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之諸葛亮四出邙山功敗垂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且說諸葛亮四出祁山,大勝曹真。
司馬懿收拾殘部,駐紮渭水。
曹真氣的一病不起,在大營中養病。
魏軍又回到防守的姿態,扼守渭水險要之地。
根據之前的經驗,諸葛亮面對這種情況,怕是又要無功而返。
而就在這個時候,諸葛亮探聽到了重要的情報:曹真又病了。
那就好辦了,這次不信魏軍不出戰。
曹真算是曹氏宗族的後起之秀,小說中說他是曹操的族子,跟曹休並稱當時俊傑。
在魏文帝曹丕時代,曹真逐漸受到重用,風頭壓過曹休。
後來曹休被周魴忽悠,損兵折將,被活活氣死,曹氏宗族中最有實力的就剩下曹真。
平心而論,曹真是個公忠體國的良臣。
為國家舉薦人才,不嫉妒同僚,華歆帶領朝臣萬眾一心整司馬懿的時候,還是曹真仗義執言。
後來曹真病重,親自將大將軍印送到司馬懿手中。
魏國人提起曹真,普遍都是挑起大拇哥,得說曹大司馬這人令人敬佩。
曹大司馬的軍旅生涯本來還算順暢,不料想蜀道長,西風嘯,蜀漢來了個諸葛亮。
這回麻煩了,曹真怎麼著都玩不過諸葛亮。
本來這事不丟人,輸給諸葛亮算丟人嗎?根本不算,因為誰也玩不過諸葛亮。
曹真倒霉就倒霉在跟司馬懿的這場打賭中,丟人丟大發了。
以前魏國上至皇帝下至士卒都以曹真為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作為託孤大臣,曹真就是魏國的精神領袖。
可這次打賭過後,精神領袖沒有精氣神了。
曹真不再是魏國柱石,現在魏國上下普遍仰仗司馬懿。
曹真只能默默的在營中養病。
跟諸葛亮判斷的一樣,曹真這次病得不輕,因為他眼下不具備回洛陽的身體條件,只好先在營中調養,身體恢復一下才能回京。
就在這時候,諸葛亮的信件送到了曹真手中。
這封信是整部《三國演義》中,文采最好的一封信。
從文學的角度講,這封信上承漢賦之華麗,下啟魏晉駢文之工整,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大家感受一下:
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致書於大司馬曹子丹之前:
竊謂夫為將者,日就月將,能去能就,能柔能剛;能進能退,能弱能強。
不動如山嶽,難測如陰陽;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浩渺如四海,眩耀如三光。
預知天文之旱澇,先識地理之平康。
察陣勢之期會,揣敵人之短長。
嗟爾無學後輩,上逆穹蒼;助篡國之反賊,稱帝號於洛陽;走殘兵於斜谷,遭霖雨於陳倉。
水陸睏乏,人馬猖狂。
拋盈郊野之戈甲,撇棄滿道之刀槍。
都督心崩而膽裂,將軍鼠竄而狼忙!無顏見關中之父老,何面歸相府之廟堂!史官秉筆而記錄,百姓眾口而傳揚:仲達聞陣而惕惕,子丹望風而遑遑!吾軍兵強而馬壯,大將虎奮以龍驤;掃秦川為平壤,盪魏國作丘荒!天書既下,速來歸降!
