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鳳雛也難以改變劉備命運,其原因個個致命,劉備非天子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東漢末年,三大梟雄之一。

他本是一個織席販履的沒落貴族。

後來結識關羽張飛趙雲等名將,又在諸葛亮的配合下從一個經常打敗仗到入蜀登基當皇帝。

在整個過程中,劉備的短暫成功是富有奇蹟的。

剛開始的時候沒有任何軍隊,到後來成為三國時期的三足鼎立之一的諸侯國。

然而在最終的結局當中,劉備的蜀國還是被魏國消滅,自己的雄心壯志還是沒有獲得成功。

這不得不讓人思考一下原因。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當時,有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安天下」,意思就是說諸葛亮和龐統,得到一個人便可得到天下。

劉備在自己最不如意的時候,就是因為聽了水鏡先生的這句話,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

在中期,龐統也加入了劉備集團,然而儘管臥龍鳳雛都加入了劉備,但是留別依然沒有得到天下,為何?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一、志大才疏

劉備在初期只不過是一個沒落的貴族,在街上織席販履,倘若沒有黃巾之亂,恐怕他會當一輩子的小販,更加不會碰到關羽和張飛。

劉備始終打著恢復漢室的旗號,可是他一輩子都沒有學習帶兵之道,更不用說打仗,就算會一些功夫,但是依然無法和關羽張飛相提並論。

所以說,劉備志向遠大,但是才疏學淺。

倘若在三國初期,沒有漢室皇叔這層身份,恐怕誰也不會買它的帳,更不會把它看在眼裡。

所以說劉備毫無能力,空有遠大志向,沒有真正才學。

文不能興邦,武不能治國,這是他失敗的重要原因。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二、為人虛偽

在老版三國當中,劉備見到張飛和關羽在街上打架,自己有些功夫,所以上前勸架。

劉備發現二人武功高強。

此時心想:「此二人武功高強,倘若能夠結識他們,以後定能為我所用」。

在老版三國當中有這一情景的體現。

從這裡看來,劉備在和關羽張飛交朋友時,其真正的目的便是為了拉攏二人,好以後為自己所用。

並不是真正的想和二人交朋友。

所以在小編看來,劉備是虛偽的。

同時此人喜歡依靠眼淚奪取天下,收買人心,劉備非常清楚如何對付文人和武將。

尤其是在三顧茅廬和收復黃忠時。

一個人再會偽裝,也會在適當的時候暴露出來。

在劉備當上漢中王,甚至在後來漢帝被廢,自己登基當上皇帝,他漸漸的不在將諸葛亮等老臣放在眼裡。

同時狂妄自大,虛偽無知的一面暴露無遺。

最後因為一意孤行,導致火燒連營。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愛好虛名

在看三國的時候,小編從一個喜歡劉備的時期慢慢的喜歡上了曹操。

曹操在裡面一直以一個反面的角色。

被人們稱為漢賊。

一提到曹操,就將他與狡詐,無恥,兇狠,詭計等詞聯繫起來。

但是,小編認為,只有曹操才是整個三國當中最讓人喜歡的奸雄。

劉備虛偽,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一直偽裝成一個德高望重,大義凜然的形象。

所以這種虛名也漸漸的成為了劉備的累贅。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荊州舊主死去之前,本來劉備是有機會得到荊襄九郡的,但是,劉備為了虛名,儘管在諸葛亮的一再請求下,還是放棄了荊襄九郡。

導致最後,荊襄九郡以「借」的方式得到。

但是「借」遲早是要還的,長期借用自然會引起東吳的不滿,所以才會發生後來的劉備與東吳的戰爭,周瑜也在整個戰爭鏈中悲憤去世。

這就降低了東吳與蜀國的聯盟力量。

也在間接當中導致了後來呂蒙偷襲荊州,造成關羽戰敗被俘虜的厄運。

小編認為,當初如果劉備不在乎虛名,接受荊州,就不會出現後來的狀況,也許歷史就會被改寫。

相反曹操,從不因為虛名而遏制自己。

也不會因為別人的評價而喪失最終的目標。

因為,歷史是勝者的玩物,只要最後一統天下,誰又還會在意這些議論呢?顯然,劉備並不知道這些。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四、意氣用事

劉備後期似乎忘記了自己的終極目標,那就是奪取天下。

然而,在關羽,張飛慘死之後,劉備居然忘記自己的戰略目標。

悍然舉兵攻擊東吳,可是自己又不懂兵法,還不聽諸葛亮等人勸告。

結果導致兵敗垂成。

幹大事者太意氣用事也是他失敗的重要原因。

圖片來源於網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文有鳳雛武有關張趙馬黃 為何不能一統天下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在亂世爭霸之中,湧現無數傑出的梟雄人物,其中典型的代表有袁紹、公孫瓚、曹操、孫策、劉備、劉表、孫權等等,但是笑到最後的卻是曹操、孫權、劉備,成功的三分天下。三位梟雄之所以能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