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遼戰爭簡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宋遼戰爭,一般是指自979年宋朝北伐以來,終於1004年宋遼訂立澶淵之盟的一系列宋遼間以燕雲地區領地爭端為主的長期戰爭。

最終宋遼雙方約為兄弟之國,結束了25年宋遼戰爭。

百年後金朝建立,宋徽宗與金太祖訂立海上之盟,於1122年派童貫、种師道、劉延慶率軍聯合金朝攻打遼國南京,未能成功。

遼卻乘真宗新理國事,屢屢興兵攻宋。

咸平二年(999年),遼聖宗率軍攻保州(今河北保定)、威虜軍不克,轉兵進襲寧邊軍(今河北蠡縣)、祁州、趙州(今河北趙縣)等地,游騎遠襲至邢州(治龍岡,今河北邢台)、焰州(治廣年,今河北永年東南)。

咸平三年正月,敗宋軍於瀛州西南,遂自德州、棣州(今山東惠民南)渡河,掠淄州(今山東淄博淄川)、齊州(治歷城,今山東濟南)而歸。

咸平四年冬,遼軍攻長城口,被宋軍擊敗,喪師2萬人。

咸平五年,攻靜戎軍(今河北徐水)及保州,獲勝而返。

咸平六年,攻望都,俘宋副都部署王繼忠,殲其所部。

宋遼戰爭,一般是指自979年宋朝北伐以來,終於1004年宋遼訂立澶淵之盟的一系列宋遼間以燕雲地區領地爭端為主的長期戰爭。

五代後唐清泰末,遼(契丹)帝耶律德光扶植石敬瑭攻滅後唐稱後晉皇帝後,從石晉王朝攫取了幽雲十六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地區)之地並以此為基地,不斷襲掠中原。

後周建國初,遼又扶植北漢政權割據河東(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晉源鎮),作為附庸以屏蔽燕雲。

後周顯德七年(遼應歷十年,960年),殿前都點檢趙匡胤代周稱帝,建北宋後,遼繼續支持北漢與宋抗衡。

時南方尚存有吳越、南唐、荊南、南漢、後蜀等獨立割據政權。

為實現統一,趙匡胤在實施先南後北進軍方略過程中,曾尋機分兵攻取北漢,試圖剷除遼附庸,以便收復燕雲,但每次進攻均遭遼援軍阻撓而未果。

乾德二年(964年),宋攻北漢遼州(治遼山,今山西左權),遼遣耶律撻烈率軍6萬往援,是宋遼之間首次大規模作戰。

開寶元年(968年)至二年,宋再次攻北漢,兵圍太原,遼又出兵援北漢,被宋軍擊退。

直至開寶末年,不僅未能滅北漢,反使宋遼間衝突迭起,矛盾日深。

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後,南方統一大局已定,遂於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親率大軍攻北漢。

先敗遼援軍,繼破太原滅亡北漢,為進取燕雲創造了條件。

自此,開始了長達25年余的宋遼戰爭。

人活著都是有追求的,皇帝也不例外。

北宋王朝自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國,到1127年靖康之變滅亡,歷經九位皇帝,長達167年的統治。

有宋一代甚至宋朝之前的皇帝們的願望就是收復北方的燕雲十六州,完成統一。

但遺憾的是沒有一個人能真正完成這個理想,燕雲十六州成了北宋王朝一塊揭不開的傷疤。

燕雲十六州也叫幽雲十六州,指的是包括幽、薊、瀛、莫、涿、檀、順、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等州。

地形上大體屬於華北平原與內蒙古高原交界地帶,是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的交界地帶。

地理位置十分顯要,前朝曾經在這一代依靠險峻的地形,修築長城,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入侵,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石敬瑭獻土稱兒皇帝;柴榮出師未捷身先死

