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在《軍師聯盟》露面的他,卻是三國第一毒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據路邊社報導,拍攝電視劇《軍師聯盟》時,把三國小說里有名有姓的1200人排了個序,然後把比司馬懿牛掰的歷史人物都淡化掉了,怕把主角光環弄沒了。

這裡面,就有一個隱身暗處、號稱打開三國混亂之門的毒士——賈詡。


美劇絕命毒師不過是個毒品販子、政府一出手就歇菜了,而真正的毒士是站在官方、搖搖鵝毛扇子就帶動風起雲湧,只手扶輪就改變歷史軌跡的操盤手。

壹權謀君這就和大家一起看看賈詡大師的工作簡歷。


姓名:賈詡

籍貫:甘肅武威人

目標職位:太尉

格言:一個成功的謀士,工於謀國只是入門,精於謀身才算合格

專業:「縱橫之術」,國際政治專業

戰績:一生算無遺策、幾無失手。

決策者聽之則勝,不聽則敗

壹權謀君給這位大師的戰力評級是「深不可測」,八個字「智勝天下,謀亂乾坤」。

東漢末年、清流淹沒,宦官橫行、群雄紛起,也伴隨著一顆妖星入世。

賈詡的出場,是隨著大殺星董卓的鐵騎進入洛陽城的,作為西涼軍閥李傕、郭祀的帳前謀士,隨著文武百官緩緩進入歷史舞台時,還不是那麼起眼。

隨著時間軸推進,在王允的美人計下,董卓被乾兒子呂布的方天畫戟刺了個透心涼。

樹倒猢猻散,李傕、郭祀人心散了、分行李了,打算一逃了之。

這時賈詡一看再裝低調不行了,這樣隨大流下去,大家都得滅族。

要知道什麼年頭,最不需要的就是隨大流,要逆向思維、反著想啊……

他把頭從漢服套子裡伸出來,娓娓道來,「將軍這招棋子怕是走錯了,長安方面可是下死令,要把咱西涼系趕盡殺絕。

你們沒了槍桿子,來個片警就把你咔嚓了,亡命天涯不是退路,與其被人抓雞子一樣提溜出來點天燈,不如糾集人馬打回去?干一票,不行再逃命也不晚嘛!」

頭腦簡單的李郭二人聽後千恩萬謝,殺入長安,製造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浩劫。

有人分析,假如賈詡不出那個主意,沒有放上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假如軍閥們四散逃亡,王允扶持漢獻帝執政,東漢再興也不是不能,真是禍機一發而殃流百世者。

但歷史沒有假如,身在亂世,所有的道德都要讓位於生存的需要,刀斧加身哪有那麼多的大局。

Who care?

有個網絡寫手蝦寫的小說里有句話「立場神馬的,很多時候遠離你的現實生活」「你只要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是否符合你的真實需要或利益」,至少賈詡如果聽到這些話,是要連連點頭的!

和平年代有仁義道德遮著,但一處亂世,大佬們都衝著權力魔戒殺紅了眼,哪要什麼遮羞布!

