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魯迅先生說「劉備之長厚近似偽,狀諸葛亮多智而近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原話是「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出處是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

這個問題,不要調動歷史知識回答,因為這是小說的問題,歸於文學類。

首先,關於小說發展的歷史,不管是中國,亦或者外國,在敘事文學中人物典型塑造的方法,都經歷了從類型化變成性格化,再變為心理化的趨勢。

而單獨看中國小說的歷史,《三國演義》、《水滸傳》塑造的人物都是類型化的,《金瓶梅》主要人物是類型化向性格化轉變,《儒林外史》、《紅樓夢》是由類型化向性格化轉變的代表作品。

而從性格化向心理化的轉變,這已經不是古代文學的範疇了,而是屬於現當代文學的領域。

類型化典型人物的主要特徵是:為一般而尋找特殊,共性對個性占有突出優勢,直接以比較純凈的形態呈現。

它在人物典型的發展過程中,起排除怪誕、雜亂因素,明確集中的表現生活本質的作用。

前面知識背景已經鋪墊好了,具體結合一些知識分析吧!提到《三國演義》,我們會想到義薄雲天的關羽,忠厚的劉備,智慧的諸葛亮,魯莽的張飛,奸詐的曹操等。

這些人物,猶如京劇臉譜,性格與善惡十分鮮明。

再用一部其他小說舉例,當年《亮劍》會火,有一點原因就是以前抗戰電視劇塑造的英雄太高大上了,而李雲龍形象則是個性鮮明,能打仗,也會犯錯。

這毫無疑問給人一種震撼!畢竟,我們身邊的人也是優點缺點都是能看出來的,而不是高大全的人物。

當然了,臉譜一樣的人物,這樣方便讀者去把握人物,而有時也會給人印象深刻的感覺。

具體看這種類型化的優缺點,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

1.人物出場,有時候,我們看書,書開頭裡面人物會給一個之前經歷的簡介;當然了還有時候,書裡面人物會用一個登場的故事給大家一個印象,然後這個人物性格就算是被這個故事定型了。

劉備的出場是小時候跟小朋友吹牛逼,故事算是表達他從小就有遠大志向吧!曹操則是假裝中風,誣陷經常管教自己的「叔父」。

可能,我們會覺得這傢伙從小就一肚子壞水,長大了也不是好東西!用故事把人物性格介紹出來,當然了這些故事也是來源於歷史的。

2.人物性格通過一個個故事給人的固有印象不斷加深。

劉備愛才就「摔孩子」(心疼阿斗幾秒鐘),不顧身份去三顧茅廬,劉備忠厚,荊州百姓都跟隨他走,為了兄弟報仇發動夷陵之戰等等。

諸葛亮智慧,更是火燒博望坡,舌戰群儒,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七擒七縱,六出祁山,最後,「死諸葛嚇走活仲達。

」一個個或者歷史上真實的故事,或者移花接木,或者改變史實等等故事都放在幾個主要人物頭上。

雖然,可能這些人物還有別的方面,比如曹操雖然奸詐,但是官渡之戰,勝利以後,燒掉了很多自己一方私通袁紹的書信。

(似乎改變了一點曹操的性格給人的印象),但是更多的故事把我們對於這幾個主要人物性格突出面記得更加清楚。

當然了,恰恰是曹操這樣的反面角色,因為一些不同於奸詐臉譜的故事(再比如青梅煮酒),他的性格更加飽滿。

反倒是一味塑造的忠厚劉備和智慧諸葛亮性格則不一定討喜。

(所以,魯迅先生有那句話,也正常。

)正常人一般都心疼孩子,結果劉備摔。

說明性格太單一,所以反而失真。

3.用各種藝術手法渲染,誇張,張飛大喝一聲嚇死曹操方面一員武將,趙雲也是在敵軍中如入無人之境。

這些,難免有誇張的成分,但是,在這本書里人物性格塑造上比較成功。

4.對比手法運用,曹操奸詐與劉備忠義做對比,張飛的魯莽與諸葛亮的智慧沉著做對比。

對比之下,兩個相反性格的人物更加給人深刻的印象。

最後,總結一下這樣缺點。

主要人物性格似乎沒有衝突,改變,迴避理性與情感的矛盾,人物從出場到去世都是如此性格,人物的性格沒有改變,這樣略微單調了。

誇張等藝術手法,有時候用過了,就會……失真。

所以,魯迅和很多人質疑劉備的忠誠與虛偽,與其說是質疑人物,倒不如說是質疑已經離生活很遠的人物塑造了。

我想這就是魯迅先生說那句話的原因吧!

當然了,《三國演義》在一定的歷史時期,還是對小說的人物塑造的發展有貢獻的,我們不能一味的批評,要站在文學史的角度去看待《三國演義》的優與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中隱藏了哪些理財投資的小秘密?

《三國演義》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可以說是一部規模宏大的歷史演義小說,主要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的歷史故事。著作中英雄人物眾多,演繹了無數歷史故事,其中很多故事也隱含了很多投資理財的小道理。...

歷史上的劉備真的很「弱雞」嗎?

按照易中天的說法,歷史人物往往有三種形象:歷史形象、文學形象、民間形象。文學形象,尤其是通俗文學形象會極大地影響一個歷史人物的民間形象。劉備就是如此,大多數人眼中的劉備正是《三國演義》中那個喜歡...

名著知識我知道(一)——《三國演義》

我們都知道,對於小學升學必備的語文知識點中,名著閱讀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從本周開始就由玥玥老師帶著大家一起來學習鞏固名著知識吧!談及名著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我國的四大名著,那麼我們就從四大名著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