燕雲十六州歷屬中原王朝的統治,直到一個人的出現。

石敬瑭,後唐皇帝李嗣源的駙馬,擔任河東任節度使,鎮守太原地區。

李嗣源死後,養子李從珂即位。

李從珂試圖削弱石敬瑭的力量,改封他為天平軍節度使,調往其它地方鎮守。

感到危機的石敬瑭決定先下手為強,於936年5月起兵造反,不久後唐朝廷調遣大軍包圍了太原。

形勢萬分危急之下,石敬瑭派遣桑維翰向契丹求援:「請稱臣,以父事契丹,約事捷之後,割盧龍一道及雁門關以北諸州與契丹」

同年9月,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率軍入塞,大破後唐軍。

11月耶律德光冊封石敬瑭為皇帝,石敬瑭則拜比自己小十一歲的耶律德光為「父皇」。

之後石敬瑭藉助契丹之力消滅後唐,在938年按約定將燕雲十六州獻出,自此燕雲十六州併入契丹。

後晉滅亡後,中原經過後漢短暫的統治,進入後周時期。

後周世宗柴榮的統治下,先後攻取了南唐十七個州、後蜀四個州,國力強盛。

柴榮遂於959年3月率領數萬大軍御駕親征,水陸並進。

不到兩個月,不費一兵一卒,就輕鬆收復了瀛、莫兩州十七縣,以及益津關、瓦橋關、淤口關三處要害。

當年5月柴榮與諸將商議準備揮師北上徹底收復幽州,不料遭到諸將的反對。

當天夜裡柴榮突染重病,下令班師回朝。

值得一提的是班師之後,趙匡胤被越級提拔為殿前司都點檢,為此後陳橋兵變提供了條件。

6月「出師未捷身先死」,柴榮病死於開封,時年三十九歲。

太祖太宗文武並用;真宗仁宗幣帛換和平

960年趙匡胤稱帝,建立大宋,。

在趙普「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建議下,首先對南方的割據政權下手,但也沒有忘記恢復燕雲十六州。

趙匡胤在內府庫專置「封樁庫」,將每年財政的盈餘存入裡面,打算積攢到三五十萬(貫)的時候,用金錢贖回失地;如果契丹不答應,就用這些錢散,招募勇士,再進行攻取。

遺憾的是趙匡胤沒有等到那天,就先故去了。

繼承皇位的趙光義在完成初步的全國統一後,於979年親自統帥大軍北上,圍攻太原,北漢皇帝劉繼元出降。

之後又不顧眾臣的阻攔,率領疲憊之師進攻幽州。

起初進展順利,擊敗遼軍,涿州、薊州守將先後投降。

宋軍兵臨幽州城下,架雲梯四面攻城。

攻城戰從六月到七月曆時一個月,宋軍始終無法攻破。

此時遼國名將耶律休哥率援軍趕到,與宋軍在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門附近)展開激戰,師老兵疲的宋軍很快就被打的潰不成軍。

宋太宗腿部中箭,乘驢車逃走,耶律休哥也受傷了,但駕著輕車率軍一直追至涿州。

宋太宗趙光義並不甘心失敗,積蓄力量。

在得知遼國皇帝病死,蕭太后聽政後,以為機會來了。

於986年3月集中二十萬大軍,兵分四路試圖再度收復燕雲地區。

起初各路宋軍連戰皆捷,其中潘美、楊業的西路軍先後收復了朔州、應州、雲州、寰州,田重進一路收復了蔚州,東路軍曹彬攻克涿州。

其實遼軍是在誘敵深入,果然曹彬東路軍的十萬人中計。

糧草供應被斷絕的宋軍在岐溝關、拒馬河一代與遼軍激戰,結果宋軍慘敗,數萬人戰死,積屍成山,河水為之不流。

宋太宗忙令其他幾路撤退,結果西路軍副帥楊業被俘,絕食致箭傷發作而死。

此後遼國不斷派遣軍隊南下騷擾,經歷兩次慘敗的宋太宗對遼國採取了戰略防守,在宋遼邊境集結重兵防守,還向守將們頒布「陣圖」。

在「陣圖」的指揮下,宋軍敗多勝少。

此後宋遼雙方進入了對峙的階段,997年宋太宗也由於當年的箭傷發作而死。

1004年的秋天,蕭太后與遼聖宗耶律隆緒率領十幾萬騎兵大舉南下,兵臨開封的門戶澶州城下。

在宰相寇準的主張下,宋太宗的兒子、此時的皇帝宋真宗趙恆御駕親征來到澶州。

此時雙方勢均力敵,難分勝負,於是最終達成了澶淵之盟:雙方約為兄弟之邦;宋向遼每年獻絹二十萬匹、銀十萬兩。

此後雙方結束了二十多年的戰爭,進入到了和平階段。

不過其間有個小插曲,1042年宋朝與西北的西夏展開戰爭。

遼國趁火打劫,要求宋朝歸還瓦橋關南十縣地。

宋朝派富弼與遼國談判,最終達成協議,領土保持現狀,在澶淵之盟規定贈遼歲幣基礎中,再增歲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