李傕、郭祀二人匪氣很重,自然不是成大事之人,賈詡心裡和明鏡似的。

漢獻帝臨朝後,立馬找個理由退出官場。

不久,西涼軍閥集團就發生了嚴重的內亂,兩相廝殺、一地雞毛。

後來,賈先生在他的同鄉段煨那呆了一段,段煨對他好酒好肉好招待,但賈詡看出他實際上是外恭而內忌,趕緊騎驢找馬跳了槽。

臨行前,有人問賈詡,「東家對你很敬重,為啥一定要離開呢?」

賈詡說:「這哥們多疑,我在這地,禮遇雖厚、信賴不足,他也睡不好、我也睡不好,說不準哪天失眠難熬,犯了急短精,就把我給剁了。

賈詡轉身投奔他的一個粉絲——張繡去了。

戰亂四起,一個沒有超強謀士的集團是不可能打勝仗的,筆桿子也是戰鬥力啊。

張繡一聽自己最敬佩的極品謀士賈詡過來了,心情激盪,帶領子孫出門,十里長街迎偶像,奉為上賓。

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張繡。

張繡在宛城投降。

曹操接手地盤還不熱乎,就開始一手挖人才、一手找美女了,不僅向張繡的得力手下胡車兒發出邀請函,還把張繡的嬸嬸鄒氏啪啪了。

這可把張繡搞得很沒面子,身為軍師的賈詡給張繡出了個鬼主意。

張繡報告曹操說:我的部隊需要調動一下防區,可戰車不夠,東西裝不下,需要戰士隨身攜帶武器盔甲,從您的營房路過,特此報告您。

曹操滿口答應:行啊,行啊,小事一樁。

結果,張繡部隊大喇喇地從曹營面前走過,突然殺了曹操一個措手不及,把曹軍打成了篩子。

戰後統計,曹操長子曹昂、侄子曹安、大將典韋被殺,所乘的大宛良馬「絕影」亦中箭而死,可說狼狽至極。

建安三年,曹操包圍張繡據點,不料後方傳來袁紹突襲許都的消息,曹操突然撤軍,張繡則乘機追擊。

賈詡攔住張繡,說將軍萬萬不可追曹軍,「追必敗」。

張繡不聽勸阻,結果,丟盔卸甲灰溜溜地回來了。

張繡帶著悔青了的腸子回來,正要緩口氣、消消氣,賈詡卻說將軍趕快再追,「戰必勝」。

張繡很信任賈詡,收拾殘兵敗將再追,結果大勝而歸,把賈詡奉若天人。

處於政治、軍事鬥爭旋渦之中的謀士,不一定身臨戰場,心中卻有活地圖。

賈詡解釋說:「第一次曹操有備撤退,咱去是給別人送分去了。

曹操已經打敗你了,思想也就放鬆了,所以第二次你再追就成功了。

讓僱主看到你價值的最好辦法,是幫僱主的對手打敗他。

《軍火之王》有句話很好,如果自己賣的武器沒有打擊自己的國家,那麼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國際軍火商。

賈詡一直在各個僱主中選擇,張繡除了頭腦簡單信任自己是優點外,其他在大小諸侯淘汰賽中並不占優。

不過賈詡不僅自己跳,還拉著張繡一起跳。

當時,有曹操、袁紹兩個大集團,相比較袁紹家大業大。

依照一般人的邏輯,張繡與曹操結下如此深仇,不投靠袁紹還能投靠誰呢?賈詡卻斷然選擇了曹操。

一方面,賈詡幾次幫助張繡擊潰了曹操,讓實用主義的曹操看到了招攬價值。

另一方面,賈詡的理由是,曹操連仇家都能招攬,天下的賢能自然會趨之若鶩。

「我敢斷言將軍去了曹操那裡,他定會好生招待,許以高官厚祿,咱這是幫他打廣告呢!將軍不要猶豫,放心去投靠吧!」

事實上選擇公司,選不是那麼紅、但未來發展潛力雄厚的公司,不但「邊際效益」較大,自己也能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

果然,張繡歸順曹操後,曹操十分寬容,「讓我們兩家揮別過去,迎接新的相逢。

曹操還專門設宴接待,在酒宴空隙從帳內走了出來,拍著賈詡的肩膀說:「多虧先生暗助,能讓天下人都知道我曹操是個守信義的人,這份功勞我先記下了。

格局決定成敗,大氣成就英雄。

賈詡看得出曹操的格局在平定天下,決不斤斤計較,大舍大得,是和自己一樣在歷史棋盤上下棋的人,而張繡不過是個小卒子而已。

賈詡不僅料事如神,更可以說他是料人如神。

賈詡有點像是帶個核彈的職業經理人,他的智商就是那個大殺器。

對任何僱主,既是利用的對象,又是被猜忌的危險人物。

別人在賈詡這些軍師面前,總感覺自己是透明的,沒有隱私可言,不忌憚不行啊!據說,勾踐滅吳後,專門把大參謀文種給滅了,理由是「你給我出七計滅吳,我只用了三條就成了,剩下四條還在你那。

