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首創一成語,誇讚一傑出謀士,但此人的計策卻無人知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荀攸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年間,主人公是曹操和荀攸。

原文如下:

攸深密有智防,自從太祖征伐,常謀謨帷幄,時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

太祖每稱曰:「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甯武不能過也。

」……公達前後凡畫奇策十二,唯繇知之。

繇撰集未就,會薨,故世不得盡聞也。

攸從征孫權,道薨。

太祖言則流涕。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荀攸思想深邃而周密,富有智慧,且能嚴守機密。

自從跟隨曹操征討以來,他常常在軍帳中出謀劃策,一般人都無從得知他所制定的計劃、曹操經常稱讚他說:「荀公達外表愚笨,內心睿智,外表怯懦,內心勇猛,外表文弱,內心剛強,從不誇耀自己的長處和功勞,大智若愚,即使是顏子、寧武這樣的人也比不上他。

荀攸先後為曹操提出並實施過十二條精妙的計策,只有鍾繇全部知曉。

後來鍾繇將荀攸的奇謀編撰成集,但尚未完成自己就去世了,因此他的奇謀都未能流傳下來。

後來荀攸隨曹操一起征討孫權,在途中病逝,曹操一提起他便會痛苦不已。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是曹操口中的「謀謨帷幄」,意為擬定作戰策略,引申為籌劃、指揮。

這也是曹操首創的一句成語,與另外一個大家更為熟悉的成語「運籌帷幄」意思非常相似。

荀攸,字公達,是漢末著名的潁川荀氏家族成員,與另外一位荀氏家族的代表人物荀彧是叔侄關係。

雖然比荀彧效益輩,但荀攸的年紀要比荀彧大六歲,出道也比荀彧早。

漢末時期,他曾經擔任黃門侍郎,因為圖謀刺殺董卓而被捕入獄。

此後,荀攸又出任蜀郡太后,直到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才被曹操招致麾下,從此成為曹操集團的核心謀士之一。

對於荀攸所做出的貢獻,曹操曾經多次予以高度評價。

不過,史料中提及荀攸的計策很少。

究其原因,是鍾繇病逝後這些資料全部失傳。

因此,後人也就無法得知荀攸高超的「謀謨帷幄」究竟有哪些,這令人感到非常遺憾。

參考書籍:《三國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那一年,曹操終於等到了他

建元元年(公元196年)的夏天,當荀攸收到曹操寄來的邀請函時,幾乎是沒有任何猶豫的,就啟程去了許縣。儘管有知人善任的荀彧作擔保,認為自己這個侄子堪當大任,但對此時的曹操來說,也許這只是一次「寧可...

原來他才是曹操身邊最得力的謀士!

東漢末年,戰亂不斷,各地戰火連天,百姓叫苦不迭。然而,俗話說得好,亂世出英雄,亂世出奇才,有些人是在亂世才會發光的。而我們今天介紹的這個人在當時堪稱奇才,他的所有計謀無一失算,可謂是真正的算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