宋遼依然保持著和平,但宋朝皇帝始終放不下燕雲十六州之地。

宋神宗曾下詔書,有能恢復燕雲十六州的,封以王爵。

就這樣宋遼雙方都進入了末期。

1115年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隨後屢敗遼兵。

此時宋朝的皇帝宋徽宗認為遼有亡國之勢,決定聯金攻遼,乘機收復燕雲。

於是派遣使者渡海連金。

經過雙方幾次的商談,與1120年達成海上之盟:金軍攻取遼的中京,宋軍攻取遼的南京、西京;滅遼後,宋將原來輸給遼的歲幣轉輸給金,金則答應將燕雲還於宋。

1122年在鎮壓完江南方臘起義後,童貫率領十萬大軍向北進發。

6月童貫命大將种師道率東路軍攻白溝,辛興宗帥西路軍攻范村。

結果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宋軍大敗而歸,被遼軍追至宋朝的雄州城下。

宋徽宗得知後連忙下令班師。

同年7月在得知遼國皇帝耶律淳病死後,朝廷再次下令出兵,任命劉延慶為都統制(總指揮)。

這次剛出兵,遼將郭藥師就率領8千人馬和涿、易二州來降。

宋徽宗志在必得,還沒取得徹底的勝利,就先為各個州府改了名字,任命了各州府的長官。

這次大軍採取了偷襲的戰略。

劉延慶率軍與與遼軍主力正面對峙,夜晚派遣郭藥師等人偷襲燕京(幽州)。

郭藥師殺入城後,眼看就要得手,但負責接應的劉延慶之子劉光世始終沒有出現。

浴血奮戰後,郭藥師軍死傷過半,只得撤退。

而劉延慶也被遼軍嚇住,在盧溝河燒營趁夜而逃,眾軍潰敗,輜重糧草全部丟棄,而遼軍追殺了幾十里。

童貫主持的兩次伐燕均告失敗,金軍也摸清了宋朝軍事實力。

在宋朝的請求下,金軍出動,遼軍得知後,棄城而逃。

在收復燕雲的戰爭中,宋軍沒有發揮任何作用,所以金國拒絕履約,在雙方幾回合的談判中,達成了以下協議:金國只將燕京六州二十四縣交割給宋朝;宋朝每年除了向金朝移交原來給遼朝的五十萬歲幣,還須補交一百萬貫作為燕京的代稅錢。

1123年宋金交接領土,金軍臨走前,將富民、金帛、子女捆載而去。

童貫接收的只是殘破不堪、基近空城的燕京和薊、景、檀、順、涿、易六州,而且當時山後地區的幾個州都在金軍手中,燕雲十六州並未完全恢復。

儘管如此,宋徽宗還是醉了。

履行祖先的諾言,封宦官童貫為廣陽郡王,對其他人員加官進爵。

命人撰寫《復燕雲碑》來歌功頌德,似乎太祖、太宗未竟的偉業,在他手中實現了。

酒喝的再多也會醒的。

1125年金軍南侵,宋將郭藥師投降,剛剛收復兩年的燕京(當時為燕山)地區再度陷落。

1127年金軍攻克開封,擄走徽欽二帝,北宋滅亡。

趙構在江南建立南宋,定都臨安,送宋王朝距離燕雲越來越遠。

當年宋太祖趙匡胤在隨柴榮北征燕雲之時,被提拔為禁軍統帥,最終藉此開創北宋,而宋徽宗趙佶妄圖恢復燕雲,背棄澶淵之盟,引狼入室,最終北宋覆滅。

所謂成也燕雲,敗也燕雲!

澶州之戰經過:發生於公元1004年,即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聖宗統和二十二年的澶州之戰,是遼宋兩國之間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也是遼宋關係從長期對抗走向和平相處的轉折點。

