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剛救了北漢,楊業就勸皇帝襲擊盟友,楊老令公狡詐還是愛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楊業是北宋初的名將。

著名的楊家將中的楊老令公就是他。

先來說說名字。

中國古人的名字總讓人搞不清楚,有楊繼業、楊業、劉繼業、楊重貴、楊無敵,好幾個名字。

他的原名是叫楊重貴,後來改成楊業。

在效力於北漢朝廷後,得到皇室賜姓劉,改名為劉繼業。

本來應該是叫劉業的,當時北漢的國君的孫子叫劉繼元,國君想通過賜名的方式,將楊業收為兒子的養子,將來輔佐自己的兒子。

所以也按照他們家族的排行,給楊業名字定為劉繼業。

五代時期,通過收養義子來增強實力的現象很普遍,大名鼎鼎的後周世宗柴榮就是後周開國皇帝郭威的養子。

可見,養子也並非都是虛情假意,感情的深淺還是得看相互的投入吧。

後來北漢投降宋朝,趙光義讓楊業恢復了本名就叫楊業,楊業在西北戰功非常卓著,名頭響亮,得到了外號:楊無敵。

至於楊繼業這個名字,更多來源於演義、戲曲。

我昨天寫過的《宋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光義軍事能力對比,宋初6次北伐全面分析》裡面詳細描述了宋朝進攻北漢的4次戰爭,楊業在這些戰爭中表現非常搶眼,是北漢的名將級別人物。

包括楊業人生的最後一戰,楊業也是英雄了得。


北漢位於宋朝的北面,契丹(即遼國)和宋朝的中間,一直與遼聯合,抵抗宋朝。

北方的遼、西夏、金以及後來的蒙古(元)都處於優勢地位,宋朝苦不堪言,甚至喪權辱國。

所以,大凡中國人對於金、遼這些異族是持相當反感的態度的。

尤其是金國在靖康之難後將徽欽二宗擄去,命他們和宋朝大臣脫光衣服披上羊皮給金國宗廟祭拜以及將宋朝宗室女子都充入官妓的侮辱性行為,讓中國人痛恨。

大體來說金國是讓人最厭惡的,做出這樣喪盡天良的事情。

而遼國也被恨屋及烏的討厭。

所以,北漢和遼國的聯合,在現在看來,是不是很有疑問?

北漢的前身叫做後漢,後漢是五代十國中的五代之一,郭威滅後漢建立了後周,後漢的宗親們在北面與後周對抗,國號仍然採用漢。

當時北漢的實力是不如後周的,所以奉遼國皇帝為「叔」,借遼國以抵擋後周。

趙匡胤代周之後,北漢仍然與遼聯合對付宋。

這就是北漢、遼、宋之間的糾葛淵源。

最先使用向契丹人借兵這個方法的人是後晉開國君主石敬瑭,他做了兩件讓中國人痛恨的事情,一件是認契丹皇帝為爹,一件是把燕雲十六州作為籌碼獻給契丹作為借兵的條件,後世痛罵此人為「兒皇帝」。

站在當時歷史的立場上看,石敬瑭也好,北漢也好,只不過是借遼以抵禦其他國家的進攻,這是簡單的政治外交,目的是保存自己的國家,應該來說,也算無可厚非。

畢竟當時,沒有人認為我劉繼元和你趙匡胤就是一家人,遼國人就不是個東西。

但後世的漢人對於石敬瑭的不恥,更主要在於他身為皇帝卻認爹這種毫無道德底線的行為,以及他獻出的燕雲十六州害得兩宋飽受苦難。

不過,在當時,沒有人認為北漢聯合遼是有問題的。

宋太祖趙匡胤北伐北漢一共3次,都是靠遼國的精銳馳援才得以保全國家。

劉繼元覺得聯合遼沒問題,楊業卻對於遼是保持反對態度的,在宋太祖第二次北伐北漢撤兵之後,楊業向皇帝劉繼元獻計:契丹人貪圖利益、不講信義,將來一定會來攻打我們,現在這些兵馬在城外沒有防備,我們可以襲擊他們,獲得幾萬匹戰馬,盡得河東之地。

楊業的這個建議是站在夷夏之防的立場上看的,現在有些人認為這是現代化的愛國思想和維護統一,恐怕是主觀臆斷。

楊業是愛國的,這個是毫無疑問的。

後來劉繼元已經投降宋朝,楊業還要奮力苦戰。

趙光義讓劉繼元來招降楊業,楊業痛哭,面北跪拜(北漢在北),然後才去見趙光義。

這種痛哭想必是男人最柔軟的一面,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國家。

楊業愛國是一定的,但他愛的是北漢,是劉家對他的知遇之恩。

無論是宋朝也好,遼國也好,統統都是他的敵人。

我們後人沒有必要強行將大歷史的愛國主義強加於他身上,沒有人能超越時代。

楊業不怕宋,連遼也不放在眼裡。

但從當時北漢的國力來說,如果和遼國開戰,宋遼兩國都成為大敵,北漢會加速滅亡。

楊業的赳赳武夫的建議沒有劉繼元採納。

劉繼元的決策對於保存北漢本國是正確的。

二人的看法都無關愛國、賣國,只不過是利益衡量後的選擇。

前秦的王猛救援前燕就是想行「先救後取」之計,先幫燕國打跑東晉,然後趁機打下燕國。

春秋時期鄭莊公也行過假道伐虢之計。

大體軍事鬥爭沒什麼「狡詐」與「愛國」之分,兵行詭道、成王敗寇而已。

讀歷史,思人生,歡迎關注,我是:劉弘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遼戰爭簡介

宋遼戰爭,一般是指自979年宋朝北伐以來,終於1004年宋遼訂立澶淵之盟的一系列宋遼間以燕雲地區領地爭端為主的長期戰爭。最終宋遼雙方約為兄弟之國,結束了25年宋遼戰爭。百年後金朝建立,宋徽宗與金...

宋朝滅北漢為何如此難?

----其實宋朝也很有趣(9)劉旻死後,其次子劉鈞即位,史稱孝和帝。他向遼國告哀,奉遼帝為父皇帝,被冊封為帝,自稱兒皇帝。公元957年改年號為「天會」,建立宗廟。劉鈞繼位後,馬上乞求遼國借兵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