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假成真的歷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弄假成真的歷史

王開林

《民權素筆記薈萃》中有一則寫到明太祖朱元璋,饒有趣味。

大意是:朱元璋平定天下後,南京的宮殿即將落成,只剩油漆、繪畫之類的掃尾活。

正午時分,工人們都吃飯歇息去了,於是朱元璋悄悄進宮巡視。

殿堂無處不是美輪美奐,其中一座尤為壯麗,他看在眼裡,心花怒放,「遂情不自禁,踢一飛腳,跳入殿中,自言曰:『只知道闖蕩綠林,那(哪)知道弄假成真。

』」這場景就像獨幕劇。

朱元璋賊開心,忍不住講出大實話。

別說當初他行乞、化緣時沒有料到自己有朝一日能夠登上金鑾殿,貴為九五之尊,就是後來這位綠林梟雄已經喊出「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口號,也沒料到自己真能把局面做寬,把蛋糕做大,成為奠定明朝基業的開國皇帝。

弄假成真的戲碼在朱元璋身上表現俱足。

弄假成真的歷史劇目從未冷過場,塌過台。

豪商呂不韋在政治上大搞風險投資,其絕招居然是預先搞大情人趙姬的肚皮,再把這個「夾心麵糰」贈送給自己全力贊助的王子(嬴異人)。

待王儲繼承王位,他就將名下的「原始股票」拋空變現,因此權傾朝野,富可敵國。

秦王嬴政乃是呂不韋播下的野種,卻以「轉基因」的優勢統一六國,這無疑是古代歷史上弄假成真的奇蹟,能夠窮盡太史公司馬遷的想像力。

天才劇作家和一流演員呂不韋出盡么蛾子,既弄假成真,又弄真成假(他推薦給王太后的嫪毐是假宦官),然而權力的嗜血劍鋒難以測度,神級的東方智多星玩火自焚,最終死於非命。

漢高祖劉邦,年輕時偷雞摸狗賴酒帳,混社會處處吃癟,在黑老大項羽跟前只能小心翼翼裝孫子。

楚漢相爭,他十有九敗,逃亡途中狼狽不堪,竟連妻室兒女都要掀下馬車去,生怕自己稍有閃失。

當年,若為項羽和劉邦開出賠率,即使是1賠100,估計也沒幾人敢買劉邦成為最終的贏家。

歷史就是如此弔詭,鴻門宴那場大戲,項羽徹底演砸,從此「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楚霸王就運交華蓋,朝著末路發足狂奔。

劉邦弄假成真倒是揭示了一個事實:得百姓之心、獲眾將之力的那一方很可能艱難勝出。

因此弄假成真的這個「假」,未必全假,漢朝初期約法三章,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確將實惠落到了實處。

陳橋驛兵變,宋太祖趙匡胤被眾將擁戴,黃袍加身。

這個有預謀的政變,更像是弄假成真的即興之作。

趙匡胤辜負先帝的信賴,欺負孤兒寡母,這樣得來的政權,且不論其合法性如何,只說改朝換代的過程,減省了流血成河、斫頭成山的工序,就是黎民之福。

宋朝統治者的血債相對較少,與其政權始於和平交接大有關係。

從血河淚渠淌過去的皇帝往往更為殘暴,他們對子孫的示範作用只會放大,不會縮小。

所有的開國皇帝都堅信自己是真命天子,但這份信心的積累過程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他們先要弄假,讓那些謀士挖空心思,絞盡腦汁,整出許多奇異的傳說來。

太史公司馬遷也未能免俗,直接加入到造神者的行列,他坐實劉媼在大澤之陂「夢與神遇」,因此懷上劉邦, 「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史記·高祖本紀》),這相當於說劉邦的老媽與蛟龍有外遇,真是很黃很荒唐。

宋太祖趙匡胤生於洛陽夾馬營,也非等閒之輩,「赤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體有金色,三日不變」(《宋史·太祖本紀》)。

明太祖朱元璋的來歷如何?史家的原創力早已耗盡,就算刻意杜撰,也並不新鮮,「母陳氏,方娠,夢神授藥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氣。

及產,紅光滿室。

自是夜數有光起,鄰里望見,驚以為火,輒奔救,至則無有」(《明史·太祖本紀》)。

只要你的好奇心跟得上趟,猛翻各朝各代那些皇帝的本紀,就會發現荒誕不經的描寫層出不窮。

他們弄假(無非是「君權神授」)弄到樂此不疲,就不太好玩了,甚至令人大倒胃口。

但誰會在乎群眾的胃口如何?專制帝王只信奉自己的經驗:謬論重複一千遍即為真理,弄假成真就是修成正果。

世間的大智慧若正位,運用定律總結,運用定理歸納,運用公式計算,以求真為第一要務,其結果必然是科學昌明。

世間的小黠慧若竊位,運用忽悠打動,運用概念麻醉,運用傳聞做實,以造假為第一要務,其結果則必然是詭道風行。

弄假成真的方便法門一旦升級為顯學和絕學,對它的仰賴和倚仗就會趨之若鶩。

中國古代社會之所以痼疾難瘳,就是因為「假」字稱王,夾輔這位寨主的則是「惡」和「丑」,三者臭味相投,陰魂不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邦為什麼稱之為高祖而不是太祖?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開國皇帝一般都稱之為太祖,像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稱為宋太祖,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稱之為明太祖,他們都是漢族人的皇帝,但早於他們二人的劉邦卻稱之漢高祖,這又是為什麼呢?

太祖和高祖是怎麼回事?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其中開國皇帝不在少數為什麼有稱為太祖也有稱為高祖的呢?如漢高祖劉邦,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其實這個問題不是很複雜,一般平民家族出身的開國皇帝稱太祖,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