統思考
社會學上有一個觀點,即:人不能脫離人類社會而獨立存在。
這強調我們這個社會是一個整體,而準備、靈活和反饋這三樣技能是作為一個「社會人」的基本能力,這三樣技能同時也組成了系統思考的三大要件。
運用到職場中,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比如,在準備一起活動時,前期工作中準備活動是不可欠缺的。
所謂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這要求我們在活動進行時要有根據現場情況隨機應變的能力。
活動結束後,我們還要及時反饋結果,總結經驗,並將經驗靈活地運用到下一次活動當中去,如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我們必定能獲得成長,從而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重新審視生活習慣,從而鍛鍊「思考體質」
以上準備工作做完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鍛鍊」了。
俗話說,一個人現在的生活狀態是由之前自己的生活習慣所決定的,所以,如果要成為想要成為的那個自己,就必須鍛鍊我們的「思考體質」,來改變我們行動的習慣。
首先,我們可以從廣播、電視台等渠道入手,打磨用詞的格調。
其次,再將你聽到的這些話轉述給別人。
在這個過程中,你甚至可以嘗試將自己的文章進行投稿,雖然不會立即被採用,但是,當你在寫稿子的時候,至少因為不想因為被認為是幼稚的文章,所以在遣詞造句上至少會精雕細琢,這個過程中無形就鍛鍊了你自己的思考能力。
還有另一種鍛鍊「思考體質」的方式就是:將在這些渠道中聽到的話轉述給周圍的人。
當然不是將節目中的話語一字不落的轉達,更好的做法是:將聽到的這些信息,經過自己的消化理解,用自己的話語轉述給周圍的人。
只要能博得對方一笑,那麼你就算是成功的了。
經過這樣刻意練習的過程,當你以後在聽電台節目的時候,你對電台的語言感覺也就能漸漸變得敏感了。
最後,《如何打造你的獨特觀點》這本書中,還提到了幾個放鬆身心的方法。
乍一看,是不是覺得跟鍛鍊「思考體質」沒什麼關係?這就對了,從現在開始,我們就可以嘗試發現兩件不相干事物之間的共性。
放鬆身心,正是為了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思考。
齋藤孝在本書中提到的一系列放鬆身心的活動、動作,其實與張德芬老師在其《遇見未知的自己》系列中提到的一系列增強自我覺察能力的「體操」,有異曲同工之處。
其實這並非「玄乎」,而是行為動作對人的精神產生的一種積極影響吧。
鍛鍊身體,能夠促進人體內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提高注意力的效果,注意力提高了,專注度便有所保證,那麼做事效率自然而然便會高了許多。
四、通過讀書進行深度思考,打造屬於自己的獨特觀點
前述內容多是從寬度層面講述思考方向的方法,那麼在這一章節作者從深度層面來探討——如何深化自己的想法。
這個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讀書。
齋藤孝提出:人的思維就跟肌肉一樣,是有耐力的,而讀書是衡量「思考耐力」的標準。
然而就像人的身體素質有強健和虛弱之分,思考耐力上也不乏「虛弱」的讀者,有些居心叵測的作者為了迎合這群「虛弱」的讀者,不停地簡化書中內容,胡亂起行、減少每頁字數或行數、放大字體等手段屢見不鮮。
但由於這類圖書恰好能迎合這群沾沾自喜的「思考耐力虛弱者」,變得很是暢銷,有時連出版社也很無奈。
但是,如果想要真正鍛鍊自己的思考耐力,我們是絕不能「屈服」於此類不良圖書的。
那麼,我們可以選擇哪些讀物,來作為我們鍛鍊思考耐力的工具呢?