此戰雙方參戰軍隊多達數十萬,結果以訂立「澶淵之盟」而結束,從純軍事角度上看是打成了平手。

而在政治角度上,仍然可說是一次成功的戰役。

遼軍方面,主帥是遼聖宗和蕭太后,蕭撻凜和蕭觀音奴為先鋒。

宋軍方面,除去在上面提到的將領之外,還有李繼隆、孫全照等人,宋軍在北部邊境防禦遼軍的所有部隊幾乎都參與了此次戰役。

景德元年八月,先以游騎深入祁(治蒲陰,今河北安國)、深(治靜安,今河北深縣南)二州境,探察宋軍防禦部署。

繼而,聖宗耶律隆緒偕其母承天太后蕭綽親至南京(即幽州,今北京)謀劃。

宋察覺遼企圖後,命河北、河東諸路部署,各謹邊備。

閏九月十二日,遼軍會集固安(今屬河北)。

十五日,南京統軍使蕭撻凜率先鋒軍南進,分兵攻威虜軍(治今河北徐水西北)、順安軍(今河北高陽東)、北平寨(今河北完縣東北)、保州(今河北保定),皆被宋軍擊敗。

旋與聖宗、蕭太后軍會合,攻定州,被宋鎮、定、高陽關三路都部署王超率軍阻於唐河。

蕭太后初戰受挫,遂移師陽城淀(今河北望都東南)休整,並試圖利用宋降將王繼忠致書宋帝媾和。

遼軍的大舉進攻,引起宋廷上下恐慌,參知政事王欽若、簽書樞密院事陳堯叟等勸說真宗暫避金陵(今南京)或成都。

宰相寇準據理相爭,力請真宗親征禦敵。

真宗納寇準議,遣將加強邢(治龍岡,今河北邢台)、洺(治廣年,今河北永年東南)、冀、貝(今河北冀縣、清河西)兩路的防禦。

十月初,蕭撻凜南下祁、深;蕭太后率主力圍攻瀛州(今河北河間),遭宋知州李延渥頑強抗擊,10餘日未克,反喪師3萬餘眾。

後撤圍南下,會蕭撻凜攻冀、貝、天雄軍。

宋遂將防禦重點南移,分定州兵一部赴澶州,並命各路增援天雄軍。

十一月初,遼軍自瀛州南趨天雄軍,沿途遭宋軍抗擊;同時,宋以李繼隆、石保吉分任駕前東。

西兩面排陣使,加強澶州及黃河沿岸的防禦指揮。

二十日,真宗離京師赴澶州督戰。

時遼軍進抵天雄軍,攻城不克,轉破德清軍(今河南清奉西北)。

繼逼近澶州,襲取通利軍(今河南濬縣東北)。

二十二日,蕭撻凜在澶州察看地形時,中宋軍伏弩身死,軍中為之氣沮。

二十六日,宋真宗抵澶州,軍心大振。

遼軍雖攻占宋一些地方,

但傷亡慘重,又失大將蕭撻凜,戰況急轉直下,處境不利,亟願罷戰言和,遂加速和談步伐,並利用宋廷怯戰弱點,脅迫宋歸還後周從遼手中收復的關南(今河北雄縣南瓦橋關、霸縣益津關、淤口等三關以南)l0縣地。

宋廷雖拒割地,但又恐遼乘黃河封凍過河,危及東京,乃答應歲輸銀10萬兩、絹20萬匹,達成撤軍協議。

十二月初七,互換誓書,史稱「澶淵之盟」。

戰爭過程

1、戰前謀議

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五月,北漢劉繼元已降,宋太宗還師至鎮州即轉兵北上,欲以新勝之師收復幽薊。

但是破太原尚未賞三軍,諸軍兵將多不願行,只是無人敢說。

只有殿前都虞侯崔翰贊成乘勝北征,「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

乘此破竹之勢,取之甚易」。

趙光義聽此言遂了他的意,很高興,當即下令樞密使曹彬調發各地屯兵。

當時宋軍諸將,大多數比趙光義冷靜得多,他們以大軍雲集,糧儲不及為請。

趙光義卻兵來將擋,下詔發京東、河北諸州軍儲,限期轉運至鎮州北面行營以備供應。

當時扈從六軍,有沒有按時到達指定地點集結的,趙光義大怒,要按軍法處置,被臣下諫阻。

而當時的遼對燕地的防守其實早有部署。

三月,韓侼、耶律善布、耶律沙等救援北漢時,已命北院大王耶律奚底(又譯「希達」)、乙室(伊實)王撒合(薩哈)等,率兵戍守燕地,說明其早已考慮到宋軍可能的進攻了。

遼在幽州經常屯駐的漢兵,有神武、控鶴、羽林、驍武等軍,共約一萬八千餘騎;又有其所屬將帥契丹、九女、奚、南北皮室當值舍利一千九百五十。

若契丹大舉南侵,則一般調集東京(遼陽府)、中京(大定府)諸路兵,兵力可達二十餘萬。

2、圍攻幽州

六月十三日,宋太宗趙光義自鎮州出發,十九日次金台屯,募民百人為嚮導,二十日至東易州(時宋遼各置一易州,西屬宋,東屬遼)之西,過拒馬河入遼境。

遼易州刺史劉宇,涿州判官劉厚德相繼獻易州、涿州投降宋軍。

宋軍推進很快。

六月二十三日,趙光義大軍至幽州城南,駐蹕寶光寺。

當時遼南京(宋稱幽州,遼為南京析津府所在)守將為權知南京留守事韓德讓以及權知南京馬步軍都指揮使耶律學古。

另有遼北院大王耶律奚底與統軍使蕭討古等軍在城北屯紮。

宋軍先鋒東西班指揮使傅潛、孔守正巡哨城北,在沙河遇到遼軍,馬上以先至的兵馬與之交戰,後軍不久到達,而後諸軍齊集,大敗奚底、討古及乙室王撒合軍,斬獲甚眾,生擒五百餘人。

