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為給曹操效力,拒絕孫策招攬,其後人卻以晉代魏,成開國皇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三國演義》,我們不難得知,擁劉反曹的羅貫中老先生,為劉備的軍師諸葛亮,增添了不少光環。

例如真實歷史上的諸葛亮,在劉備生前極少插手軍事,在演義中他卻用兵如神;在真實歷史上,他並不精通奇門遁甲,在演義中卻能呼風喚雨,能觀天象斷時事。

另外,在演義中,作者為了突出諸葛亮能言善辯,也為了突顯劉備的正統,還為其安排了一個非常精彩的橋段,即「罵死王朗」。

小說第九十三回中,諸葛亮率軍北伐,曹魏司徒王朗主動請命,說自己只用一席話,便能勸服諸葛亮,使其拱手而降,可是他到了陣前,對曹操進行了一番歌功頌德之後,勸諸葛亮順應天命,投降曹魏,使天下重歸太平,不料諸葛亮卻說曹操與董卓、李傕、郭汜等人,是一丘之貉,都是逆臣賊子。

並在罵完曹操之後,斥責王朗道:「汝即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稱天數耶!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汝即日將歸於九泉之下,何面目見二十四帝乎!老賊速退!可教反臣與吾共決勝負!」

他這一番話不可謂不毒,於是「王朗聽罷,氣滿胸膛,大叫一聲,撞死於馬下。

」這一典故,一直被世人津津樂道。

畢竟演義本身的氛圍,決定了曹操的奸臣身份,王朗為其效力,可謂為虎作倀,被諸葛亮罵死,大快人心。

然而真實歷史上,並沒有此事,因為王朗從未與諸葛亮相見,而且他雖然在曹魏效力,卻是漢室的忠臣。

為了給漢室朝廷效力,他敢於抗拒小霸王孫策,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他本是會稽太守,當初孫策平定江東的時候,他一直堅守城池,幾乎讓孫策無計可施,後為孫靜獻計,孫策才堪堪拿下會稽。

《資治通鑑》記載:「會稽太守王朗發兵拒孫策於固陵,策數度水戰,不能克。

靜說策曰:『朗負阻城守,難可卒拔,查瀆南去此數十里,宜從彼據其內。

』策從之,分軍夜投查瀆道。

朗遣周昕等逆戰,策破昕等,斬之,遂定會稽。

之後,孫策非常恭敬的請王朗為自己的效力,王朗卻一直不肯同意,後來曹操對他進行徵召,他便立馬啟程,前往了許都,畢竟當時的漢獻帝,在曹操手中,曹操的徵召令在一定意義上,代表的著朝廷。

當然了,這也不能否定,後來曹丕以魏代漢,他順理成章成為魏臣的事實。

至此,我們大約可以推斷出,他雖然忠於漢室,卻也不反對曹氏掌權,正如演義中所言,他大約是順應天命的。

不過,或許是命運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也或許是順應天命一事,在他的家族中,一脈相承,他自己心懷漢室,卻又做了魏臣,他的後人卻以晉代魏,成為了西晉的開國皇帝。

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說,小說此言是無稽之談,畢竟西晉是司馬家的天下,雖然王朗姓王,卻不是隔壁老王。

其實此事並不關乎野史、八卦,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都知道,西晉的開國皇帝是晉武帝司馬炎,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他的母親,也就是司馬昭的妻子,名為王元姬,正是王朗的孫女,如此算來,司馬炎是王朗的曾外孫,雖然血緣關係有點遠,但也算得上是王朗的後人。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資治通鑑》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