首先,從基礎做起,當然首選暢銷書。
並不一定所有的暢銷書都是哄騙思考耐力虛弱者的讀物,市面上也是有很多有探討價值的暢銷書的。
應根據具體情況、具體書籍而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而論。
齋藤孝不僅是一名作家,還是明治大學文學部的教授,他經常要求他的學生們,要多讀書,尤其是多讀「暢銷書」和有話題的書,因為從中學生們可以很快地獲取信息,進而儲存自己的話題,加深自己的「想法」,更可以在關鍵場合派上用場,如果對方也恰好讀過此本暢銷書,還能迅速拉近你和對方之間的距離。
當然,想要鍛鍊好思考的耐力,僅憑閱讀暢銷書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應閱讀經典書籍。
經典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就是因為它經歷了時間的洗禮和歷史的檢驗,雖然它不是近期暢銷的書籍,但卻可以說是書籍世界中的「常青樹」,擁有極高的價值。
尤其是在當今這個浮躁的社會,經典文學便顯得尤為珍貴了。
因為經典文學書中有很多值得推敲的部分。
拿《論語》來說,《論語》中採用文言文的文體,行文雖簡潔,但卻包羅萬象,能夠應用到當下我們生活的各個場合中。
如果能牢記其中我們喜歡的,或者是我們認為有價值的句子,那麼,便能夠使我們做到處變不驚、隨機應變的程度。
那麼,怎麼做才可以增加思考深度並且獲取價值呢?齋藤孝認為,答案就在經典書籍中。
我們可以通過閱讀諸如弗洛伊德、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夏目漱石等偉人的思想,或者追溯到古希臘以哲學為立足點,建立我們對人對事的看法。
站在這些巨人的肩膀上,不斷發掘、培養自己的獨立思想。
飽覽世界精神文化的歷史,並將此作為技能掌握,這便是「有深度」,齋藤孝如是說。
當然,可能有的人會說,古典書籍門檻太高了,礙於自己目前的「修為」真的讀不懂,那麼對於這種情況,便可以先從一些解說類或者是入門級的書入手,哪怕你只是理解並記住了其中的一小段而已,這也能使你在與別人的對話交談中顯得很有水平。
因此,閱讀經典書籍,絕對是一件「性價比」很高的事情,並且非常有助於我們形成自己的想法,並加深其深度。
此外,我們還可以選擇閱讀一些小說、報紙及雜誌。
如果說閱讀以工具書為代表的暢銷書能夠讓我們廣泛地提取信息,那麼在閱讀小說這一「慢閱讀」活動中,便可以讓我們的情操得到陶冶。
因為一個思維健全的人,僅有理性思考能力是不夠的,如果僅有理性思考能力,那麼不論你邏輯多么正確,主張多麼明確,那麼極有可能會被認為是一個固執且冥頑不靈、不通人情之人。
小說恰好能夠彌補我們這一方面的不足,能夠讓我們的內心更加柔軟,精神更加自由,這能夠帶給我們思考源源不斷的靈感。
但如果內心太過自由,那麼又會陷入一個極端——整個人會飄起來,其思維活動會因為太過自由而變得沒有意義。
所以,維持二者平衡,一方面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一方面能夠放飛自己的心靈,這才有利於我們能夠更好地鍛鍊思維能力而不會將其鍛鍊「畸形」。
除了小說,我們還可以選擇一些報紙和雜誌來閱讀。
眾所周知,伯克希爾·哈撒韋的領導人巴菲特和他的合伙人查理·芒格都是「閱讀狂」,他們每天必讀的讀物中就有報紙和雜誌,巴菲特認為,一份有價值的財經報紙和雜誌能夠幫他迅速了解此行業的信息,以此可調整自己的投資方向和策略。
而在《如何打造你的獨特觀點》這本書中,齋藤孝介紹了自己對學生的要求——將報紙上感興趣的新聞剪輯下來,並製作成簡報的形式。
兩周過後,學生們便開始發生一些變化了:他們對社會的關心程度開始增強,能夠養成閱讀新聞的習慣並且能提出自己的觀點。
待選擇完讀物之後,便是對閱讀不同的讀物使用不同的閱讀技巧了。
首先,齋藤孝指出,讀書有兩種模式:一是以培養自己精神世界為主的「慢閱讀」,還有一種是為了獲取信息而進行的閱讀,這便是「快閱讀」。
眾所周知,「沒有時間」是廣大上班族最苦惱的不讀書的原因之一,這兩種閱讀方法中,「快閱讀」是最適合此類忙碌人士的閱讀方法。
「快速閱讀的方法不在於』讀透』,而是在於能通過閱讀書中兩成的內容,快速吸取八成的信息。
」
可能有人會問:「閱讀兩成的內容獲取八成的信息?這可能嗎?」
齋藤孝很肯定地認為,這是可以做得到的。
這其中是有要領可循的,比如,像是實用型的書籍,一般都將重要的信息放在開頭,中間進行論證,最後得出結論。
而每一章節的小標題就是這一章節的一個小的提煉和總結,當我們能夠根據這些信息大致通讀全書後,再找出必要的內容進行閱讀,這就相當於讀完全書了,因此,這也要求我們需具備鑑賞的能力。
此外,除了具備選擇、鑑賞內容的能力,我們還需具備速讀的能力。
齋藤孝經常要求他的學生做速讀練習,比如:在30分鐘內看完一本書。
這其實也有技巧可循:首先,我們可以準備記號筆,方便我們在讀到自己認為很重要的內容時做好標記。
千萬不要擔心把書弄「髒」,相反,把書弄髒恰恰是進行速讀的必經過程。
如果手邊沒有這些工具也無妨,可以將書頁折個角提醒自己:這頁的內容很重要,為後期寫評語做準備。
齋藤孝甚至還指出:「極端地來說,僅列舉三段文字,就可以達到大致閱讀完一本書的效果。
不僅如此,也可以總結出自己獨有的評論。
」
那麼,我們該如何著手呢?
