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孔明不聽魏延出子午谷,絕非失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只從人們的心理意識來講,一個人如果把心一定下來時,當然便有一種較為寧靜的感受。

尤其人的生活,每天活在極度的忙碌緊張當中,只要能夠得到片刻的寧靜,就會覺得是很大的享受。

但也不一定,有些人習慣於忙碌緊張的生活,一旦寧靜無事下來,反而覺得無比的寂寞,甚至自生悲哀之感。

在人群社會中,這種人的比例,比愛好寧靜的人,至少超過三分之二以上。

那麼,只有那些學者、文人、藝術家、科學家、詩人們,才是愛好寧靜的囉!其實不然,這些人的思想意識和情緒變化,也非常忙碌,並無片刻的寧靜。

只是並不太注重外物的環境,而習慣於一種相似的「定」境之中。

有時,忽然撞著一個特別的知覺或感覺,那便是一般人所說的靈感、直覺,甚至叫它是直觀。

其實,始終還跳不出意識的範圍,並非是真正的寧靜中來。

好了,有人提出問題來了!

他說,諸葛亮的千古名言「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這總算是真正的寧靜吧!答案:差不多了!不過,你需要特別注意的,孔明先生這兩句話的要點,首先在於「淡泊明志」的「淡泊」上,既然肯淡泊,而又甘於淡泊,甚至享受淡泊,那當然可以「寧靜致遠」了!一個人淡泊到了如孔子所說的:「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那當然是人生修養達到一種高度的寧靜意境。

孔明一生的學問修養,就得力在這兩句心腹之言,所以隆中決策,已明明知道漢末的局勢,必定只有天下三分的可能。

但他碰到了窮途無所定止的劉備,要使他在兩強之間站起來。

又很不幸的碰到一個天下第一號的庸才少主,永遠扶不起來的阿斗。

無論在當時或後世,如果甘於三分天下,抱著阿斗在蜀中安安穩穩地過一生,你想,他的生平歷史,又是一個怎麼的描寫呢?所以他只有自求死得其所,六出祁山,鞠躬盡瘁,正所以表明他的「淡泊明志」的本心而已。

後人說孔明不聽魏延出子午谷的提議是他的失策,所以陳壽對他的定評,也說他善於政治,而不善於用兵。

殊不知他早已知道盡他一生的時勢,只有三分之一的定局。

祁山六出,目的只在防衛西蜀,並不在僥倖的進取攻擊。

我知,敵人也知,而且對手並非弱者。

如果出子午谷,勝算並不太高。

假使由魏延向這一路線出兵,萬一他中途叛變,勢必腹背受敵。

恐怕一生英名,毀於一旦而不得死所,所以否定這個計劃。

這是「寧靜致遠」,正是諸葛亮之所以之為「亮」也。

他的用心,唐代詩人杜甫也早已看出來了,所以杜詩讚諸葛亮,便有「志決身殲軍務勞」之句。

身殲,便是他要以身死國的決心。


大家都稱唐代的杜甫是「詩聖」,如他所作《蜀相》的: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是多麼的引起共鳴啊!但最關鍵的感慨在哪裡呢?在「頻煩、開濟」的四個字,更可以為諸葛一生的遭遇而痛哭流涕了!他覺得諸葛亮的一生太划不來,太可惜。

他本來是「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人,是多麼的清閒自在。

但是,偏偏碰上一個劉備,三顧茅廬,煩死人,不但是一次,還是三次的「頻煩」,只好告訴他當時一代的局面,是註定天下三分的格局。

但不幸被劉備硬拉出山了,情不可卻,只好幫他一把。

「劉老闆」已經不算太高明,但他會用辦法把諸葛亮穩住,臨死還逼他再幫他自己的兒子。

可是阿斗真是個笨斗,但君臣之分已定,已是沒奈何的事。

諸葛亮幫劉備開國稱帝,又要幫阿斗搞「安內攘外」、「經綸濟世」的「整體全程經濟」。

既已開國,還要開濟其後代,短短的父子兩代耗盡了這個老臣的心血,到底還是白費。

不得已,為了表明心跡,只好「六出祁山」,「死而後已」。

「出師不捷」是明知故犯,那是諸葛公在求得其死所的上策。

所以明白其中意義的人,就會「長使英雄淚滿襟」。

為諸葛一生的既「不遇其時」,又「遇人不淑」而痛哭流涕了!這樣了解,才可明白「詩教」的「溫柔敦厚」之旨。

不可說你真可憐啊!比我杜甫還慘啊!那便叫作「嘶」,不能叫作「詩」了!

摘錄自《原本大學微言》

歡迎訂閱【傳承網】微信號:iccwcn,傳承中華文化,分享南師智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魏延到底有沒有「反骨」?

魏延是三國時期蜀國的著名將領。他南征北戰,馳騁沙場,為創立和鞏固蜀漢政權屢立戰功,被封為漢中太守、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南鄭侯。諸葛亮病逝後,魏延因與長史楊儀不睦,相互攻伐,被誣為謀反,為馬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