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為何能奪取曹操江山?只因背後兩個神秘人相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河湟三月(作者原創授權)
熟悉三國的人都知道,司馬氏取代曹魏經歷了三代人,真正奠定基礎的人是司馬懿。
他個人經歷相當於就是一部曹魏的興衰史,從追隨曹操算起,先後侍奉了曹氏四代人,雖然無論是籌劃獻策,還是對外戰功,其功勞不可謂不大,然而,他也自始至終,受到猜忌,數次起落,遭到貶斥,被邊緣化,可謂險象環生。
在許多人眼中,司馬懿是靠忍耐,靠漫長耗時戰,最終贏得了勝利,以至於不少人將他奉為靠隱忍取得成功的典範,但歷史絕非如此簡單。
其實,司馬懿之所以能夠絕地反擊,最終成功將曹魏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除了長期在軍政界建立的威望,和布下的人脈外,還有不少是偶然因素。
正是這些誰也沒法料到的意外,才使得司馬懿鹹魚翻身,要不然他就算再裝孫子,扮演萬年王八都沒有用。
首先,很重要一點,就是曹家人都不長壽,這個致命的弱點,導致司馬懿有了攫取最大權力的機遇。
試想,如果曹丕、曹睿父子兩代任何一個人稍微長壽一些,估計歷史就會改寫,以後根本就不會有司馬家什麼事兒了。
其次,曹魏宗室受到打壓和限制,魏文帝即位前,和曹植經過一段艱難的奪嫡之爭,因此,他代漢以後,為了防止宗室坐大,處處限制自家兄弟,因此,在司馬家取代曹魏過程中,絲毫看不到曹操的子孫們有啥作為,只能眼睜睜看著被人奪了江山。
正因為如此,晉朝建立後,司馬懿的子孫們汲取了教訓,大肆封王,以圖鞏固江山,免得重蹈老曹家的覆轍,當然,由此後來引發八王之亂,又是另一回事了。
以上這些緣由,只能說為司馬懿崛起提供了機會,但司馬懿正真掌握曹魏大權,還是自魏明帝曹叡以後的事。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都有過託孤,就是前任皇帝死前,將年幼的繼承人託付給朝中位高權重的大臣輔佐,這件事,劉備、孫權都搞過。
相對於劉備託孤於諸葛亮,君臣相得,成為千秋佳話,而司馬懿因為後代取代了曹魏,名聲不佳。
劉備託孤諸葛亮是心甘情願,曹睿託孤於司馬懿多少有點心有不甘。
曹睿對司馬懿忌憚頗深,將江山社稷交給外人總有些不放心。
就在這種關鍵時刻,有兩人起到了至關重要作用,使得司馬懿最終成為了輔政大臣。
說起來,這兩人可謂在三國史上屬於默默無名之輩,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的存在,但正是他們一舉扭轉了乾坤,這二人便是孫資和劉放。
孫資和劉放步入政壇很早,由於筆桿子過硬,他們早在曹操時期,就開始擔任秘書郎,這個職位不起眼,但可以接觸到許多機密文件,所以對一些外人不能得知的核心秘密,知道頗多,這也使得他們以後能夠準確把握政治風向。
曹丕取代漢朝後,組建中書省,孫資任中書令,劉放升為中書監,負責起草皇帝詔書,掌握機要。
及魏明帝曹睿即位,孫、劉二人榮寵不減。
孫資進爵中都侯,正始十年(249年)為侍中、中書令。
第二年,拜驃騎將軍、侍中。
劉放同樣官運亨通,加散騎常侍,進爵西鄉侯。
魏明帝曾多次親自帶兵外出征戰,離開京城期間,朝廷中樞日常政務,多有孫、劉二人處置,不難看出,曹睿對他們的倚重,其權柄之重也是可想而知。
孫、劉二人從曹操算起,在朝中掌握機要前後長達三十年,難免引來嫉恨,尤其是宗室中對二人的怨氣很大,與曹家關係密切的夏侯氏中,也對他們頗有怨言。
有一次,曹肇和夏侯獻進宮時,無意中看到有一隻雞臥在樹枝頭,便語氣中充滿憤恨,意有所指的說,「如此情景,還能看下去嗎!」
孫、劉二人都是寒門出身,長期身居高位,在宗室和世家大族眼中,他們就是飛上枝頭的雞,很難容忍下去。
對於自己的處境,孫資和劉放當然心知肚明,如果曹睿身體康健,有皇帝撐腰,二人自然不怕,但景初二年(238年),年紀輕輕的曹睿一病不起。
