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蜀漢後期,出不了有名的將才,這是為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末年的三國歷史,是人們最喜歡的歷史時段之一。

這段時期,出現了很多人喜歡的武將、例如趙雲、呂布、張遼、關羽等等,就連三國時期的馬都被人們說熟悉,例如的盧、赤兔、絕影等等,從這可以看出人民對三國的厚愛。

但在歷史上的蜀國後期,並沒有出現什麼大將,只有姜維勉強在支撐蜀國的隊伍,以至於後世笑稱「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雖然沒有多大建樹,但一直兢兢業業的廖化無辜躺槍,但這也間接說明蜀漢的人才隊伍逐漸凋零,已經沒有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這是為什麼呢?

在蜀國的歷史上,其實也出過不少將才、例如五虎將關羽、張飛、黃忠、趙雲、馬超,再往下也有王平、馬忠、鄧芝,但到了後期除了被諸葛亮一直雪藏的姜維,剩下能提的有誰?諸葛瞻,在綿竹戰死;閻宇,跑去救援成都結果把自己都丟了;張翼,阿斗投降後,被迫投降了鍾會。

面對著老將因年齡問題先後去世,蜀漢並沒有新鮮血液的誕生,最後導致蜀國都被打到城下了,滿朝文武都在思念五虎,完全沒有了主義,有一部分人都是提出了主張,直接投降。

有人把蜀漢人才凋零的原因歸咎於諸葛亮,諸葛亮一直北伐,沒有修生養息,但實則非也,蜀國五虎哪個不是從戰場中殺出來的,其實主要原因在於以下幾點。

1.沒有一個好的人才選拔制度

中國古代有一個通病,就是貴族壟斷官員的選舉。

蜀漢前期跟隨著劉備創業的那些大臣武將,去世之後,他們的子女繼承了他們的官位,能力夠不夠尚不說,但是領兵經驗明顯不足,關羽、馬超、黃忠等三國中每一個能喊出名的武將,哪一個不是從戰場中走出來的。

當然這些官二代可能經過前人的特殊照顧,學了不少帶兵打仗的經驗,但這僅局限於紙上談兵。

父輩在的時候輪不到他們帶兵,父輩一去世,倒是輪到他們了,但面對惡戰明顯能力不足就體現出來了。

2.人口數量減少

首先,不管從地理位置,還是從諸葛亮持續北伐的政策上看,蜀國的人口都很難有效增長。

蜀國位於山區,人口肯定比不上曹操的中原地帶。

諸葛亮六出祁山,男丁都被抽調去打仗了,人口根本上不去,出現人才的機率當然就低了。

3.對蜀國本地貴族的不信任

跟隨著劉備的荊州派系與當地的益州本土派系的矛盾。

作為外來這,益州派系劉備政權沒有認同感,劉備和諸葛亮都沒有解決這一致命問題,以至於後來還出現了彭恙謀反等此類事件。

作為蜀國的兩大力量,並沒有融合在一起,有人也不會盡力。

4.關羽北伐和劉備伐吳導致蜀國人才早逝

兩次戰役分別是襄樊戰役和夷陵之戰,這對蜀國的武將損失過於嚴重,關羽關平等能獨當一面的大臣損失成為了蜀國致命的原因,劉備盲目地開動了夷陵之戰,馮習(戰死)、張南(戰死)、傅肜(戰死)、程畿(戰死)、馬良(戰死)等一大批優秀人才都損失了,實際上蜀國的大部分將才就這樣被損耗光了,而後續的並沒有培養起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武力值排名,誰能獨霸第一

三國武將排座位,歷來是三國迷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這個確實比較難排,讓人三國時代人才濟濟,猛將如雲呢。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黃八魏九姜維。這是認可度比較高的一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