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劉琦上樓抽梯,劉備不取荊州,是因為沒有機會,也沒有能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今日頭條 王俊傑猛
東漢建安四年(公元一九九年),曹操在官渡巧施計謀,以少勝多,大敗袁紹,使得袁紹的主力幾乎全部被殲。
隨後,曹操逐步統一了中/國的北方,一度依附於袁紹的劉備迫於形勢,只得南下投靠荊州的劉表。
當時,劉表與江東孫權戰事失利,曹操也在打荊州的主意,荊州內部各個集團之間也矛盾重重。
劉表寵愛後妻蔡夫人生的兒子劉琮,而不喜歡前妻生的大兒子劉琦。
在劉琮這一派人的壓抑下,忠厚老實的劉琦很為自己的前途擔心,生怕有一日會命喪蔡氏集團手中,但苦於想不出避禍自保的辦法,心裡十分憂慮。
結果演義中就出現如下一幕:
劉琦以請諸葛亮到他的樓上看古書為由,把諸葛亮請上一座小樓,令人撤去樓梯,再次請求,跪在地上哭著說:「我幾次向您請教自救的好計策,您怕泄露,不肯說,今天在這裡,上不著天,下不沾地,您說的話,只有我一個人聽到,您就放心地談吧。
如果您還不肯談,我只好現在就死在您的面前了。
」
諸葛亮只好說:「公子豈不聞申生、重耳之事乎?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
今黃祖新亡,江夏乏人守御,公子何不上言,乞屯兵守江夏,則可以避禍矣。
」就教他去向劉表請求帶兵鎮守江夏,以此達到避禍的目的。
第二天,劉琦依計而行,果然避過了劉琮集團的迫害。
這一段,基本是史實,三國演義沒有杜撰。
劉備歸附劉表後駐紮於新野。
隨著劉備的聲名日盛,荊州的不少豪傑紛紛前來歸附。
這樣就引起了劉表的注意,所以《三國志先主傳》中記載「表疑其心,陰御之」。
由此可看出,劉表厚待劉備只不過是表面現象,「陰御」劉備才是其真實的心理狀態。
劉表防備劉備採取措施主要有兩點:
一是表示「信任」和「重用」,將劉備調離臨時根據地新野,使其駐紮於博望一帶。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既將劉備調離原來的根據地的同時還能讓劉備為自己守衛邊疆。
不久,劉備於博望打敗曹操名將夏侯惇,劉表進一步感覺到了劉備的威脅。
所以劉表感到這樣讓劉備遠離自己而親臨軍事前線,並不是能制約劉備的好辦法。
於是劉表又使出了自己防禦劉備的第二個措施,就是表示「親熱」,將劉備羈縻於襄樊一帶。
這樣做可以把劉備放到自己的眼皮底下,進而更加方便地監視劉備的一舉一動。
對於劉備而言,這自然不是劉備來荊州所希望的結果。
「重耳在外而安」之策對於重耳更為適用,因為當時晉獻公已亡,實力偏薄弱的重耳倘若回朝勢必會被靠實力說話的政/治鬥爭所淹沒。
但是,這計策相對劉琦而言卻絕非良策。
用這種方法,劉琦固然可以保住性命。
但
此時劉表未亡,朝中支持的立長的大臣還有不少,劉表對劉琦的印象也一貫不錯,《後漢書、劉表傳》載劉表因為長子劉琦和自己長得很像,「甚愛之」,倘若劉琦施以手段多家聯絡這些大臣,向父親表明志向,闡述立長不立幼的道理,相信還會有接班機會。
而按照諸葛亮的計策偏安於外,結果使劉琦失去爭奪繼承權最後的機會。
就像袁紹臨終前,其長子袁譚在外地鎮守,結果就失去了爭奪州牧的機會。
由此來說,諸葛亮的這個計策是很失敗的,我們也可以說孔明雖然在軍事、內政、外交方面是天才,但是殘酷的政/治鬥爭,在剛出山的他面前就顯得頗為高深莫測了。
政/治鬥爭只有多次積累,隨著歲月的增長才能體會其中的真諦,才能了解其中的險惡。
年輕的孔明,顯然還是嫩了點。
當然如果換個角度來看,諸葛亮更可能是早已看清楚這種局勢。
他這樣做的原因更多為了劉備集團的私利而考慮。
諸葛亮預料到劉表死後劉琮必繼承其位,此時劉琦若在朝中則必被軟禁或是性命不保,若在外,屆時劉琦必然不服。
一旦動起干戈,最後能夠漁翁得利的還是居無寸土的劉備一方。
後來的事情發展確實如此。
劉表死後,劉琮即位。
劉琦只得了一個「成武侯」的頭銜,自然劉琦大怒,將印綬「投之於地」,並立即調動軍隊趕赴襄樊,打算趁奔喪之際「作難」。
劉備與諸葛亮的離間之計,在不長的時間內便已經奏效。
只是劉琦「作難」的計劃未及發動,曹操的大軍便已到達新野。
劉琦只能退回江南。
可以想到,如果不是曹操大軍到達的話,劉琦與劉琮很有可能會大戰一場,劉琦的主心骨就是劉備,憑藉劉備的軍事能力,在二兄弟間分得一杯羹想來不是難事。
有人質疑?——劉表的「托國」雖然是花招,但劉表確有其言。
劉備為何不以此言為名趁劉表新亡而直接占領荊州呢?
