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立遺詔時的變故:改變了司馬懿命運,埋下了滅國禍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掃蕩群雄,統御北方,建立魏國。
之後繼任的魏王曹丕代漢稱帝,是為魏文帝。
曹丕死後,其子曹叡繼位,是為魏明帝。
這三代君王,聖明睿智,統御有方,政權比較穩固。
眾所周知,魏明帝曹叡臨終前立下遺詔,讓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輔政,輔佐年僅八歲的少主曹芳。
此事不假,但其實魏明帝立遺詔時,本來是選了5個大臣一起輔政,並且司馬懿還不在其中。
可是魏明帝立遺詔時,發生了一些變故,這才讓曹爽和司馬懿二人輔政,並因此埋下了滅國禍根。
如果沒有那些變故,就不會有司馬懿誅殺曹爽的政變,司馬懿難以篡權,西晉也難以建立。
那麼,魏明帝立遺詔時,發生了什麼變故?
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曹叡病重,想封燕王曹宇為大將軍,和領軍將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共同輔政,輔佐太子曹芳。
燕王曹宇性格謙恭善良,上書表達心意,堅決推辭,不想當大將軍。
魏明帝曹叡有兩個寵信的心腹,一個是劉放,另一個是孫資。
劉放是漢室宗親,當初勸漁陽王劉松歸附曹操,有大功。
魏文帝和魏明帝時,劉放和太原人孫資得到曹魏重用,在朝中掌管機要,參預國事。
魏明帝曹叡對燕王曹宇拒絕當大將軍的做法感到疑惑,於是召劉放、孫資到床前。
曹叡問道:「燕王那麼做到底是什麼意思?」
劉放、孫資回答:「燕王自知難當大任,所以推辭。
」
曹叡又問:「曹爽可以替代曹宇當大將軍嗎?」
劉放、孫資二人附和曹叡,贊同曹爽當大將軍。
他倆又鄭重陳述意見,建議召太尉司馬懿進宮,護持皇室。
魏明帝曹叡向來依賴司馬懿,所以接受了劉放、孫資二人的建議,然後讓劉放起草詔書。
接著,曹叡又召見了曹宇、夏侯獻、曹爽、曹肇、秦朗這些輔政大臣。
劉放、孫資走出皇帝寢宮,準備去起草詔書,忽然得知皇帝改變了旨意,不再召見司馬懿。
一會兒,魏明帝曹叡再次召見劉放、孫資二人,並說:「我自己要召太尉司馬懿,而曹肇等人反而阻止我,差點壞了我的大事!」
魏明帝曹叡又更改詔令,召見曹爽與劉放、孫資一起接受遺詔,並免去曹宇、夏侯獻、曹肇、秦朗四人的官職。
司馬懿也來到了,跪在床下接受遺詔。
公元239年正月,曹叡就駕崩了。
《魏晉世語》說:劉放、孫資久掌中央機要,夏侯獻、曹肇等人對此不滿,劉孫二人怕這些人輔政後自己失權,所以力勸曹叡改任曹爽、司馬懿輔政。
曹芳繼位,曹爽和司馬懿輔政。
開始曹爽禮敬司馬懿,不敢獨斷專行。
但曹爽的心腹何晏等人想提高曹爽的威望,勸曹爽專權,政事很少讓司馬懿參與。
於是,司馬裝病避開曹爽。
曹爽專政,違犯法律,作威作福,百官敢怒不敢言。
司馬懿聯合不滿曹爽的眾臣,趁曹爽隨魏帝曹芳出城去高平陵祭祀時,發動政變,占領了京城。
曹爽窘迫不知所從,便投降了,不久被誅三族。
司馬懿在高平陵政變後竊取了曹魏政權,他死後,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相繼掌權。
最後,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效仿曹丕,逼迫皇帝禪位,登基稱帝,建立了西晉。
這一切,可以說,在魏明帝立遺詔時發生的變故,改變了司馬懿的命運,也埋下了曹魏滅國的禍根。
參考史書:《三國志·魏書十四·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流年檐下雨,浮世階上苔。
檐雨墜珠,轉瞬流年千秋。
階苔行蟻,方寸浮世萬象。
我是作者檐雨階苔,歡迎關注。
司馬懿一輩子忍辱負重 到頭來卻靠一件緋聞上位?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虎嘯龍吟》中,司馬懿無疑是當仁不讓的主角,鷹眼狼顧、睥睨群雄,那是相當地拉風。然而,真實歷史中的司馬懿,大半輩子都在低調、隱忍中度過。而就是靠這幾十年的忍辱負重,司馬懿熬死了老...
皇帝安排後事,宰相踩了大將軍一腳,沒想到卻因此改朝換代
說起曹魏歷史,大家對曹操身邊的文臣武將很熟悉,但對曹丕建國之後的很多官吏卻缺乏了解。在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時期,在朝廷中炙手可熱的,不是大家熟知的曹真、司馬懿等人,而是劉放與孫資。這兩個人,都...
司馬懿在魏明帝臨死前被任命為顧命大臣,真正是白撿了個便宜!
公元239年1月22日,年僅36歲的魏明帝曹叡病逝,其八歲的養子曹芳繼位當了皇帝,大將軍曹爽與司馬懿受遺詔之命輔助朝政。然而,在魏明帝曹叡剛染重病之初,所任命的顧命大臣也根本就沒有司馬懿什麼事!...
三國魏明帝曹睿到底是曹丕的兒子還是袁熙的?
曹魏烈祖明皇帝曹叡(206年-239年1月22日),曹丕與文昭甄皇后之子,曹操之孫。字元仲,史稱魏明帝,中國三國時期曹魏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26-239年在位。能詩文,與曹操、曹丕並稱魏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