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盟主袁紹官職不高,誰最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漢末三國時代,黃巾起義,天下大亂,董卓作亂,嗜殺成性,十八路諸侯一起討伐董卓,實際上,沒有那麼多,在這十幾路諸侯中,袁紹被推舉為盟主,實際上,在當時,袁紹的官職並不是最高的,那麼,官職最高的是誰呢?

這十幾路諸侯都有誰呢?有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和曹操。

先看一下史書的記載, 《三國志 武帝紀》:卓遂殺太后及弘農王。

太祖至陳留,散家財,合義兵,將以誅卓。

冬十二月,始起兵於己吾,是歲中平六年也。

初平元年春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同時俱起兵,眾各數萬,推紹為盟主。

太祖行奮武將軍。

董卓進入洛陽,控制了朝政,殺掉了太后,廢掉了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然後又殺掉了劉辯,立劉辯的弟弟陳留王劉協為皇帝,就是後來的漢獻帝。

曹操到了陳留,拿出家財,招募人馬,準備討伐董卓。

初平元年,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同時起兵,集合了數萬兵馬,共同推舉袁紹為盟主,討伐董卓,曹操擔任奮武將軍。

太守,是中國戰國至秦朝時期郡守的尊稱,漢景帝更名為太守,為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

刺史,又稱刺使,職官。

漢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職,命丞相另派人員出刺各地,不常置。

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檢核問事之意。

刺史巡行郡縣,分全國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後通稱刺史。

州牧就是刺史,是一樣的官職。

王莽稱帝時期刺史改稱州牧,職權進一步擴大,由監察官變為地方軍事行政長官。

漢代封為王爵者,設有王國的一套職官,重要的職官有傅及相。

傅、輔佐國王個人的行動;相,管王國內的民事。

其職權相當於郡之太守,均由朝廷任命。

東漢的將軍是中央政府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

大將軍位在三公上,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在三公下。

前、後、左、右將軍,位在九卿下。

這裡面,袁紹雖然是盟主,但是,官職卻並不是最高的,袁紹只是渤海太守,太守,官職在州牧和刺史之下,所以這裡面,官職最大的,應該是後將軍袁術。

曹操的奮武將軍,是一個雜號將軍,而後將軍是名符其實的正牌將軍。

因此,最大的是後將軍,然後是州牧、刺史、太守。

袁紹為了讓自己更有震懾力和說服力,自封為車騎將軍,以達到位高顯赫的目的。

《三國志 袁紹傳》記載:紹自號車騎將軍,主盟。

當然,袁紹當盟主,是因為他家四世三公,地位顯赫,加上實力最強,因此,才成為盟主。

袁術雖然是袁紹弟弟,是正妻所生,但是,袁術的實力不如庶出的袁紹強大,未能成為盟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三英戰呂布,孫堅表示很委屈

「三英戰呂布」是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一個精彩的故事情節,出現在第五回中,該片段以劉備、關羽、張飛兄弟三人與猛將呂布的殊死戰鬥為描述對象,描繪了一場酣暢淋漓的沙場血拚。羅貫中《三國演義》記...

聊侃三國——十八路諸侯結局如何?(上)

先看《三國演義》第五回:操發檄文去後,各鎮諸侯皆起兵相應: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

酸棗會盟的盟主並不是袁紹而是另一個人

《三國演義》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寫道曹操到陳留郡招募義兵,向各州郡發出矯詔,號召大家起兵反對董卓。渤海太守袁紹收到檄文,前來與曹操會合。總共有十七鎮響應。

十八路諸侯討董,為何沒有稱霸荊州的劉表?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初平元年春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濟北相鮑信、山陽太守袁遺、同時俱起兵,眾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