這樣吧,你帶著這幾條去地下幫寡人的先王滅吳國的先王吧!」

所以,賈先生到曹營後,官做得越大,越是低調,除了上朝商議國事之外,基本上是閉門謝客,各種名目的party會所一概不去,連為子女締結婚姻也不攀附豪門大族。

若干年後,他再一次面臨艱難的選擇,曹操的接班人問題來了。

一天,曹操問賈詡:我打算立嗣,你看立哪個兒子合適呢?

賈詡沉默好久好久,閉口不答。

曹操有點不高興,說:「問你話呢,你到是吱一聲啊?」

賈詡,「吱」。

曹操手握劍柄,鬍鬚亂顫中……

賈詡忙說,「對不起啊,我正在想袁紹父子、劉表父子的事呢」。

結果,曹操大笑。

這段對話,被演講與口才列入必讀課目。

注意劃重點了,其中玄機在於分寸拿捏,摻和曹家事搞不好,就會像撩撥毒蛇的腦袋,沒什麼好下場。

而賈詡借用袁紹和劉表的故事,暗示曹操廢長立幼而導致滅族的慘痛教訓,我啥都沒說。

具體怎麼辦,曹操你自己看吧!

這場兒子爭位子的鬥爭,曹植這個七步作詩的才子鋒芒太露,而上蹦下跳的楊修則忘了「疏不間親」的古訓,結果丟了卿卿性命。

建安二十二年,曹丕被立為世子。

後來,曹丕稱帝,一登基就讓賈詡當上太尉。

隨著年輪增長,愈是身經百戰,愈是遊刃有餘,愈是大徹大悟。

最終,賈太尉以77歲高齡善終,著實不容易。

做到了老子的說,「功遂,身退,天之道」。

謀士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在歷史上以不同身份演繹他們的精彩。

像楊修那種有聰明的太多,如賈詡有智慧的太少,畢竟沒兩下子,誰敢玩這樣的政治遊戲。

一個人會神機妙算已相當不易,關鍵還要懂得如何恰當地運用、展示這種智慧。

壹權謀君觀賈詡一生,發現他遊走跳槽於各方勢力,但無意於成為擁兵自重的一方諸侯,他的身份永遠在幕後、永遠側身在江湖。

他不在乎誰的江山,對哪個勢力都沒有真正的感情,冷眼看天下滄桑興衰;他又把施展才華當成一種樂趣,一言可以危邦、片語可以興國;別人想作那棋盤上橫行的車、居中的帥,他則好隨時可以入棋發發力,時而抽身出棋盤,還把自己身後事安排得妥妥噹噹。

從我們開始掰著指頭做算術題開始,就開始了謀算,但真正什麼是會算?我想,不過是短視算得失,長遠算人性,通透算命運,您的高見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毒士賈詡

有人將中國的四大名著,簡單的概括為講的全是男人的故事的《水滸傳》;講的全是女人的故事的《紅樓夢》;講的全都不是人的故事的《西遊記》;講的全都是人物的《三國演義》。當然,這裡面都有些調侃的韻味,...

三國中最能明哲保身的謀士,沒有之一

這個人就是賈詡,他聰明絕頂,知人性,察人心,趨利避害,明哲保身,三國謀士無出其右者,史稱「亂武」。 讓我們看看他怎麼明哲保身的:賈詡早年被察孝廉為郎,因病辭官,向西返回家鄉到達汧地,路上遇見叛亂...

羽扇輕搖算無遺策!三國毒士賈詡

格言:一個成功的謀士,工於謀國只是入門,精於謀身才算合格專業:「縱橫之術」,國際政治專業戰績:一生算無遺策、幾無失手。決策者聽之則勝,不聽則敗壹權謀君給這位大師的戰力評級是「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