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聯盟》從司馬懿的視角正面解讀三國風雲與英雄內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軍師聯盟》從司馬懿的視角正面解讀三國風雲與英雄內心

三國是一個武將的時代,也是一個謀臣的時代,面對突如其來的亂世,兩漢帝國積澱了四百餘年的精華在一瞬間如煙花般絢爛爆發,在三國的時空里各種奇人異士紛紛登場,讓人徹底相信這是一個英雄的時代。

然而,無論正史還是野史,都有自己的立場,儘管《三國志》、《晉書》都將魏國視為正統,但是伴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風靡華語文化圈,對三國的解讀形成了新的文化立場,那就是在基本文化層面上是從蜀漢的角度來理解三國,這種觀念經過宋明以來民間文化的渲染成為一種固定的模式。

於是,魏國君臣上下都被打上了一層厚厚的油彩,無論是曹氏父子還是後來的司馬懿,都被描繪成奸詐多謀的大花面。

曹操自不待言,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成為他標籤式個性名言,其本身也被《三國演義》牢牢地定在奸臣的恥辱柱上並成為歷代奸雄的鼻祖。

作為在奸雄曹操手下混過,並且後來還竊取了奸雄家的江山的司馬懿自然更被大加撻罰:因為要想在奸雄手下立足,並且成功騙過奸雄反咬一口,自然需要比奸雄更奸詐,否則如何逃過奸雄的眼睛?於是司馬懿就悲劇了,一出場就被戴上了鷹視狼顧的帽子,到後來還有更難聽的狼顧狗偷,總之,要多卑劣有多卑劣,謀略上的高超與人品上的卑鄙成正比。

於是,如果說《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是兇猛狡詐的獅子,用自己的殘忍手段捕獲一個個獵物的話,那麼司馬懿就成為獅子背後的鬣狗,趁機攫取了獅子吃剩下的獵物。

這顯然不是一個正常形態的司馬懿,而是被忠君這面旗幟醜化出來的一個反面形象。

當然考諸正史,雖然未如小說演義那樣具有強烈的反派意味,但也多方面透露出來司馬懿權奸的特色。

最出名的莫過於《晉書》中司馬本紀中曹操的評價:「魏武察帝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

欲驗之。

乃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後而身不動。

又嘗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焉。

因謂太子丕曰:『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

』」似乎曹操一直對司馬懿充滿了忌憚,然而即使《晉書》作為正史,也仍然有虛構的成分,就此一節而言,依曹操的本性就很難相信他會留下一個如此具有奸臣相的人物給兒孫招災。

或許,《晉書》的這番記載只是為了突出司馬懿具有天命,是歷來塑造帝王形象的通用手法,就如劉邦本紀中記載他媽跟龍交合一樣,只是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事跡中顯示出劉邦被塑造的高大上,而司馬懿則有點陰毒險。

無論正史還是演義,司馬懿的形象都充滿了迷霧,恍若神龍一樣見首不見尾。

然而,司馬懿畢竟是這個混亂時代的梟雄,作為貫穿三國的豪傑,是他奠定了西晉一統的局面,如果僅僅依靠陰謀並不足以說明他成功的原因。

因而,要想真正理解三國風雲中的司馬懿,我們必須回到當時北方的政治環境中,從司馬本人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

由張永新執導,吳秀波、劉濤、李晨、于和偉、張鈞甯等主演的三國歷史題材古裝劇《軍師聯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閱讀視角,不同於以往常規的魏蜀吳三國紛爭的格局,該劇開啟獨特謀士視角進行三國解讀。

司馬懿這一決定三國走勢的關鍵性人物也第一次從正面來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

其實,生逢亂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強勢如曹操者,一開始也沒有想到要篡奪漢室江山,或許在他最開始的時候也只是想做一個砥定江山的治世能臣,奈何天下大勢一旦開啟,即使身為主角也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

司馬懿一開始當然也不可能預見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他最初的理想只是想追隨明主成就一番功業結束這紛亂的世道,甚至曹操也並不是他最理想的選擇,為了躲避對方的徵召他甚至裝作中風。

