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問大臣:朕該將皇位傳給誰?大臣只說了4個字,皇帝非常滿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976年11月14日凌晨,宋太祖趙匡胤離奇去世,並留下了「斧聲燭影」的千古謎團。

關於他的死因,至今仍有不同的說法,但令人不解的是,繼承皇位的不是兒子趙德昭,而是弟弟趙光義。

有這樣一種說法,因為趙匡胤是位大孝子,之所以傳位給弟弟,是母親讓他這麼做的。

趙光義登基稱帝後,為了表示自己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不僅將年號改為「太平興國」,還對薛居正、沈倫等曾經宋太祖的舊部提拔重用,並擴大科舉的取士人數,選拔有才華的賢才。

另外,他還把侄子趙德昭和趙德芳封為節度使,赦免不少被關在大牢之中的大臣。

趙普,北宋的開國功臣,也是宋太祖最為信賴的大臣之一,官至宰相,在滿朝文武中也相當有威望。

趙光義對趙普也非常器重,仍任命他為宰相,並經常與他談論治國之道。

與那些滿腹經綸的大臣相比,趙普才華並不是十分出眾,但他對《論語》深有研究。

為官近二十年的趙普,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對皇帝的心思也了如指掌。

有一天,宋太宗趙光義與趙普聊天時,突然問道:「聽其他大臣說,你只讀過《論語》,其他書籍基本沒有讀過,真的是這樣嗎?」

皇帝這猛一問,若是換作其他大臣的話,估計大腦會短路,壓根就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但趙普則不同,他不緊不慢地回道:「的確是這樣的,微臣出身小吏,讀過的書很少,唯有《論語》讓臣著迷,每天晚上都會讀上一兩個時辰,否則肯定會睡不著。

以前,以半部《論語》輔助太祖平定天下,而現在,臣用半部《論語》輔助陛下,便天下太平。

趙光義聽完趙普的話,稱讚他是一位難得的忠臣,並讓百官向趙普學習。

按照常理來說,趙光義的皇位是從哥哥那裡繼承的,應該再還回去,這樣才能讓文武百官所欽佩。

然而,在趙光義晚年的時候,已經做了近20年的皇帝,想傳位給兒子。

在上朝的時候,趙光義等多次試探大臣們的心思,大多數人都表示贊同,幾乎沒有人敢直接站出來反對。

一天晚上,趙光義召趙普入宮,兩人邊喝酒邊聊天,酒過三巡之後,他就笑著對趙普說:「愛卿乃朕的心腹,也是當朝的宰相,你覺得在朕百年之後,應該把皇位傳給誰最合適呢?」

趙普是何等的聰明,一聽這話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開口說了「一誤再誤」4個字。

皇帝趙光義對於趙普的回答非常滿意,之後就沒有再談論政事,一直喝酒到深夜。

不久後,趙光義就立三子趙恆為皇太子,也就是之後的宋真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太宗——侄子、弟弟和兒子(2)

皇位繼承圖(下)《涑水記聞》記錄了另一個版本:宋太祖死時,天已四鼓。宋皇后立刻派內侍都知王繼隆(應為王繼恩)趕快去找趙德芳。王繼隆認為宋太祖一直有意傳位給晉王趙光義,於是自作主張,派人趕到開封府...

大宋初年兄終弟及,宰相趙普緣何力挺?

歡迎戳右上方加關注!每天上午準時與您分享三篇優質文章~本文共734計字,閱讀僅需3分鐘~趙普和宋太宗趙光義都是陳橋兵變的主謀,當宋太祖趙匡胤去世後,趙普又成了宋太宗趙光義的股肱之臣,而且親手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