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正的王司徒:力戰孫策,位列三公,後代一統三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相信很多朋友和小編一樣都喜歡看諸葛亮與王司徒的鬼畜視頻。

在演義和電視劇里,王司徒幫助曹丕篡漢,身負罵名,最終還在兩軍陣前被主角諸葛亮活活罵死,實在是慘得不得了。

但是歷史上真正的王司徒,卻是不折不扣的人生贏家。

三國演義中的王朗

王朗通曉經書,堪稱學霸,被太尉楊賜(和袁紹一樣也是四世三公,名門世族)所賞識,成為了他的弟子,隨後又被陶謙(就是三讓劉備徐州的那個)推舉為茂才,被漢帝任命為會稽太守(地方高官),仕途平坦,青雲直上,比他的演義對手諸葛亮實在幸運太多(諸葛亮幼年喪父,顛沛流離,躲到荊州避難)。

但是,幸福的日子總是短暫的,一個人的現身使得王朗遭遇人生的第一次低谷。

那個人就是孫策,孫策在江東起兵,很快王朗就成為孫策要收拾的對象了。

王朗的部下虞翻(後來做到吳國大官)認為王朗不足以抵擋孫策,勸他溜之大吉,王朗認為自己是漢吏,有守護國家城池的職責,於是發兵抵抗孫策。

王朗據城而守,一度讓孫策無計可施。

孫策叔父孫靜都感慨:「王朗拒城而守,難以攻拔。

」向孫策獻調虎離山之計,派疑兵迷惑王朗,然後出奇制勝,打敗了王朗。

王朗只好逃遁,在逃跑的路上,不幸被孫策逮住,成了階下囚。

但孫策認為王朗是儒雅之士(讀書多,名聲大的好處),責問後沒有加害於他。

不久之後,曹操因為思慕王朗的名聲,便把他徵召到北方,從曲阿展轉江海,過了數年才到了中原(估計在路上遇到不少阻礙,孫吳也捨不得王朗這樣的人才走掉),被任命為諫議大夫,參司空軍事,正式開始了在魏國的仕途,王朗治事寬貸,勤政愛民,敢於直諫。

在曹丕繼承王位後,王朗曾進言,勸曹丕減輕刑獄,轉以扶助幼弱,幫助人民休養生息。

曹丕有出外遊獵的壞毛病,有時到半夜才回宮。

王朗於是上疏勸諫,曹丕聽取了他的意見,王朗最終官至司徒。

與演義不同,王朗在太和二年去世,沒有千里迢迢地去挨諸葛亮的罵

王朗

做官之餘,王朗也沒有忘記專心做學問。

他留下了文集三十卷,著有《周易傳》、《春秋傳》、《孝經傳》、《周官傳》等。

魏國朝廷以王朗所作的《周易傳》作為學習周易這門學問的教材,納入考核範圍之中。

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王朗雖然在能力上遠不如諸葛亮,但是他的後代地位實在比諸葛亮後代強太多,王朗的兒子王肅是曹魏著名的經學家,《孔子家族》就編於他之手,當然他與後面兩位王朗後人相比可就差遠了。

王肅的女兒便是王元姬,而王元姬則嫁給了曹魏權臣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二人生了一個孩子,便是今後一統三國的司馬炎,也就是說王朗便是司馬炎的外曾祖父。

司馬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