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諸葛亮《誡子書》淺談儒家修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

從文中可以看作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

全文通過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深切,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誡子書》短短數十言,卻非常精準的講到了一個人如何立身處世,如何精修德行,內聖外王。


誡子書

——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一、明志

從《誡子書》中不難看出,諸葛亮告誡自己的兒子首先注重立志,立志也是儒家修行過重中非常強調的一個重點。

儒家的修行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如何把自己從一個小人變成一個君子,小人在古代的稱謂並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一個中性詞,泛指普通平民百姓。

而君子就是指有道德、有學識、有涵養的人。

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從小就立志「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明代心學創始人王陽明從小就立志成為聖賢之人,包括歷代有所成就者都有遠大的志向。

這和佛法講的發心、發願有異曲同工之妙。

同樣是行住坐臥,我們每個人的發心不同最後呈現的功德果報也是不同的。

我們現代人在理解古人思想容易犯的一個毛病就是「以果盜因」,就是當我們過分的去強調立志的時候我們不知不覺的已經將聖賢思想包裝我們自己的慾望了。

《誡子書》講到:「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就是說儒家講的立志,這個志向的由來是通過「靜」、「儉」,以及「淡泊」等方式達到的一個明志的狀態。

就是立志並不是為了立志而立志,而是通過不斷地斷除自己的習氣,以及讓自己的內心保持寧靜,經常反省自己淡泊自己的慾望,積累自己的道德自然而然顯發出來的志向。

二、成學

《誡子書》中談到的第二點就是才學,我們要立身處世一定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沉澱自己的能力,當今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學習已經是變得一件極其簡單的事情了,然而正因為如此人們學習的恭敬心卻大幅降低。

那麼諸葛亮告訴他的兒子如何才是學習?如何才能成學呢?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學習必須是在一個心靜的狀態,只有在心靜的狀態下才可以被稱作為「學」,如果滿心浮躁的學習,學到的也只是知識沒有智慧,更加不用說學以成才了。

所以我們學而有成的兩個重點,一個是「靜」,一個是「志」。

「靜」,是為了淡泊自己的慾望,學問之道無他,但求放心而已,學習的目的是讓自己越來越靜,越來越通達,越來越明理。

可是現在的人卻是越學越迷茫,越學越抑鬱。

而「志」實際上告訴我們學習應該是一門深入,古人說:「一門深入,觸類旁通。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學有所成,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更應該時刻反省自己是不是有所偏離。

三、防非

談完「立志」,也談完學習的要點和方法,最後就是勸誡自己的孩子,「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如果我們漫不經心,或者心浮氣躁我們的治學和修行就是起不到它應有的作用。

我們修行治學的目的是讓我們的心越來越專一,讓我們的性越來越平和,如果為了學習而學習,或者為了自己的慾望而學習那就是本末倒置離道遠矣。

那當我們不及時懸崖勒馬就像最後兩句話說的「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最後會一事無成,抱憾而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的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