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之戰敗,究竟有誰要負責?馬謖替誰背起了大鍋?

文章推薦指數: 66 %
投票人數:12人

街亭之戰,雖然規模不大,但十分重要。

雖然十分重要,但並不是一場艱難的大戰。

街亭之戰,作戰目標其實只要守住街亭就可以了,而王平駐紮在山腳下,輕易便脫身而去,可知並非什麼艱苦之戰。

一場簡單卻重要的防守戰,為什麼謹慎的諸葛亮不派魏延,吳毅等宿將,而是派馬謖這個誇誇其談的書生呢?街亭之敗,馬謖負上全部責任,怕是理不應當。

那麼究竟有什麼人要負責,應該負幾成責任?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說道說道。

首先,諸葛亮。

諸葛亮為什麼不用魏延,而用馬謖?我看啊,還是私交不好的原因.諸葛亮第一次見魏延就要殺之,而且在自己身死之後,還定計假王平之手除掉了魏延.看來平常對這個魏延就沒什麼好臉色.吳懿等將也許處於同樣的原因.馬謖對面之敵是張頜,魏大將也.本領高強,從小說的敘述來看,確實只有魏延能敵之.而且,魏延殺入敵陣,"左衝右突,不得脫身,折兵大半。

"恰遇王平來救,二將合兵一處,大殺一陣,魏兵方退。

由此觀之,王平確有一等一大將軍的風範,敢於在三股敵軍面前,殺入來救魏延,沒有過硬的本領是不行的.

綜上所述,孔明即便不用魏延吳毅等將,也可以考慮王平為前部.這樣較為穩妥.因此,失街亭的責任,首先有孔明來承擔.

二,馬謖.當然是馬謖了,現在該是主角出場的時候了.請看:馬謖到達街亭後,不按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卻驕傲輕敵,自作主張地想將大軍部署在遠離水源的街亭山上。

真是教他去守街亭,他老兄就守在"街亭山"上了.不守要隘而守絕地,馬謖看來是要"置之死地而後生"了,結果被敵軍斷了水源,士兵不戰自亂.丟了街亭.現在我有個問題想問,為什麼馬謖一定要守街亭山?我看多半是被激怒的原因,看馬謖回答王平的措辭便知端曉,謖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見!兵法云:『憑高視下,勢如劈竹。

』,再有"...吾素讀兵書,丞相諸事尚問於我,汝奈何相阻耶!"真是"忠言逆耳"啊,那馬謖熟讀兵書,飽學戰策,豈有不知絕地弄險的危險?我這裡的觀點是這樣的,馬謖未單獨帶兵作戰,"書生誤國"啊,殊不知戰爭乃是"以正和,以奇勝"!馬謖事事皆想出奇制勝,為其失敗埋下了附筆,也斷送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用個數據來量化一下要承擔的責任吧,孔明3分,馬謖6分,王平1分.怎麼還有王平?請聽我的分析.

三,王平.怎麼會是他?就是此人,激怒了馬謖,有據為證.平曰:「參軍差矣。

若屯兵當道,築起城垣,賊兵總有十萬,不能偷過;今若棄此要路,屯兵于山上,倘魏兵驟至,四面圍定,將何策保之?」王平敢於當面指出主將的錯誤,而且當著眾將的面,可能沒考慮到馬謖的顏面.正是因為王平的反對,馬謖一再譏諷王平"女子之見",然後搬出"丞相尚且向我求教,何況爾等?",這樣的話語,不僅缺乏說服力.而且大失水準,也看出,眾將不服氣馬謖.下面的描寫很見功夫"馬謖將紅旗招動,軍將你我相推,無一人敢動。

謖大怒,自殺二將。

眾軍驚懼,只得努力下山來沖魏兵。

"現在我們明白了,馬謖失敗的真正原因了,沒威信,自古"無德之人不能領袖","無才之人不能率眾". 要打仗,馬謖竟然不能調動兵將.外行領導內行的一大悲劇.在這裡,馬謖勘查地形之後,不聽眾將的意見,自己制定作戰計劃.絲毫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剛愎自用,也不開個研究會,更不要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怎有不敗之理?

再說,對面的司馬懿.他正好和馬謖相反,遇屬下有疑難訊問時,誨人不倦,把自己胸中的計劃說的明明白白,令"張郃大悟,拜伏於地曰:「都督神算也!」",而且,張頜還是司馬懿請至帳下的.

大軍未戰,可是勝負已判.

然而,王平自領一彪軍去後,按照孔明事先的交待,趕緊畫好了駐軍的圖本呈報上來,這為自己洗脫了責任,而且,失街亭以後,"臨危不懼,英勇善戰,化險為夷",並被"破格擢升為討寇將軍"看到這裡,就不明白了.怎麼論功行賞就沒了苦戰一場的魏延,吳毅等將?都說諸葛亮賞罰分明,以我看來,呵呵....

這王平也得負1分的責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馬謖失街亭之後諸葛為什麼憤怒到一定要殺他

三國中有一段,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時眼看就要成功的長驅直入殺入長安以威懾中原,建功立業就在眼前,可是曹魏此時在諸葛的逼迫下,不得以釋放了已成為階下囚的司馬懿。讓司馬懿去抵抗諸葛,司馬一到戰場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