然而世事如棋,開局之後就非個人意願所能決定,最終他還是成為了曹操的文學掾,正式踏上自己謀士的生涯。

《軍師聯盟》是從一個平常人的角度來展現司馬懿內心的,他既沒有天生智慧,也沒有史書上的那麼多腹黑。

其實作為一個亂世中有理想的青年,司馬懿對於曹魏的最大貢獻並不在於戰場上的爭奪與朝堂上的陰謀,而是對於民政上踏踏實實的政策制定。

經歷了黃巾起義的浩劫之後,東漢人口迅速由5000多萬回落到不足幾百萬,司馬懿向曹操提出的屯田方略才是安定魏國的重要國策,而司馬前半生的工作則重點放在了這項民政上面。

刀來槍往的戰場爭雄固然好看,然而安邦定民的民事工作卻是決定國家實力的根基,從這一點上來看,司馬懿就比三國時的眾多文臣武將高出不止一籌,畢竟人民才是國家的根本。

曹操並不是司馬懿的知己,其實曹丕才是真正重視司馬懿的人。

作為曹丕的四友之一,司馬懿相助曹丕在奪嫡的過程中確立優勢,而曹丕同樣把司馬視作股肱之臣。

《軍師聯盟》著重表現了二人之間的情誼,從片花上看,曹丕為了挽救司馬懿不惜忤逆父親被鞭笞,最終也成為了二人之間的一段佳話。

歷代奪位之後,前朝王室每每被屠戮一空,然而晉代魏後曹氏並沒有被滅殺,或許這段感情也在其中有所加持。

當然,對於一代雄主,司馬懿的個人生活也是後世關注的對象,他與妻子張春華(劉濤)的故事也是《軍師聯盟》的重頭戲。

司馬懿懼內,年輕時面對張春華更是老虎之於武松。

《軍師聯盟》中司馬懿怒極欲打張春華,但最終卻變成了溫柔一撫。

當然,這只是年輕時的司馬懿,而到晚年卻變成張春華欲一窺老公而不得,甚至為了見老公而絕食。

世事無常,情感亦隨歲月而反覆,人生唏噓莫過於此。

作為投資4億,準備5年、拍攝1年的大製作,《軍師聯盟》對於作品的要求近乎完美,吳秀波集總監、總制及主角於一身,對於劇作的要求近乎苛刻,服裝的精雕細琢自不待言,電影級的特效更是讓作品極具畫面感,從放出的首支片花來看,無論是箭矢的疾馳而逝還是進入尚方谷的狹長地勢,都顯示出驚心動魄的效果,歷史的深邃感與人物的現實感共同融鑄成鮮活的視覺畫面,將三國的亂世風雲演繹得波瀾壯闊,讓人不禁想起美劇《權力的遊戲》,的確,也只有這樣的作品才配得上這風雲變幻的時代,《軍師聯盟》讓三國的熱血穿越時空回到了我們當下的電視劇舞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軍師聯盟》告訴我們,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我一個學子,最大的抱負,就是找到一個君王,臣之、輔之。也許,我還能和他一起結束這亂世。當這段司馬懿的自我陳述出現在預告片開始的一剎那,強烈的帶入感撲面而...

《軍師聯盟》里,誰和誰才是愛得深沉?

這些天在追看《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好久沒有看過這麼酣暢淋漓的電視劇了,因為是優酷獨播,我還為此充了一年會員,看播放量現在是20億,目前收視率在黃金檔第一。實在太喜歡于和偉的曹操,竟然看出了...

被影視劇黑得最慘的人——司馬懿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字仲達,河內郡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重臣,後期成為...

三國時期的奸雄不是曹操,不是劉備,而是他

說起三國時期的奸雄,大家第一反應都是曹操,後人稱其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不過也有人對此分析過,說奸雄應該是劉備。這裡小編將再次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分析,三國真正的奸雄其實不是他們兩,而是另有...

河之洲丨五個字挖出藏在歷史中的司馬懿

策劃文體新聞部執行記者游曉鵬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事聯盟》已經收官,第二部《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將在今年秋季播出。吳秀波在劇中不僅演了一個全新的司馬懿,還是從司馬懿的視角切入三國故事的「始作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