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陽攜民敗北,沒有最慘只有更慘的劉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人常說,否極泰來。

可問題是,你永遠也不知道會明天發生什麼,也無法預先猜到「否」在哪兒。

比如劉備,他可能覺得被呂布恩將仇報偷襲徐州,無處可去時是倒霉到了極點,可是緊接著又被曹操打的兄弟失散,自己一人投靠了袁紹。

本以為這就夠慘了,好不容易兄弟再聚,又被曹操殺得丟盔卸甲,身無立錐之地,連下一站去哪都不知道。

不由得讓人想起了余華的《活著》,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這一次劉備面臨了起兵以來最嚴峻的考驗。

他賴以寄人籬下的同宗兄弟荊州牧劉表病死,荊州的繼承者劉琮率眾投降了。

沒了後方,可前面還得面臨著曹操數十萬大軍的圍剿。

要知道這次曹操發兵,是在北方大定,再無後顧之憂,衝著統一天下的目的來的。

滅頂之災降臨。

如果劉備聽諸葛亮的,率自己那三千兵馬,極速撤退到江陵(現在的荊州),江陵是整個荊襄地區的糧草基地,再聯合江夏的劉琦,東吳的孫權,倒或許能抵擋一陣。

可是劉備偏偏又非要帶著投奔他而來的數萬百姓,一天像蝸牛一樣,只能走幾十里地,緩慢的向江陵移動。

曹操在襄陽順利接收原來劉表的人事財務和地盤後,很輕鬆的追上了逃難的劉備。

幾萬對三千,毫無懸念的劉備軍隊大部分被殲滅,那些跟隨他的百姓也遭了殃。

劉備的靡夫人陣亡,不滿兩歲的兒子阿斗也差點死於亂軍中。

要不是去江夏劉琦處求援的關羽及時帶兵趕到,後來的歷史怕是又得改寫。

關於為什麼劉備不聽諸葛亮的計策,在劉表去時候乘機取了荊州;在逃亡中,把願意跟著他的百姓驅散。

他是這麼說的,「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耳。

」他很清楚,這是他能與曹操抗衡的唯一資本。

東晉史學家習鑿齒先生評價到: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

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

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醪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哉!其終濟大業,不亦宜乎!

他認為,劉玄德最後能成大事,著實是他應該得的啊。

只是,該得和必得並不是一個概念。

他得一直挺著,直到「泰來」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品三國智慧5:劉備在荊州那些事5:戰略轉移

公元208年秋,曹操帶領數十萬大軍南征荊州。首當其衝的便是劉備駐守的新野,諸葛亮設計火攻,大敗曹軍一部。曹操聞知大怒,親自帶兵繼續進攻劉備。形勢危急,諸葛亮建議放棄新野、樊城,向襄陽撤退。劉備...

官家二代,一代儒生

大家好,百變歷史秀又跟大家見面啦,由於上次情況的特殊,只能匆匆的就發上去了,小編在此向大家道歉,希望大家能夠多多的提出意見,讓百變歷史秀越來越強大。我們正式切入我們今天的主題,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