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關帝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北京歷史上的關帝廟,不可勝數。
據《北京寺廟歷史資料》記載,1928年北平的關帝廟達267座之多,此數字僅限於有住持的關帝廟,無專人看管的關帝廟不知還有多少座。
可以說,村村都有關帝廟,有的村還不止一座。
眾所周知,在道教神祗中,有先天之神與後天之神之分。
關帝就屬於後天之神。
然而,古代類似關羽的忠臣能將不下數百位,因何關羽獨享其榮?這和歷代統治者對關羽的加封不無關係。
關羽以忠貞、守義、勇猛和武藝高強著稱於世,歷代統治者都需要這樣的人物來維護自己的統治,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將能象關羽那樣盡忠於君王,獻身於社稷。
因此,歷代統治者都給關羽追封加爵。
宋徽宗趙佶於祟寧元年(1102),追封關羽為「忠惠公」,使關羽由「侯」進升為「公」。
事隔一年,又於崇寧三年進封關羽為「崇寧真君」;大觀二年(1108)再封關羽為「昭烈武安王」;宣和五年(1123)又封羽為「義勇武安王」。
南宋第一個皇帝趙構,於建炎二年(1128)加封關羽為「壯繆義勇武安王」;其子趙昚於淳熙十四年(1187)加封羽為「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文宗圖帖睦爾於天曆元年(1328)封關羽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明神宗於萬曆四十二年(1614)十月,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
清順治元年(1644),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乾隆之後,歷嘉慶、道光二朝,關羽的封號陸續加成「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羽贊宣德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多達24字,比之歷代表彰尤著。
佛教也看好關羽,將其列為護法神,在伽藍殿中供奉。
北京香火最盛的關帝廟當屬正陽門(俗稱前門)關帝廟。
該廟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清兩代皇帝,每逢到天壇或先農壇祭祀,返駕回宮時必赴關帝廟進香。
據清《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關帝廟「殿祀精嚴,朱楹黃覆,綺檻金龕,中奉聖祖御書,額曰『忠義』。
西廡下有明董文敏焦太史所撰碑記,傳為二絕。
」廟內有清康熙御筆和明代書法家董其昌的墨寶,不愧為二絕。
位於地安門西大街的白馬關帝廟,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名漢壽亭侯廟。
據說因明英宗夢見關公乘白馬,才改稱白馬關帝廟。
明成化十三年(1447年)重修,清雍正五年(1727年)再次重修。
該廟坐北朝南,有山門、鐘鼓樓、前殿及後殿。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加封關帝為「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門、殿易黃瓦。
民國年間逐漸衰敗。
位於海淀區的立馬關帝廟是座太監養老的廟宇,因廟內塑有一匹健壯的棗紅馬而得名。
該廟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光緒年間重修。
據廟內碑文記載:「京之西長春橋藍靛廠,舊有明嘉靖年間取建關帝廟,歷年久遠,漸就傾頹,若置而不修,無以安神靈而昭福佑,善人君子所不忍也。
茲李樂元、劉誠印等貳拾捌人等,共發宏願,葺而新之。
」
碑文中的「李樂元」即李連英,原名李英泰,字靈傑,道號樂元。
入宮後慈禧賜名李連英,往往被誤寫為「李蓮英」。
碑文中的「劉誠印」,原名劉多生,法名劉誠印,又名劉明印,道號素雲道人,又號符合子。
了解更多關公文化,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