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被俘群臣束手無策,一位伙夫隻身赴敵國迎回趙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遠在小河對岸
秦末,陳勝吳廣於大澤鄉揭竿而起,數月之間連下數城,等到陳(戰國時,楚舊都之一)時,起義軍已經擁有戰車六、七百乘,騎兵千餘,步卒數萬。
攻克陳之後,陳勝稱王,國號為張楚。
陳勝在張耳、陳餘的勸說之下,任命武臣為將、邵騷為護軍,張耳、陳餘為左右校尉,給予士卒三千人,向北經略趙地。
武臣等人抵達趙地之後,得到當地豪傑的擁護,得數萬兵,連下趙地十餘城。
其後,武臣又採納蒯通的計策,而對秦朝官吏進行招降,不戰而得三十餘城。
至此,武臣有了自立的本錢,便在張耳、陳餘的勸說之下,自立為趙王。
而以陳餘為大將軍,張耳為右丞相,邵騷為左丞相。
陳勝聽聞武臣自立為王大怒,欲盡誅武臣等人家屬、再發兵攻趙。
而相國房君勸諫道:「秦朝還未攻滅就誅殺武臣等家屬,是又樹一敵也。
不如派人向其道賀,催促其派兵相助攻秦」。
於是,陳勝採納了房君的建議,善待武臣等人的家屬,並封張耳之子張敖為成都君,派使向武臣道賀並催促武臣出兵相助攻秦。
而張耳、陳餘對武臣說道:陳王封大王為王,不是出於其本意,如果相助陳王消滅了秦朝。
那麼,陳王轉過頭就會進攻趙國。
不如趁機北攻取燕、代之地,南取河內之地以擴充實力。
趙國南據黃河,北有燕、代的話,即便陳王滅了秦朝,也不敢輕易攻趙。
武臣認為張耳、陳餘的話很在理,便派韓廣經略燕地,李良經略常山,張黶經略上黨。
其中,韓廣至燕地之後,得到燕地勢力的相助,很快就盡復燕國舊地。
於是,也效武臣之舊事,自立為燕王。
武臣大怒,與張耳、陳餘引兵至燕趙邊界,欲攻滅韓廣。
不曾想武臣大意,僅率少量親隨而欲窺探燕軍虛實,卻被燕軍擒獲。
燕國要求趙國割讓一半的領土,才肯歸還趙王武臣。
而趙國若割讓一半的領土給燕國,將很難自立。
故而,張耳、陳餘先後派出十餘批使臣前往燕國商議,卻都被燕國殺死。
而正當趙國群臣束手無策之時,突然聽報,趙王平安回來了。
原來是趙軍之中,有一位伙夫,對同伴說:要是我去遊說燕人的話,定然能讓燕人放回大王。
結果,其同伴們卻嘲笑道:先後有十幾批使臣,都被燕人殺死了,你能有啥本事迎回大王,凈說大話。
伙夫聽了,臉上有些掛不住。
於是,親赴燕營,求見燕將。
燕將見之,伙夫問燕將道:您知道我為何而來?燕將道:為迎回趙王而來。
伙夫又問:您認為張耳、陳餘兩人怎樣?燕將道:賢人也。
伙夫問:您知道這兩人目前的打算嗎?燕將道:想迎回他們的大王耳。
伙夫大笑道:您不知道這兩人的打算,武臣、張耳、陳餘等三人以三千士卒而攻下趙國數十城,皆欲南面而王,難道只滿足當卿相嗎?君主與人臣豈可同日而語?只不過形勢初定,不敢參分趙地而王,故先立武臣為王,以安撫趙地民心。
如今趙地已安定,此二人亦欲分趙地而王,而未遇到良機。
他們名義上希望您歸還趙王,實則上卻希望您殺死趙王,他們倆就可以平分趙國。
他們一人就可以攻滅燕國,況且有兩位賢王相互扶持,責燕國殺害趙王之罪,而滅掉燕國更是易事。
燕將深以為然,便讓伙夫駕車載趙王歸趙。
參考文獻:《史記》等;
為什麼陳勝攪亂天下之後,卻孤立無援而死?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最早在民間點火的人是陳勝,之後華夏大地處處是火光,亂成一團。很多人都知道陳勝點火的過程,可他點著火之後,天下是怎麼亂起來的呢?今天我來給大家大概的講一講。
趙王武臣和燕王韓廣是什麼樣的人,他們兩者的性格有何不同
陳勝自立為王后,聽從了魏國大梁人張耳、陳余的遊說,以和自己 友善的陳人武臣為將軍,校尉是張耳和陳余,進略屬趙國的地方。武臣到了邯鄲,又聽信了張耳、陳余的勸說,自立做了趙王, 陳余做大將軍,張耳、...
《資治通鑑》第八卷.5
陳王以吳叔為假王,監諸將以西擊滎陽。陳勝任命吳廣為代理楚王,督率眾將領向西攻擊滎陽。張耳、陳餘復說陳王,請奇兵北略趙地。於是陳王以故所善陳人武臣為將軍,邵騷為護軍,以張耳、陳餘為左、右校尉,予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