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三傑」之中誰的功勞最大?誰最完美?誰的結局最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楚漢爭霸,劉邦戰勝項羽之後曾大宴群臣說自己能取得天下的原因是善於用人,而項羽有范增卻不信任和重用,原本韓信、陳平、彭越、英布都是項羽的手下,最後卻都投靠了劉邦。

原因就是項羽表面仁厚愛人,實則妒賢嫉能,有功的就嫉恨人家,有才能的就懷疑人家,打了勝仗卻不給別人表功,奪得了土地卻不分給別人利益。

的確,劉邦取得天下靠的是一幫謀臣與武將。

運籌帷幄有張良,供給糧餉與撫慰百姓有蕭何,統率大軍有韓信。

那麼,被稱為「漢初三傑」的蕭何、張良、韓信三人中誰的功勞最大?誰最完美?誰的結局最慘?

相國蕭何

蕭何,沛縣豐邑人。

蕭何是最早追隨劉邦打天下的那批人之一,當劉邦還是平民的時候,蕭何以官吏的身份保護劉邦。

當劉邦做了亭長之後,蕭何經常幫助他。

作為劉邦奪取天下的重要謀臣,蕭何的主要功績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

劉邦率軍進入咸陽後,其他將領忙於搶奪財物,蕭何卻搜集保存秦朝文獻檔案,為劉邦統一天下創造了條件。

蕭何還有一個最大的功勞是「月下追韓信」,為劉邦留住了一名帥才。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負責供給軍糧的蕭何功勞是最大的。

所以劉邦在論功行賞的時候蕭何功勞第一,給予的食邑也最多。

但蕭何卻是一個很複雜的人物。

若硬要用一句話來概括他,只能勉強說他智有餘而仁不足。

成亦蕭何,敗亦蕭何。

在韓信問題上名揚後世的蕭何在後來卻因為韓信問題而為後人所詬病,那就是蕭何明明知道韓信不會謀反,卻在個人進退利害的考慮下與呂后一起設下圈套謀害了韓信。

留侯張良

張良先祖是韓國人,他因暗殺秦始皇失敗,為躲避追查而改其他名字。

要說中國歷史上的謀士,張良當之無愧的是最有名的一個。

作為劉邦的主要「智囊」。

楚漢戰爭中,張良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結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為劉邦完成統一大業奠定堅實基礎。

劉邦稱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是對古今軍師最高的讚賞。

在漢初三傑里唯有張良可以算得上仁、智、勇三者皆備的完人了。

張良的智在「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張良的勇在他敢於刺殺秦始皇;張良的仁也是值得大書一筆的。

「功高不賞,唯有賞死」是歷代封建王朝慣例,但張良卻是在范蠡之後最令人欽佩的一個功成身退的典範。

事了拂衣去,身藏功與名。

漢朝建立時張良被封留侯,後來功成身退,千古流芳。

淮陰侯韓信

韓信,淮陰人。

韓信的一生,可謂是傳奇的一生。

相信很多人對於與韓信有關的成語可以娓娓道來:韓信點兵,多多益善;胯下之辱;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等等。

個人覺得那一幅「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來概括韓信的一生是再好也不過。

韓信戰功累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背水一戰,平定三齊」是他戎馬一生卓越軍事才能的體現。

劉邦對於韓信可以說是用足了「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帝王鐵律,所以「漢初三傑」中韓信的結局最慘。

韓信作為一位軍事統帥勇有餘,是合格的;但作為一位權力中樞的謀臣來講顯然是智不足,是不及格的。

韓信的權謀技巧只相當於小學生水平,漢高祖劉邦戰勝主要對手項羽後,韓信的勢力被一再削弱;最後,韓信由於被控謀反,被呂雉及蕭何騙入宮內,處死於長樂宮鍾室。

最是無情帝王家,「功高不賞,唯有賞死」可以說是歷代封建王朝的金科玉律。

「漢初三傑」中蕭何功勞最大,張良最完美,韓信結局最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項羽為什麼會敗給劉邦,劉邦說出了原因

劉邦為何能打敗項羽,得到天下呢?劉邦對此是這樣說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撫慰百姓供應糧草,我又不如蕭何;率領千軍萬馬,決戰沙場,百戰百勝,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

劉邦對漢初三傑命運的掌控,韓信慘死

劉邦打天下時,手下文臣武將不計其數,其中蕭何、張良、韓信居功至偉,被史學家稱為「漢初三傑」。劉邦說:「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於三個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