咱們看這篇文章,感受的是辭藻的華麗,如虹的氣勢,巧妙地比喻,以及充斥全文的盪氣迴腸。
但是曹子丹同志看了這封信,只能總結出四個字:氣煞我也。
這封信句句話都往曹真傷口上撒孜然。
這封信今天能送到曹真手上,明天就有可能貼在洛陽城門口。
就曹真而言,這封信陰損至極,但是他能說這封信哪句話不對?確實是「(曹真)走殘兵於斜谷,遭霖雨於陳倉。
。
水陸睏乏,人馬猖狂。
拋盈郊野之戈甲,撇棄滿道之刀槍。
」而曹真自己也確實是「都督心崩而膽裂,將軍鼠竄而狼忙!無顏見關中之父老,何面歸相府之廟堂!」
這篇文章這麼上口,很快就能有小孩會背誦成童謠。
曹真不敢想下去,一口氣沒上來,當晚死於軍中。
曹真這也算是為國捐軀,犧牲在了工作崗位上。
當我們讚嘆諸葛亮殺人於無形的時候,往往容易忽略一個問題。
諸葛亮真的是為了氣死曹真才寫這封信嗎?不是的。
曹真死不死,完全對諸葛亮構不成威脅。
而且曹真的存在多少還能影響司馬懿的發揮,其實諸葛亮沒必要非得逼死曹真。
諸葛亮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逼魏明帝。
逼魏明帝就是為了逼司馬懿出兵決戰。
而諸葛亮的不世之功,就在這封信上。
曹真的死訊傳到洛陽,魏明帝勃然大怒。
堂堂的託孤大臣,魏明帝的皇叔,居然被諸葛亮活活氣死。
司馬懿不許堅守,出兵去滅了諸葛亮報仇。
司馬懿不敢怠慢,奉旨給諸葛亮下戰書,諸葛亮批覆:來日決戰。
之前我就說過,咱們中國人打仗,戰書這個東西不像歐洲那麼神聖。
我答應你明天上午九點決戰,很有可能頭一天夜裡就行動了。
咱們不像歐洲人,不下戰書就開戰的將軍極有可能被本國的法律處罰。
比如鴉片戰爭中英國的第一任總督懿律,就是沒能把戰書送到中方將領手中,被中途罷免。
諸葛亮批覆了來日決戰,也就意味著絕對不可能來日決戰。
司馬懿奉命出戰,天真的認為諸葛亮會按江湖規矩辦事,可惜事情跟他想的不大一樣。
轉過天來,司馬懿和諸葛亮都準點準時到了約定地點決鬥。
既然要決鬥,那麼斗什麼呢?諸葛亮大度的任司馬懿挑選,斗陣、斗兵、斗將都可以。
司馬懿依靠平生所學,要和諸葛亮斗陣。
只見司馬懿發出指令,魏軍擺出一陣,讓諸葛亮有獎競猜。
諸葛亮眼皮都不翻一下,說混元一氣陣。
司馬懿一看認識,就讓諸葛亮擺個陣。
諸葛亮擺了個最基礎的陣型,就是當初連曹仁都會的八卦陣。
一般來說八卦分內外,外八卦為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內八卦為休、生、傷、杜、景、死、驚、開。
內八卦也叫八門,是《三國演義》中常用陣法,司馬懿一看就認識,覺得這是小兒科。
諸葛亮說你既然認識就來打啊。
結果司馬懿看到的只是表象,真正派人攻打的時候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一代名將張遼、樂進的兒子張虎、樂綝慘遭活捉,被扒了裝備侮辱一番放回。
司馬懿剛想發作,背後關興、姜維分兩路殺來。
司馬懿服了,看來諸葛亮真的不按江湖規矩辦事。
魏軍被諸葛亮三路兵馬夾擊,大敗虧輸。
司馬懿失了渭水,堅守不出。
諸葛亮一破渭水防線,就意味著一腳踏進了關中。
長安就在眼前,司馬懿無力阻止諸葛亮進兵。
看上去諸葛亮的不世之功即將完成。
這時候,出了個小件事。
壓運糧草的苟安延誤了十天軍糧。
按照諸葛亮的軍法,延誤三日發配,延誤五日斬首。
這都耽誤十天了,都夠斬兩回了。
但是參軍楊儀認為,苟安怎麼說也是李嚴的人。
眼下李嚴被排除出朝廷的權力核心,對諸葛亮完全夠不成威脅。
怎麼說李嚴也是先帝欽點的託孤大臣,多少給個面子。
鑒於此,諸葛亮沒殺苟安,打了八十軍棍放回。
就這八十軍棍,也就是象徵性的拍幾下,根本沒有真打。
但是苟安認為這是奇恥大辱,必須報復。
所以苟安連夜騎馬投奔了司馬懿。
注意,打完軍棍還能騎馬,說明沒怎麼打。
司馬懿讓苟安去成都散布流言,說諸葛亮有廢主自立的想法。
苟安馬上又折回成都找宦官黑諸葛亮。
後主劉禪上朝,下令召回諸葛亮。
成都誰說了算呢?是蔣琬。
劉禪越過蔣琬召回諸葛亮肯定沒戲,於是劉禪告訴蔣琬,他找諸葛亮有機密大事。
