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曹叡臨死前,犯了一致命錯誤,導致曹魏江山滅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39年正月初一,洛陽皇宮內一片肅殺,沒有絲毫喜慶之氣,原來36歲的魏明帝曹叡已經走到了人生的終點。

曹叡「沈毅明敏,任心而行」,雖然有口吃的毛病,但心思縝密,所以他的諡號為「明」。

但魏明帝死前,卻犯了一個致命錯誤,導致幾十年後江山易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且看【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一一道來!

魏明帝曹叡死前,太子曹芳只有8歲,一旦自己撒手西歸,國家勢必陷入主少國疑的狀況,因此必須慎重選擇輔政大臣。

238年12月,自知病入膏肓的曹叡下達命令,「以燕王宇為大將軍,使與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等對輔政」。

燕王曹宇是曹操的兒子,按照輩分是曹叡的叔叔,但倆人年紀相仿,年少時「同止,常愛異之」。

曹爽是曹真的兒子,曹肇是曹休的兒子,秦朗是曹操的義子,夏侯獻也是曹操的宗族,因此這個輔政班子是絕對可以信任,如果由他們來輔政,曹魏江山是不會出現什麼問題的。

但問題還是來了,僅僅過了幾天,曹叡突然下令免去曹宇等人的職務,僅保留曹爽一人。

原來在曹叡病重臥床期間,曹叡的寵臣劉放、孫資進了讒言,他們聯合曹爽,趁曹宇不在皇帝身邊的機會,說「藩王不得輔政」,「 曹肇、秦朗等便與才人侍疾者言戲」。

曹叡不辨真偽,聞之大怒,劉放、孫資趁機進言,用曹爽才取代曹宇,然後又推薦司馬懿一同輔政。

人之將死,或許已經喪失了政治上的深謀遠慮,曹叡完全採納了劉放、孫資,「免燕王宇等官,不得停省中」,「以武衛將軍曹爽代之」。

此時司馬懿征討遼東剛剛回來,就被召到宮內,曹叡握著司馬懿的手說道:「吾疾甚,以後事屬君,君其與爽輔少子。

吾得見君,無所恨!」司馬懿哭著答道:「陛下不見先帝屬臣以陛下乎?」雖然曹叡向劉備一樣託孤,但司馬懿畢竟不是諸葛亮,他犯了一個致命錯誤!

當寫到司馬懿進入洛陽時,裴松之評論道:「魏室之亡,禍基於此」。

曹叡一生都在防備著司馬懿,臨死卻犯了這麼一個錯誤。

其實曹叡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對司馬懿非常信任,其實曹叡在位期間,一直提防司馬懿。

曹丕死後,司馬懿雖然成為輔政大臣,但曹叡一直不讓他在中樞參與朝政。

因此在魏明帝在位的幾年見,司馬懿一直在地方上領軍,先是讓他防禦東吳的入侵,後來又把他掉到關中,防禦諸葛亮的北伐。

諸葛亮死後,司馬懿又奉命征討遼東,總而言之,曹叡從未讓司馬懿履行輔政大臣的職責。

在讓曹宇輔政後,曹宇也對司馬懿很防範,甚至不讓他回京城報導。

如果讓曹宇輔政,即使江山易主,但天下還是曹魏的,因為這個輔政班子是以曹姓宗室為主的。

但曹叡臨死前改變了這個決定,犯了一生中最大的錯誤。

膏粱子弟的曹爽根本不是司馬懿的對手,高平陵之變後被趕下台。

司馬懿終於從配角成為歷史的主角,曹魏也將成為歷史。

---------------------------------

品讀千年變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請關注【縱橫五千年】

微信公眾號:縱橫五千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魏明帝曹睿

曹魏烈祖明皇帝曹叡(206年-239年1月22日),曹丕與文昭甄皇后之子,曹操之孫。字元仲,史稱魏明帝,中國三國時期曹魏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26-239年在位。能詩文,與曹操、曹丕並稱魏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