首先,要充分利用好書籍目錄。
如果說一本書是一個陌生的世界,那麼書籍目錄就像是這本書的地圖。
閱讀完書籍目錄後,我們便可以找出自認為關鍵的部分進行閱讀,此時,就可以思考一個問題了:「如果我要為這本書寫一篇推薦文章的話,我會選擇哪一段文字呢?」用這樣的思路去閱讀,那麼自己閱讀的意識便會發生相應的改變,從而能更好地鍛鍊我們的思維能力,即使在短時間內,我們也能夠做到深層次閱讀。
此外,齋藤孝還表示,自己強調的「快速閱讀」並不等同於大家印象中的「速讀技巧」,他覺得眾人皆知的這種「速讀技巧」更類似於將書籍內容拍照似的留在讀者的腦中,而自己所強調的「快讀閱讀」,是讓讀者能夠快速選擇對自己來說重要的部分,當閱讀這一部分時,要求讀者沉浸其中,思考問題,否則僅通過眼球的「快速掃描」紙面是無法培養一個人獨立思考的習慣的。
其次就是將自己輸入的知識進行輸出加工,最為有效的、也是最快捷的方式之一便是「摘抄+評論」的方法,而這個方法也是奧野宣之在其著作《如何快速閱讀一本書》中所推崇的最有效的讀書筆記法。
在《如何打造你的獨特觀點》這本書中,齋藤孝指出,若是只根據書中內容去「創造」經歷,那麼難免會落入紙上談兵之嫌,但是若是只有自己的個人經歷,也很難發展出有深度的談話,甚至會導致談話對象的厭煩。
唯有將讀書經歷與自己的個人經歷相結合,談話才會變得有深度且真實,這也會增加說話之人的獨創性。
所以,這要求我們,要拓寬經歷的幅度。
通過讀書、歷事等活動,將之轉化成我們的個人體驗,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打造我們的獨特觀點,並且可以無限拓展我們體驗的幅度。
當然,只停留在閱讀這個層面往往不夠,認識總歸還是要回到實踐當中,於是,齋藤孝緊接著提出了第五天的訓練。
五、培養決斷能力,作出決策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決斷力是所有的職場人士都不可或缺的一種能力,因為,正如前文所說到的一樣,認識總會還是要回歸實踐中,而思考的最高水平就是做出決斷後付諸於行動。
那麼,如何培養迅速決斷的能力呢?
