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兩位高人,為何諸葛亮一直被重用而龐統一路坎坷?原因很簡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封建王朝時期,中國歷史上曾出現了諸多英雄人物,有文臣也有武將,有的人一生都被重用,但有些人卻控油治國之才,或者是一身報國熱血,最終卻不被看好。

而我們比較熟知的比如趙雲,生前不被重用,死後卻被人們流傳至今。

其實在三國時期,還有一位文臣,也同樣有這樣的命運。

熟悉三國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龐統是三國非常著名的謀士,但是名氣很大而成就卻不高,在歷史上可以說比較坎坷難以被重用。

那麼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在三國時期都流行讓有名望的人評價自己,評語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

而龐統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所以當時著名的水鏡先生就評價龐統為鳳雛,諸葛是臥龍,得到一個人就可以爭霸天下了。

也就是在很多人的眼裡龐統和諸葛亮都是非常優秀的謀士,那麼為何諸葛亮已經在劉備手下位居要職的時候龐統還沒有被人重用?

有的人說是因為龐統長的難看,這也確實是一個原因。

龐統當時去東吳找孫權打算謀個一官半職,打算施展自己的抱負。

但是東吳的才俊都是風流少年,雄姿英發。

東吳才俊各個長的很帥,從孫策開始東吳就很注重官員的相貌。

所以龐統到東吳的時候就很難被看中,只有才能很難在看中外貌的東吳被重用。

另一方面原因是東吳的士族門閥力量很強,東吳子弟才能在朝廷身居高位,所以最終龐統選擇了離開東吳。


而事實上龐統的外貌還說的過去,加上非常有才華還是很有個人魅力的,所以龐統的人緣也不錯擁有很多要好的朋友支持他。

有的人會問既然龐統沒有大問題就不至於在很多陣營得不到重用,難倒龐統的品行有問題。

令大部分的三國愛好者沒有想到的是,龐統的個人品行還真有一些問題。

據說龐統的性格狂放不羈,在說話上經常得罪人。

小說里說的是龐統和周瑜有矛盾,說龐統在背後說過周瑜的壞話。

而事實上他兩的關係還是不錯的,周瑜很欣賞龐統,甚至打算讓龐統做自己職位的接班人。

但是龐統和其他的很多東吳重臣關係都不好,龐統自視過高不把別人放在眼裡。

當時周瑜死前曾經和孫權推薦龐統,說龐統可以重用。

本來龐統可以在周瑜死後在東吳有很好的發展,可以說是前程似錦。


但是龐統的致命的性格弱點,讓他自己斷送了自己的前程。

他總有名士的架子,好高騖遠卻不腳踏實地。

在周瑜的葬禮上他多喝了幾杯酒之後就開始胡言亂語,居然肆意評價起朝中的陸績、全琮等大臣。

這些大臣的名字也許我們並不熟悉,但是在當時的東吳這些大臣都是響噹噹的人物。

當時龐統喝多了之後就評價陸績說他看起來就像是一匹瘦弱的馬,看起來有氣無力,又說顧劭看起來像是一頭牛。

這樣的說法就帶有人身攻擊的成分了,所以龐統一下子得罪了很多人。

所以龐統得罪了很多東吳的大臣,所以沒有辦法再繼續待在吳國了。

口無遮攔不得不說是龐統的一個大問題,所以我們也可以以史為鑑,做一個低調謙虛的人。


而後來龐統到了劉備的陣營,一開始龐統也沒有得到重視,簡單和劉備說了幾句話就被安排去做縣令了。

本來縣令也不是很小的官員,雖然沒有一下被重用,但是也可能是劉備想要考驗他。

但是龐統很快就說自己不願意當縣令。

直到後來諸葛亮再次推薦,龐統得到了重用,但是龐統的成就也沒有小說里說的那麼大。

總的來說龐統雖然才華出眾,但是有性格弱點。

而且龐統和諸葛亮相比,龐統的出身一般。

而諸葛亮出身於名門望族,還和劉表有親戚關係,所以很快受到重用。

所以出身也是龐統難以被重用的原因之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龐統投靠劉備原來有不可告人的原因?

在《三國演義》中,為讀者們展現了三國時期戰亂紛爭的一段歷史,而在那個局勢混亂的年代,戰爭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如何作戰成功將對方擊敗成為了各個掌權者最看重的事情,所以在三國時期,謀士成為了作戰勝利的...

此人與諸葛亮齊名,只因長得丑而死於非命

諸葛亮和龐統同是羅貫中《三國演義》中的頂尖謀士,「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諸葛亮自不用說,千古智慧的化身,名臣典範。相比較而言龐統的知名度就要低的多了。我想這與龐統的早逝脫不了關係吧!

諸葛亮龐統:臥龍鳳雛,得一人而可治天下!

今天讀到陸遊的一首詩:鹿頭山 過龐士元墓士元死千載, 悽惻過遺祠 。海內常難合, 天心豈易知。英雄千古恨, 父老歲時思。蒼蘚無情極, 秋來滿斷碑。這是陸遊路過龐統的墓地有感而發的。關於龐統,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