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不只會杯酒釋兵權,還會做些偷雞摸狗的小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金鑾寶殿上,皇帝一人正襟危坐,指點江山。

寶殿之下,眾臣雲集,或跪或站,謹聽聖明。

」在人們得印象中,古代上朝就應該是這個樣子,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研究史料我們會發現,在以前,至少在宋朝以前,皇帝和大臣們同坐一堂,其樂融融的。

甚至在秦朝,皇帝與大臣們都是「坐而論道」,你一句,我一言,一起為江山社稷出謀劃策。

當時不管是坐椅子,還是席地而坐,至少大家都是坐著的,大家還能心平氣和的說話談心。

可是,到了宋朝,時代變了,規矩也就變了。

當年趙匡胤「被迫黃袍加身」,「被迫」當上皇帝,在一次朝堂之上,文武全才的趙匡胤突然說有個字不認識,讓宰相范質來幫他看一下。

范質一聽,就感覺有什麼不對勁,但是聖明難違,於是就硬著頭皮去給教皇上認字。

讀完後,范質小心翼翼的走了下去,突然發現,自己的椅子不見了。

范質心裡很鬱悶,但是現在還是上朝期間,也不能開口問皇上要椅子吧,只好乖乖的站著。

其他大臣一想:這不行啊,位高權重的丞相都還在站著呢,我們怎麼能坐著呢,於是,大臣們也就紛紛站了起來。

可是到了第二天,大臣們的椅子直接被撤銷了,從此,大臣上朝再也沒有椅子可坐。

史書記載這是趙匡胤給范質的一個玩笑,但是種種跡象表明,這是趙匡胤的一個圈套。

要知道,趙匡胤是經歷過戰爭的男人,他親眼目睹後唐藩鎮割據的混亂,於是,在他做皇帝後,他要加強中央集權,他要唯我獨尊,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中央集權一代一代強化起來。

趙匡胤在軍事上收兵權,設禁軍,他清楚的知道軍隊才是政權的核心。

為了防止藩鎮割據的故事重演,他杯酒釋兵權,然後自己統帥禁軍。

為了防止將軍和士兵一條心來反對中央,趙匡胤採用「更戌法」,讓將軍輪番而治,這個地方當兩個月將軍,然後再換個地方繼續當,將軍一直更換,士兵就不認識將軍,更別說一起謀反了,這樣,軍權自然在中央的牢牢把控下。

在政權上削弱相權。

宋朝雖然繼續沿用了唐朝的三省制度,但是,他們只是虛職罷了。

皇帝設參知政事分割丞相行政權;設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構,用來分割丞相的兵權;設三司管理財政,分割丞相的經濟大權。

這樣一來,丞相已經完全被架空了,趙匡胤再也不用擔心丞相篡位了。

......

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也正是為難了趙匡胤,絞盡腦汁,想盡一切辦法。

他這樣做,的確實加強了中央集權,內部再也不會有藩鎮割據的局面出現有利於內部的穩定發展。

但是,他的集權方式,最終也為北宋的積貧積弱埋下了禍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的今天: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宮廷劇中經常會上演眾皇子爭奪「九五之尊」的劇情,似乎每個野心勃勃的男人都想要坐上那把龍椅。過往的歷史中,也不乏一些非皇家血統的人通過手段坐上那個位置。北宋開國皇帝就是其中一位。趙匡胤,原為後周禁...

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利弊大揭秘

北宋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防止出現分裂割據的局面,加強中央集權統治,以高官厚祿為條件,解除將領們的兵權,因為是在酒席上做出了決策,所以史稱「杯酒釋兵權」。 事件的具體經過,據史料記載:建隆二年七...

宋朝:中央集權的利與弊

在人們眼中,不管是小說還是電視劇,相對於唐朝的繁榮,元朝的野蠻,明朝的開明,宋朝總是那麼的讓人覺得不夠爭氣,雖然在經濟上爆發了蓬勃的生機,但是在軍事上,除了偶爾幾個閃光的戰役,其他大型戰役幾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