曹睿臨終前,打算以燕王曹宇、領軍將軍夏侯獻、曹爽、頓騎校尉曹肇等宗室大臣輔政。
孫資和劉放得知後大驚失色,如果這些人上台,二人的好日子到頭了,便力薦曹爽和司馬懿輔政。
曹睿當時病重,昏昏沉沉中便同意了,但沒多久,意識稍微清晰,覺得司馬懿此人太過陰鷙,幼主難以掌控,曹爽太過無能,根本無法制衡司馬懿,遂反悔,打算重新任命曹宇等人。
得到消息後,孫資、劉放立刻拜見曹叡,堅持讓曹爽和司馬懿輔政,病重的曹睿,被糾纏不休之下,只好同意,兩人害怕夜長夢多,當即出宮,罷曹宇等人官職。
從此,司馬懿一步步走上最高權力之路,也為以後司馬氏取代曹魏鋪平了道路。
孫、劉此後一直官居要職,死在任上,只是他們為了一己之私,徹底葬送了曹魏的江山。
曹爽是怎麼撿漏越過司馬懿成為首輔的?這精彩程度不亞於綜藝節目
本文首發自今日頭條號:無雙漫談以及微信公眾號:無雙漫談(wsmt2474867523)轉載請自覺註明來源,謝謝配合。接上文 《這是司馬懿軍事史上的巔峰一戰,證明了諸葛亮死後再無敵手》司馬懿在平定...
魏文帝曹丕VS魏明帝曹叡,誰更出色?
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合稱「三祖」。這祖父孫三人,毫無疑問,曹操是最出色的。那麼,曹丕曹叡父子,孰優孰劣呢?本文就對這父子二人做個詳細的對比。
兩個小人弄權,最終讓司馬懿看到了皇權的影子
大江始於點滴,高山起於微末。許多驚天動地的歷史事件,同樣在毫不起眼的地方打開閘門。司馬政權代替曹魏政權,在中國歷史上,是絕對繞不過去的一個巨大話題。那麼司馬政權替代曹魏最關鍵的開端在哪裡呢?
司馬懿一輩子忍辱負重 到頭來卻靠一件緋聞上位?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虎嘯龍吟》中,司馬懿無疑是當仁不讓的主角,鷹眼狼顧、睥睨群雄,那是相當地拉風。然而,真實歷史中的司馬懿,大半輩子都在低調、隱忍中度過。而就是靠這幾十年的忍辱負重,司馬懿熬死了老...
魏明帝曹叡臨死前,犯了一致命錯誤,導致曹魏江山滅亡
239年正月初一,洛陽皇宮內一片肅殺,沒有絲毫喜慶之氣,原來36歲的魏明帝曹叡已經走到了人生的終點。曹叡「沈毅明敏,任心而行」,雖然有口吃的毛病,但心思縝密,所以他的諡號為「明」。但魏明帝死前,...
失敗的託孤,曹睿託孤不當司馬懿,竟然源自兩人導演的鬧劇
公元238年冬十二月,魏明帝曹叡患病嚴重,拜曹宇為大將軍,與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共同輔政,囑咐後事,此時的司馬懿領兵在外。四朝曹魏政權高層秘書劉放、孫資長期掌管國家機要,夏...
曹叡明明忌諱司馬懿,為什麼還讓司馬懿成為託孤之臣?原因很簡單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我們總是有著說不完的故事,尤其是最近熱播的《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再一次的掀起了《三國熱》。在這部劇之中,我們常常看到一幕,曹魏皇帝曹叡和司馬懿的政治博弈,司馬懿功勞巨大,...
最牛的圖書管理員,仕曹魏四代,力助司馬懿成曹叡託孤大臣
司馬懿為什麼能夠成為曹叡的託孤大臣,這兩個人居功至偉:孫資和劉放。曹操在世的時候,因為孫資和劉放的文筆很好,一直讓二人擔任秘書郎,相當於現在的秘書加圖書管理員,主要負責幫助曹操整理圖書經籍,偶爾...
曹魏宗室的一句「指桑罵槐」之言為什麼斷送了曹魏江山?
眾所周知,司馬懿之所以能夠取代曹魏,魏明帝曹睿臨終前的託孤安排是主要原因,無能的曹爽為司馬懿提供了的良機斷送了曹魏江山。但有意思的是,曹魏江山說起來是被曹魏宗室的一句「指桑罵槐」之言斷送的,這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