首先,要學會動筆寫。
齋藤孝分享了自身的一個經驗,就是:當他沒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決斷時,他會把所有的要素都列在一張紙上。
列完所有要素之後,再認真思考最壞的結果是什麼?自己能否承受?最終再作出決定。
如此一來,便不容易犯錯,即使犯錯,也是在可控範圍之內,而他自己也絕不會後悔。
著名的哲學家笛卡爾曾說過:「要徹底思考才不會後悔」,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應用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中也是一樣的。
當拿到一個議題時,可以與其他同事一起討論,做這些事的積極方面有哪些,消極方面有哪些,最壞的結果是什麼?對此最壞的結果負責之人能否承受?經過如此的充分思考後,作出決定,相信即使出現了最壞的情況,你也不會為此感到後悔。
其次,要用眼看。
齋藤孝指出:看優秀的人如何行動。
人生來會模仿,與初生嬰兒模仿著他周圍人的言行舉止一樣,在掌握決斷力要領的過程中,「模仿」和「學習」必不可少。
無論在哪個行業,如果能有幸跟隨優秀的人認真學習,那麼我們一定能學習到很多東西,不僅僅是技術層面,我們的精神層面也會因此而變得更加富足。
此外,還要動腦子想。
《如何打造你的獨特觀點》這本書中,齋藤孝便引用了丹尼爾·卡尼曼的著作——《思考,快與慢》來詳談此二種思考方法。
丹尼爾·卡尼曼認為,人類的決斷力氛圍憑直覺行事和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再行動兩種。
那麼,到底應該選擇哪種思考模式呢?齋藤孝將「快思考」與「慢思考」比作人們的左右手,他認為,只有將「雙手」牢牢握住,才是「思考」的真諦。
齋藤孝何出此言?我們可以來看看他對於快思考和慢思考的定義。
齋藤孝認為:快思考便是源於直覺的「第一反應」,即雖說不清緣由,但就是覺得這樣合適的瞬間決斷力。
尤其是對於公司、企業的負責人來說,如果不具備這種「第一決斷力」,那麼很多工作將無法開展。
因為這類人需要處理眾多事物,並沒有深入思考每一件事物的時間。
而慢思考則承擔著檢驗快思考正確與否的職責,也就是用理論檢驗直覺的過程。
優秀的企業家們憑藉直覺對某個提案得出結論之後,也會暫時先保留意見,不做任何決定。
事實上,僅憑第一直覺便能做出優秀的決斷並不是什麼時候都能適用的。
雖說速度非常重要,但如果對第一反應並不是信心十足,那麼就應該要綜合多方面因素再多做考量,只要不是十分要緊,稍微耽擱一些也無妨,畢竟這能避免重大決策失誤。
不觀察前後環境便做出莽撞冒失的行為,這是有勇無謀。
考量多方因素再做決斷,便不會輕易失敗。
但如果只是一味地檢驗,而在第一反應方面表現遲鈍也是行不通的,事實證明,這會錯失很多良機,會耽誤事情。
所以,這告訴我們:想要做好一個決策,最重要的是保持快思考和慢思考二者之間的平衡。
「理想狀態應該是牢牢掌握直覺和檢驗兩種技能的本質,就像自如地使用我們的左右手一樣。
」齋藤孝指出道。
結 語
五天真的能夠打造一個人的獨特觀點嗎?齋藤孝認為,五天足夠了。
如果給我們「充足」的時間,說不定我們還做得不比這五天訓練的時間好。
打造屬於自己的獨特觀點,首先,從寫書評開始培養思考的感覺,其次,從「做比較」的思考基礎入手,發散思維,開闊思路。
做完了準備工作,我們便可以開始進入訓練階段,從廣播、電視台等渠道入手,打磨用詞的格調,將所聽到的信息轉述給他人,甚至還可以根據節目風格自己寫文章來投稿。
此外,鍛鍊我們的思維能力的同時,不要忘記放鬆身心,一副好身體為我們能夠更好鍛鍊思維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接下來我們就該做深度思考的練習了,首先我們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讀物,暢銷書能夠讓你迅速獲取信息,成為你跟他人之間溝通的橋樑,報紙雜誌匯總信息、分類信息的能力比網頁要好得多,當然,「性價比」最高的,還是經典書籍。
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書中讀到的理論,還需我們應用到實踐當中去,檢驗我們思考水平高低的標準便是我們做事的決斷力。
培養決斷力有三點:一為寫,二為看,三為動腦,決斷力能有所提高,又反作用於我們更好地打造屬於自己獨特觀點,久而久之,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特觀點便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培養速讀能力的實用方法——逆算讀書法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貌似所有的知識都可以從網上直接獲取,甚至還有人預言紙質書會被電子書所取代。這一天會不會到來?我不確定。但我能確定的是,在我有生之年,紙質書在我的生活中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知識就是力量!做到下面五點,培養孩子閱讀興趣!
培養孩子「愛上閱讀」:在所有成功人士的特質中,不管是從事什麼行業的,最明顯的一個特質就是都喜歡「閱讀」,都是知識廣博且主動求知的人。高爾基先生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培根先生說過:「...
信息爆炸時代,我們該如何讀書?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大約統計了一下我的讀書情況,2016年4月至9月,共計閱讀40+本書,8月24日進駐簡書,加上這一篇,共完成9篇讀書筆記。大概總結一下,6個月時間,每個月平均閱讀7本,與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