蔣琬一琢磨,皇上說有機密大事,還跟丞相有關,這事不是自己能管得了的。
劉禪隨即下詔,讓諸葛亮班師回朝。
聖旨下到前線,諸葛亮蒙圈了。
回還是不回?肯定得回啊。
按說朝中有事蔣琬能夠處理。
如今蔣琬、費禕等人hold不住,看來不回去不行了。
就算這一次不回去,肯定還會有下次,下下次。
後方已亂,諸葛亮不得不回去。
司馬懿讓苟安散布謠言這招,跟諸葛亮讓人去鄴城城門粘貼司馬懿造反的大字報如出一轍。
雖然看上去比較弱智,但是都獲得了不錯效果。
還是那句話,諸葛亮造反這事,有沒有證據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寧願信其有。
從劉禪的角度講,他的訴求就是能在蜀地稱王,安安穩穩的過一輩子就不錯了。
什麼攻克二京,什麼統一大業,都太虛無縹緲,自己要的就是眼下的生活。
也就是說北伐時諸葛亮一廂情願的事情,劉禪並不想北伐。
北伐活動對於皇帝劉禪來說是非常危險的,諸葛亮真立了不世之功,就算他不造反,他的部下來出黃袍加身也夠要命的。
所以劉禪就借這個由頭召回了諸葛亮,北伐個毛啊,老老實實呆著多好。
劉禪不擔心諸葛亮生氣嗎?不擔心,到時候把責任往太監身上一推,有事找太監,還是跟自己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誰讓咱是出了名的傻呢。
就這樣,諸葛亮憤怒的進行回師成都。
臨走的時候,為了避免司馬懿追擊,諸葛亮反用孫臏的增兵減灶之法,減兵增灶。
給司馬懿增兵的假象,然後從容的退兵,回到了成都。
回到成都的諸葛亮召集朝臣跟皇帝三頭對案,為啥召回北伐之師?劉禪說了,想你了總可以吧。
諸葛亮迫切的希望知道,召回北伐之師,是皇帝的本心還是朝臣的鼓動。
皇上先把太監給出賣了,說是太監教的。
諸葛亮大怒,斬了進讒言之人,剩下的太監全部逐出皇宮。
接著諸葛亮問蔣琬、費禕倆廢物,怎麼就沒阻止皇帝下旨?這哥倆也很鬱悶,誰知道皇帝找你啥事?諸葛亮安頓了朝政內政,再次回到漢中,準備北伐。
老北伐,別說皇帝了,底下士兵也受不了。
古代一提起暴君的暴政,首當其衝的就是兵役徭役繁重。
諸葛亮執政期間兵役徭役也都夠繁重的。
連年征戰不說,光給這幫丘八爺準備衣甲、刀槍、大炮、攻城車的徭役就很繁重。
不過這些比起運糧的徭役,又差了很多。
老這麼幹,動輒二三十萬大軍北伐,民力逐漸疲軟,快到極限了。
為了不讓軍心浮動,諸葛亮決定每次出兵只帶十萬人,一百天以後再來十萬人跟前期出征的十萬人換崗,始終保持有十萬人是休息狀態,也讓後勤輜重部隊的負擔減輕了一半。
準備停當之後,諸葛亮就要開啟第五次北伐,而他的對手,只剩下司馬懿一人,在下節中,我們來看一下,有個大忠臣是怎樣用生命盡忠的。
街亭之戰大敗諸葛亮的究竟是誰?
現在不少的人,特別是年輕人,由於只看過少許有關三國時代的書,所以對三國時代很多人物都不甚了解。有的人甚至把一部《三國演義》當成「聖經」來膜拜。將書中許許多多虛構的成份當成是歷史。故而模糊了歷史的...
亂侃三國之諸葛亮和司馬懿誰厲害
導語: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會感慨司馬懿真乃是諸葛亮的天地!即生亮何生懿?可是諸葛亮和司馬懿誰厲害些呢?讀完三國志你才發現!論智慧,司馬懿不如諸葛亮;論志向,諸葛亮不如司馬懿。論軍事能力,諸葛亮...
諸葛亮能否打贏司馬懿
東漢末年到三國是個人才輩出時代,出現了像曹操、劉備、孫權這樣雄才偉略的霸主,以及呂布、關羽、張飛、趙雲、許褚等猛將。除此之外還有用手指都數不過來的謀士,這其中的謀士又以蜀國的諸葛亮和魏國的司馬...
諸葛亮北伐的經過:諸葛亮五次北伐的過程
第一次北伐①子午谷之計228年春天,蜀軍準備好北伐。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計,據魏略記載:魏延建議由其率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