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很重要,荀彧這兩個字會讀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人討論過,

曹營里的第一軍師是誰。

也許有人認為是郭嘉,有人認為是荀攸,有人認為是賈栩,

但是若要綜合評比的話,

最有資格被稱為第一軍師的,

應該還是德才兼備的—荀彧。

荀彧出身於名士望族,他的祖父、父輩,都是位居高官,名聲遠播的士人。

荀彧本身也是「少有才名」,他本來是先在袁紹底下做事,

袁紹將他奉為上賓,但荀彧覺得袁紹成不了大事,

就離開袁紹,投奔曹操。

曹操一見荀彧聊了一陣,就大讚荀彧是 『吾之子房』(喻指漢代張良)。

曹操不愧有識人之才,荀彧果然沒讓他失望,

在荀彧的協助下,曹操的勢力逐漸培養起來。

194年,發生了一件大事,

當時曹操出征陶謙,留荀彧留守,

結果陳宮和張邈等人迎呂布背叛曹操,本擁有兗州的曹操頓時幾乎無家可歸。

當時兗州許多郡城都響應張邈、陳宮,

只有荀彧和夏侯惇駐守的鄄城還沒陷落。

此時豫州刺史郭貢帶了幾萬兵力,兵臨城下,

要荀彧出來與他商談,一起投靠呂布。

城內眾人皆懼,勸荀彧不要前往。

但荀彧說:

『郭貢來得這麼快,表示他心意還沒決定,如果我不出去,他就知道我們沒有實力所以害怕。

所以我非去不可,就算無法讓他投靠我們,也可以有緩兵的作用,讓他不敢輕舉妄動』

果然,郭貢看荀彧毫無懼色,認為鄄城仍有實力,就仍保持中立,不做表態。

接著荀彧又和程昱商討,再去說服范、東阿兩城的人支持曹操,

最後才保全這三城,直到曹操回來,打敗呂布,收復失土。

如果當時沒有荀彧臨危不亂,居中斡旋,

曹操的野望已經在這裡完蛋了。

之後,荀彧多次向曹操進言戰略的方針,

例如先攻呂布、再打陶謙,迎獻帝,不理袁紹、先伐呂布...等等,

都是荀彧給曹操的建議。

史載 『太祖雖征伐在外,軍國事皆與彧籌焉』,

甚至曹操還問荀彧:『你不在我身邊的時候,誰能代替你為我出謀劃策?』

荀彧便又推薦了荀攸、鍾繇、郭嘉等人,

可見荀彧在曹軍與曹操心中的地位。

荀彧的第二件功勞是,

當時官渡之戰,曹操面對實力強好幾倍的袁紹,

雙方堅持日久,曹操因為糧盡想要退兵。

荀彧建言:『不能撤退,千萬不能撤退! 今日雖然糧食匱乏,但是如當年項羽對劉邦那樣的情勢,先退的人必處於被動。

我們的兵力只有對方十分之一,但是在此地堅守已經半年,對袁紹而言是如鯁在喉,此時對方的士氣已經下降,我們奇謀取勝就在這關鍵時刻了,不要輕言撤退。

於是曹操接納,繼續堅守官渡。

後來果然在烏巢奇襲成功後,袁紹一敗而潰。

荀彧的貢獻不僅只戰略,他也為曹操提拔相當多的人才,

例如荀攸、鍾繇、郭嘉、陳群、杜襲、司馬懿、戲志才等人,都是在荀彧的推薦下進入曹操陣營,

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智囊團,而其中的首席謀士就是荀彧。

對於荀彧的貢獻,曹操如此評價:『忠正密謀,撫寧內外,文若是也,公達其次也』

而對於荀彧的識人之能,曹操則說:『二荀令之論人,久而益信,吾沒世不忘』

荀彧甚至連品德方面也無可挑剔,

鍾繇如此評價:『能備九德,不貳其過,唯荀彧然。

連司馬懿也對於荀彧給予如此高的評價:『吾自耳目所從聞見,逮百數十年間,賢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可知荀彧在曹軍中的貢獻,絕對足可堪稱第一軍師。

可惜幾乎完美的荀彧,最後相當不開心,竟然憂憤而死。

原因在於荀彧是個高道德理想的人,部分的荀彧其實內心深處選擇忠於漢室。

建安17年,在董昭的安排下,要讓曹操受獻帝封為魏公,

對於此事,曹操曾私下徵詢荀彧看法,

結果荀彧認為曹操本興義兵以匡扶漢室,不應該受此封勛。

荀彧的言論讓曹操心不能平。

荀彧不知道是因為認為得罪了曹操心不安,或是不願親眼見到漢室被曹操篡奪,

同年,荀彧勞軍的路程中,病死於壽春,享壽49歲。

隔年,曹操便受封為魏公了。

關於荀彧的死,有幾種說法,

有人說荀彧憂憤而死,

有人說曹操派人送給荀彧一個便當,結果便當打開,裡面空無一物,荀彧瞭然,就服毒自盡。

也有人說,當年曹操殺獻帝身邊之人時,董承曾經給荀彧一封密信抱怨曹操,但是荀彧沒有告訴曹操,後來事情揭發,曹操對荀彧知情不報一事頗為陰恨,所以荀彧惶恐不安下自殺。

當然這些都是傳說,未必屬實,但唯一能確定的是,荀彧絕對是一個高風亮節,為社稷、百姓貢獻付出的正人君子。

史載:『以太祖之聰明,每有大事,常先咨之荀君,是則古師友之義也。

可以說,荀彧是曹操能得天下的最重要功臣。

而且即便最高理念與曹操不合,仍然為了漢室,直言而諫,以致憂憤而死,

這樣德才兼備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材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營里的漢朝忠臣—荀彧

荀彧,他可以說是曹操的首席謀士,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也」。他被曹操如此看重,但仍心存漢室,最後在曹操的暗示下服毒身亡。就是這樣一個人,可以從他身上看出對漢朝的忠貞,在大義面前不懼死亡,以身了卻世...

三國三大憋屈而死的功勳重臣(一)

封建社會的士人追求的目標是出將入相,認為這是光祖耀宗、福蔭子孫的最高榮譽。然而,不是每一個登上高位的臣子都是那麼風光無限,有的人雖然是功勳卓著,但由於種種原因,最後的結局竟然是憋屈而死。在三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