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操沒有請動諸葛亮?且看諸葛亮的求職策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歷史上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都家喻戶曉。
可是你知道嗎?在此之前,曹操也曾三請諸葛亮。
曹操帳下有一名謀士名叫程昱,他小時候和諸葛亮是同班同學,倆人一同拜在水鏡先生門下學習。
曹操屯兵許州時,程昱向曹操舉薦他的這位同班同學諸葛亮,夸其智慧超群,神機妙算。
曹操聽後非常渴望得到這個人才。
便同曹洪、程昱二人帶足金銀珠寶去請諸葛亮出山。
曹操三人在諸葛亮家不遠處的茶樓休息。
他首先派曹洪去傳話給諸葛亮,約他到茶樓見面,可結果曹洪獨自一人回來對曹操說道:「他的書童說他到山上讀書去了,我到山上吆喝半天,沒人理我。
」程昱在一旁打圓場說:「我的這位師兄讀書喜歡清凈,不喜歡別人攪擾,可能是曹洪莽撞無理吧。
」曹操聽後,訓斥了曹洪一頓,又派程昱去請。
結果程昱也獨自一人回來了,對曹操搖了搖頭說:「師兄他就在家,但是他拒不見我。
」曹操有些生氣,心想,這個人到底有多大本事?如此傲慢,我親自前去吧。
曹操一行人來到諸葛亮家中,見諸葛亮正在草堂讀書,並沒有起身迎接。
曹操幾個人站在那裡,很是尷尬。
曹操心裡很是生氣,但是看見諸葛亮果真氣度非凡,氣宇軒昂,便壓下了心中的怒火。
他叫手下人送上禮物對諸葛亮開門見山的說道:「聽說先生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今日特請先生出山助我成就大業。
」諸葛亮聽到此話,慢悠悠的起身站了起來,哈哈大笑的說:「堂堂朝廷的丞相三番五次來請我這麼一個山野村夫,會讓天下人恥笑的,在下實在不敢受邀?」說罷繼續坐下讀書。
曹操見諸葛亮是真不給面子,又好像在羞辱自己,就強忍著憤怒說:「看來先生是堅決不肯助我了,那麼我就告辭了。
」說罷灰溜溜的走了。
據說民間有一句歇後語叫「曹操請諸葛--沒誠心」說的就是這個典故。
後來這位高臥隆中自比管仲樂毅的諸葛亮被劉備聘去了,助他建立了蜀漢王朝。
這件事的真假無從考證,就連劉備的三顧茅廬都存在著很大的爭議。
諸葛亮也許並不是不想出山,不然怎麼會被劉備請去呢?要知道這麼一個聰明近妖的人做出的決定不是那麼輕易就能更改的。
諸葛亮出山是必然的,但是同時也在心裡對曹劉二人做過客觀的衡量比較。
第一,曹操和劉備的三請。
曹操首先派出曹洪,隨後又派程昱,在兩人都沒有請動他的時候曹操才親自出馬,最後諸葛亮稍微試探了他一下,曹操就氣呼呼的走了。
反觀劉備則不然。
同樣是三請,同樣吃過閉門羹,但是劉備仍然親力親為,壓低身價,盛情相求。
一個老闆能做到這份上已經非常難得了。
第二,曹操高傲,不可一世。
世人都說他名為漢相,實為漢賊。
而劉備貴為皇叔,名正言順,早已聲名遠播,以仁義處事世人皆知。
第三,曹操的身邊並不缺少能人異士,能不能得到一個好崗位也難說。
而劉備手下僅有關羽、張飛、趙雲等武將,急需一名運籌帷幄擔當大任的文臣,自己的專業也似乎完全對口。
綜合以上理由,投向劉備當然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不過,諸葛亮最後選擇了劉備是對是錯,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許投奔曹操也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糟糕呢?
假如你是諸葛亮該如何選擇呢?
諸葛亮為什麼選擇弱小的劉備而非曹操?
諸葛亮出山之時,劉備只有新野一縣,幾千人馬。論實力,與曹操和孫權甚至劉表馬騰劉璋相比,都是勢力最弱的一支,可是他既不去投奔不僅軍事實力強而且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又不去歸依地盤穩固、人才濟濟的孫權,...
只有劉備請過諸葛亮?其實他也去過,同樣是三次
三顧茅廬,並不是《三國演義》的首創,這個故事已經流傳了快兩千年了。該故事最早見於西晉陳壽的《三國志·諸葛亮傳》。由於記載的闕如,在南北朝時期,關於三顧茅廬的流傳情況已經無法考證了。直到古代中國...
三國揭秘:諸葛亮的那個羽毛扇子是誰送的?秘密很多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各個軍閥帳下必有一堆奇人異士,當然謀士就很多了。他們運籌帷幄之內,決勝於千里之外,是這些老闆們最得力的助手。曹操有程昱、荀彧、郭嘉;劉備有諸葛亮;孫權有周瑜、魯肅。當然最厲害...
諸葛亮真的是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動的嗎?
「三顧茅廬」的故事可說是婦孺皆知。三國時期,劉備為了成就宏圖霸業,四處尋求能人異士,後經徐庶介紹,得知有諸葛亮這號人物隱居在隆中,便帶上關羽、張飛二人「三顧茅廬」請孔明出山。那麼劉備請諸葛亮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