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為何非要從入關的1644年算起享國268年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先來說說清朝中的「朝」字意思。

稱」朝」不同於朝代意思,一般情況之下只有成為了天下共主或者說是統一了中國才敢稱朝,可以說是成為全國性政權以後當時就有的觀念,以示自己的統一正統之名。

稱朝與稱朝前是不一樣的,是不能把稱朝前與稱朝後的時間一起算的。

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

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建元崇德。

1644年滿清入關,開始成為全國性政權。

其實認真來說1644年只是清朝成為全國性政權的開始,之後滿清與大順、大西、南明三個政權開始混戰,尤其是與南明展開了多年拉鋸戰。

期間李定國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成為自萬曆年間努爾哈赤起兵以來明庭對清的最輝煌戰績。

鄭成功三次北伐一度兵臨南京城下。

清廷甚至想劃江而治或者退回關外,直到1659年南明最後一帝永曆帝逃往緬甸,清廷才算是大局初定。

1683年,台灣明鄭被攻陷,清廷消滅所有對手,成為唯一的政權,也就是正統所在了。

所以1644年的入關標誌著一方割據勢力成為全國性政權,成為朝的開始。

而滿清在努爾哈赤與皇太極兩代人在關外徘徊之時,不論是後金還是大清。

最多是地方割據政權,是沒有資格稱朝的,同時期的明朝才是正統所在。

再舉兩個例子。

一、秦朝與秦國

眾所周知第一個大一統王朝是秦朝,由秦始皇建立,共歷二世共十四年。

而秦始皇之前秦國已經存在幾百年了,乃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四大強國之一,歷經了三十幾代君主。

但人們說起秦朝都是從秦始皇開始的,而不會再往前說起。

因為秦始皇一統六國,使之秦國成為大一統政權,所以稱之為秦朝。

如果說起秦朝只能從秦始皇開始。

如果說起秦國甚至可以追溯到周孝王時期的秦非子。

二、宋朝與西夏

宋朝處於宋遼金大三國分裂時代,自元朝定正統名分共修三國史以後,宋遼金三國在那個特殊時代都可以稱之為宋朝、遼朝、金朝。

但肯定沒人會說西夏是夏朝的,一是達不到稱朝的最低條件。

二是元朝沒有將其定為正統。

再說說稱朝條件的變化。

稱朝標準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在魏晉南北朝之前文章開頭交代的稱朝標準是通用的。

魏晉南北朝長時間分裂亂世後,稱朝標準準確來說變得低了。

於是就有了北朝與南朝之分,這之後沒有統一天下都可以稱朝了。

雖然魏晉南北朝以後稱朝標準降低。

但並非是泛濫,還是需要一定條件的。

不統一中國可以稱朝不代表一些弱小的割據政權會不自量力的稱朝,而且就算稱朝了也不會被正史所承認的。

比如說宋朝時期的割據政權西夏就達不到稱朝條件的。

最後說說清朝的三段時期。

一段、努爾哈赤時代乃是清之草創。

1616年,努爾哈赤在東北建立割據政權,以金為國號,史稱後金。

一般稱之為後金大汗。

像努爾哈赤的天命年號本來只是尊稱,是為天命皇帝都不屬於年號,只是後來隨著滿清入關漢化的深化,這個尊稱就成為年號罷了。

甚至努爾哈赤時代都不知有諡號之存在。

所以一般稱之為大汗而非皇帝。

在兒子皇太極時代,明叛將許世昌上奏以後,始知諡號。

努爾哈赤也開始有了諡號,並改死去的努爾哈赤先汗稱呼為先皇。

二段、皇太極時代清之完善奠基

皇太極於1636年改國號為大清,建元崇德乃是第一個年號,他的第一個天聰年號也是如同努爾哈赤天命年號一般只是最初尊稱為天聰皇帝,後來相沿才成為年號的。

皇太極也並沒有自稱為清朝,彼時的大清國還是比較弱小的一方割據政權,並不是南北朝還有宋遼金時期那種南北分裂半斤八兩的對峙狀況,所以並沒有稱朝的條件。

三段、順治帝福臨之入關大業

1643年皇太極死後,經過一番權力之爭,幼子福臨繼位,多爾袞成為攝政王。

1644年明庭內亂。

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以身殉國。

多爾袞趁機打著報明庭君父之仇的旗號入關。

清廷成為全國性政權,福臨再次在北京舉行登基大典,並且死後廟號為世祖。

這時期的滿清才有資格稱之為清朝。

由此可見,清之草創時代努爾哈赤的1616年,還有完善時代皇太極的1636年都不能也沒有條件稱之為清朝的開始時間的。

當然如果說後金可以說是1616年。

如果說大清國可以說是1636年。

稱不稱朝也是個技術活兒,涉及到自身實力還有同時期的正統之分。

歷史,並沒有這麼簡單,枯燥背後是比小說還要精彩的歷史。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史講義、明史、南明史。

歡迎吐槽、點讚、關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