遼南院大王耶律斜軫(又譯「色珍」)屯兵得勝口(今河北昌平天壽山西北),看宋軍銳氣正盛,不敢與之直接衝突,便趁著耶律奚底新敗,在得勝口用青幟偽作收容潰軍之狀以誘敵。

趙光義得到探馬報告,便有輕敵之心,麾軍繼續攻擊,宋軍將士乘勝追擊,斬首千餘級。

而斜軫抓住機會突然襲擊宋軍後方,宋軍敗退,與斜軫軍對峙於清沙河(在今北京城北二十里)北。

遼南京城內守軍得此聲援,固守之志更加堅定。

六月二十五日,宋軍看出耶律斜軫兵力不足,只是據險而守,僅能聲援幽州之敵,便只留一部兵力與之對峙,而用大軍圍攻幽州城。

定國節度使宋偓與尚食使侯昭願,領兵萬餘攻城東南面;河陽節度使崔彥進與內供奉官江守鈞,率兵萬餘攻西北面;彰信節度使劉遇率軍攻東北面;定武節度使孟玄喆攻西南面。

並以潘美知幽州行府事。

耶律斜軫部將渤海帥達蘭罕率部降宋,趙光義以其為渤海都指揮使。

自此,城外宋軍對守城遼軍多方招降,使城中人懷二心,後又有其鐵林都指揮使李扎盧存等率所部出降。

原在城外的遼御盞郎君耶律學古入城增守,與韓德讓等共謀守御,安定反側,守軍才安下心來守城。

六月二十六日,趙光義由城南寶光寺至城北,親督眾將進兵,攻擊清沙河遼軍,大戰一日,殺敵甚眾,獲馬三百餘匹,遼軍稍卻,仍然憑藉險要堅守。

三十日趙光義又督軍攻城,宋軍三百人乘夜登城,被耶律學古力戰所擒,後又發現並堵塞了宋軍挖的隧道,修守備待援兵。

而當時,遼南京被圍,遠近震動,遼順州守將劉廷素、薊州守將劉守恩相繼率部降宋。

景德元年(1004年)秋,蕭太后與聖宗大舉攻宋。

閏九月,遼軍會集固安,攻順安軍(今河北高陽東)、威虜軍、北平寨(今河北完縣東北)、保州,均末克。

後轉攻定州,被阻於唐河。

遂移師東向瀛州,並利用降將王繼忠致書宋真宗,試探議和。

十月,遼集兵攻瀛州,十餘日不克,傷亡慘重,十一月,轉兵攻天雄軍(今河北大名東北)不克,南下破德清軍(今河南清奉西北),威逼澶州(今河南濮陽),襲取通利軍(今河南濬縣東北)。

大將蕭撻凜在澶州察看戰地時,中宋軍伏弩身亡。

遼失主將,士氣大挫,軍心厭戰,且恐宋屯鎮、定二州重兵襲擊側後,亟謀妥協。

宋以澶州為決戰戰場,集中兵力與遼軍相持。

真宗臨陣督戰,以振軍心。

但唯恐遼軍突破澶州,危及東京(今河南開封),遂以向遼納幣帛為條件,締結和約,史稱「澶淵之盟」。

宋遼戰爭遂告結束。

結語

最終宋遼雙方約為兄弟之國,結束了25年宋遼戰爭。

百年後金朝建立,宋徽宗與金太祖訂立海上之盟,於1122年派童貫、种師道、劉延慶率軍聯合金朝攻打遼國南京,未能成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宋遼戰爭真正的英雄並非楊家將

宋遼戰爭的起因是宋遼戰爭曠日持久,北宋兩次北伐都沒有成功收復燕雲幽州地區,雙方久攻不下,而持續的戰爭已讓雙方國內民怨沸騰,國庫空虛,兩國終於於公元1004年,訂立盟約,互為兄弟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