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戰地醫生接到毛主席親自接見,最終戰死在中國故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抗日戰爭時期,有位著名的外國醫生他就是白求恩。

在加拿大和美國,他以高超的胸外科手術享有盛譽,是個生活優裕的富家子弟。

有的人在想他可以郭哲無憂無慮的生活,為什麼他要當戰地醫生呢?

可能這是資本主義有思想獨特見解的一個外國人,他是醫生,認為醫生的職責是無國界的,他要救活每一個病人,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

白求恩發現有一個地方叫中國,更需要他 的幫助。

從起初的不理解到後來的生死與共,白求恩與中國人一起經受了戰火的洗禮,建立起了深厚情意。

當白求恩打算回美國要求藥品支援,突然一場戰役爆發,白求恩毅然決定留下,再一次和中國的戰士、醫護人員一起面對硝煙戰火。

在窯洞裡,白求恩見到了毛澤東,二人言談甚歡。

白求恩提出要建立一支戰地醫療隊,以拯救更多的前線傷員,毛澤東對"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傷員能夠復員"這個數字異常重視。

戰爭中孩子們為祖國而歌唱,這種聲音傳到了白求恩的耳朵里,他聽著孩子們純凈的歌聲,白求恩仿佛回到了故鄉,回到了父母身邊。

少年白求恩調皮好動,對一切充滿好奇,身為醫生的祖父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

他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後,在硝煙炮火中忘我地救治 八路軍傷員,曾連續為115名戰士做手術,持續69個小時。

他為中國獻出了生命中最後的1年零8個月。

臨終彌留時,白求恩這樣寫道:"人生很好,很值得為它活上一回,但也的確值得為它去死……"

白求恩平靜地告訴方醫生和董千秋,自己在感染了丹毒後已經患了敗血症,即使現在截肢也已經來不及了。

彌留之際,白求恩用一隻手敲打打字機,把要對每一個人說的話做的事用遺言的方式記錄下來。

毛主席得知後立即下令去重慶買盤尼西林的藥並派飛機送來,大家獲悉後相擁而泣,期待著奇蹟的出現。

然而當天夜裡,白求恩大夫闔上了他的雙眼,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鄉親們、戰士們自發地抬著他的遺體走了整整五天五夜,漫天飄舞的鵝毛飛雪,仿佛在為他做最後的告別。

毛澤東主席為諾爾曼·白求恩題詞:"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麼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精神,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

1939年11月在中國河北抗日戰場染病去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白求恩在延安怒砸窗子,驚動毛主席

白求恩是加拿大著名的外科醫生,共產黨員。全名諾爾曼·白求恩。1936年秋,在西班牙反法西斯戰爭進入保衛馬德里的關鍵時刻,白求恩到了西班牙戰場,活躍在戰火紛飛的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