原因有三:第一,當時荊州的大權掌握在蔡瑁、蒯越等人的手裡,這些人是斷然不會把荊州的大權交給劉備的(不要小看了這些地方勢力,劉備接手徐州的時候就是因為當地豪強陳登的大力支持,不然絲毫沒有機會)。
第二,蒯越等一類人對劉備尚有疑慮,甚至曾經試圖謀害劉備。
第三,荊州的掌權者中有一股非常大的親曹勢力。
這些人寧歸附曹操以求保全自己在荊州的利益,所以堅決不會歸附抗曹之心明顯的劉備。
綜觀以上三點,劉備不敢就勢取荊州而要費力去離間劉琦、劉琮二人的原因也就很明顯了。
後來劉琮舉州降曹,也並沒有像演義中說的那樣被殺,而是做了一個虛職諫議大夫。
劉備前功盡棄,敗走江陵,慘敗當陽,一路喪盡銳氣,落荒而走。
聰明反被聰明誤,諸葛亮一昏招差點葬送劉備集團
《三國演義》里有一個不太扎眼的角色,這個人就是劉琦。劉琦是荊州牧劉表的長子,按理說身為長子加嫡子,劉琦應該是劉表名正言順的接班人才對。可變故還是出在小老婆身上,只因劉表的小兒子劉琮娶了劉表小老婆...
虎父犬子的典範,此人將千里地盤百萬人口拱手送人
建安十二年,曹操消滅了袁尚袁熙,至此,袁氏一門,父子四人全部給割了腦袋,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全被曹操給笑納了。建安十三年正月,曹操回到鄴縣,挖了個人工湖。他不是要旅遊觀光賣門票,現在還沒有這份...
諸葛亮的計策看似幫劉琦,其實是把劉琦當槍使
諸葛亮出山後,給深陷立嗣之爭的劉琦出了一計,讓他鎮守江夏,以免遭到蔡氏的陷害。以上是歷史記載的諸葛亮第一次用計。這條計策從表面流程和實際效果上看,當然純是為劉琦避禍出謀劃策。
在三國演義中此人是個「牆頭草」,可正史里卻是個梟雄
由於三國演義及其影視作品的影響,劉表給人的印象是儒雅卻不識時勢、坐保荊州而無爭雄天下之心,曹操的謀士郭嘉說他是坐談客,張繡的謀士賈詡說他是平世三公才,言外之意就是亂世庸才,諸葛亮甚至認為劉表根本...
「國學系列」《三國演義》劇情系列第十三集——男主登場風雲起
在徐庶和水鏡先生的薦舉下,隨後就是老少皆知的三顧茅廬劇情,不過水鏡先生在舉薦諸葛亮給劉備的時候,有一句話應該讓各位知曉:「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
諸葛亮勸劉琦跑路,是為劉琦著想,還是為劉備謀劃?
本文是【大鵬說《通鑑》之86】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六七月間,荊州城內,一個人愁雲密布。雖然外有強敵逼近,內有父親重病,但他憂慮的不是這些,而是病榻上的父親去世後,能不能坐上荊州牧的位置。這個...
《三國演義》蔡夫人議獻荊州,值得一讀的名著
第四十回 蔡夫人議獻荊州 諸葛亮火燒新野原著:羅貫中 卻說玄德問孔明求拒曹兵之計。孔明曰:「新野小縣,不可久居,近聞劉景升病在危篤,可乘此機會,取彼荊州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玄德曰:「公言...
諸葛亮為何出賣妻舅蔡瑁幫助劉備 曹操殺蔡瑁是怎麼回事
蔡瑁(生卒年不詳),字德珪,襄陽蔡州(今湖北襄陽)人。東漢末年荊州名族,蔡諷之子,仕奉劉表期間,歷任江夏、南郡、章陵等諸郡太守,劉表獲得漢廷封賜鎮南將軍時擔任其軍師。劉表病亡後,擁護劉琮繼位,在...
諸葛亮唯一一次被威脅出謀劃策,卻藉此為劉備日後建下避難所!
諸葛亮,一生多謀、多智,下屬敬佩,主公欣賞,凡事無所不及,他的計策往往都會有奇效,然而這都是諸葛亮主動出的主意, 而他唯一有一次卻是被威脅著出的計策。
諸葛亮火燒新野十萬曹軍?你又被羅貫中騙了,哈哈
公元208年,曹操親自率領大軍,向南進攻荊州,兵力15萬左右。對三國時期頭號軍事家曹操而言,這幾乎也是他三十年戰場生涯中,所率領規模最大的部隊。曹操為何在這時南下?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