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丨全民閱讀是媒體人的知與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全民閱讀:媒體人的知與行

人為什麼要讀書?為了生命的完整,或者是為了重塑另一半生命,從而遇見最好的自己。

書籍發揮何作用?其一,塑造人;其二,為社會傳承文化。

"要給別人一滴水,自己需準備一桶水。

"由此足見,閱讀對於奮戰於文字第一線的媒體人而言,書籍是內容輸出的資本,亦是發聲前的底氣。

閱讀具有接收信息、工作之需和滋養心靈的作用。

如今,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正在深度融合,人們從紙質閱讀轉向數字閱讀,從經典閱讀轉向消遣閱讀,等等。

大眾的閱讀興趣、方式和內容呈現多樣化,近期"關於媒體人應當怎樣讀書,讀什麼樣的書"的討論成熱議。

當閱讀經典遭遇價值取捨多元化時代,媒體人怎樣才能"遇見最好的自己"? 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直言,他對現在的讀書狀態有兩個憂慮:一個憂慮是大家不讀書,另一個憂慮是大家即使讀書也只是網絡讀書。

網絡閱讀有它的優越性,我稱之為"短平快"。

在信息爆炸的當下時代,可以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最親近的方式取得儘可能多的信息,當然有很大的意義。

但網絡閱讀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缺乏深度,會導致人的精神的平庸化;另一個是網絡閱讀是群體性的,缺乏個體性、個人性的閱讀,容易趨向潮流,容易被時髦所裹挾,這就需要經典閱讀。

經典閱讀的最大特點是深度閱讀,而且是人性化、個人化的閱讀。

也就是說不同讀者對於經典有不同的進入方式,因此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發揮。

錢理群教授的擔憂正是當下全民閱讀的"痛點",這就是隨著媒體傳播生態巨變、知識介質改變與價值取捨多元化,我國的全民閱讀正呈現出微閱讀、淺閱讀、碎閱讀、快閱讀、跳躍讀、視覺讀等特點,給傳統深閱讀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大眾靜下心看書讀報的時間越來越少,人們更傾向於輕鬆減壓的快餐式閱讀或針對性更強的功利性閱讀,其方式、媒介與時間也隨之發生了巨變。

在最近幾年的全國兩會上,"書香社會""全民閱讀"是熱詞,不少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中都出現了它們的身影。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在中外記者會上,不僅分享了自己個人的讀書感受,還提議把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

在政府層面,對閱讀如此重視,這是往年所未見的。

李克強表示,書籍和閱讀可以說是人類文明傳承的主要載體,就個人的經歷來說,用閒暇時間來閱讀是一種享受,也是擁有財富,可以說終身受益,他直言,這也就是為什麼願意把"全民閱讀"這幾個字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原因。

作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直屬的國家級公益性研究機構,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從1998年開始,到2016年4月第十三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的發布,已經組織實施了18年連續性、大規模的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活動,獲得了大量基礎性的閱讀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成年國民閱讀率多年連續下滑趨勢。

此後,2009-2012年,我國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每年均以大於1%的幅度上升,2009年的國民閱讀率再次突破50%,此後逐年遞增,圖書閱讀量也呈現出同步增長的趨勢。

總體來看,從2005-2015年的10年間,圖書閱讀率增幅明顯、變化平穩,總體呈上升態勢。

從圖書閱讀量的變化來看,我國成年國民的紙質圖書閱讀量一直處於較平穩的狀態,除2009年降至4.24本是近十年來圖書閱讀量的最低點外,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總體來說變化不大。

從近兩年的發展變化來看,2014年我國成年國民的紙質圖書閱讀量較2013年略有回落,2015年又開始呈現小幅上升趨勢,與10年前的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4.50本基本持平。

媒體人是時代的瞭望者、預警者和見證者,需要時刻處於時代前沿。

受眾在哪裡,新聞就在哪裡,媒體人就在哪裡。

這是一份對執業需求、職業素養與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的行業,因此,每一個媒體人只有在全民閱讀中認認真真知與行,才能更好地采寫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

媒體人面臨工作任務重、工作節湊快、知識更新多等的多重壓力,而新聞工作又是亟待經常打知識"補丁"。

據筆者多年在知與行的過程中,閱讀重注方法就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主要的是批註筆記法,就是在閱讀時將自己對文本內容的見解、質疑和心得體會等寫在書中的空白處。

其形式有三種:一是"眉批",即批在書頭上;二是"旁批",即批在句子或一段話的旁邊;三是"尾批",即批在一段話或整篇文章之後。

批註的內容主要有三:一是注釋。

讀書時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和不懂的概念,立刻查字典、翻資料將其弄清楚,並且注釋在旁邊。

這既能幫助理解,又有助於記憶,同時也為下次閱讀掃清障礙;二是批語。

將閱讀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感想、見解、疑問等寫在書的空白處;三是警語。

對於文本中十分重要或再讀時需要注意的地方,標註上"注意""重要"等字樣,為今後閱讀提供幫助。

批註筆記法的作用:其一使人的思想高度集中,能夠提高閱讀效果;其二能夠使人從書中獲得更多的感悟,使人的思想水平得以提升;其三能夠提高分析、評價事物的能力;其四可以培養和提高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

其次是符號標記法,即使用各種符號在書中重要的地方做標記,以便於應用時查閱和再閱讀時注意的一種閱讀方法。

其要點是:一是在重要的句子下劃橫線。

二是在重要的段落旁劃豎線。

三是將關鍵性的詞或短語圈出來。

四是在有疑惑處劃問號。

五是在有感悟的地方劃感嘆號。

採用這種方法的好處是:便於應用時查找,有利於對重點內容的記憶,便於利用很少的時間對重點內容的再閱讀。

最重要的是探究閱讀法,書中的真理大多不是通過文字的解讀就能獲得的,而必須通過深入而細緻地鑽研與思考。

探究式閱讀的特點就是將思維的觸覺深入到文字的背後,對其所承載的思想內容進行深層次的理解。

採用這種閱讀方法的好處是: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層次的理解,能夠使認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有利於知識向能力的轉化。

閱讀不僅要有正確的方法,還需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恆的精神,更要有對書籍的判斷與識別能力。

閱讀優質書刊,不僅能使人長智慧、長才幹、長精神、長思想,使人品嘗到人生的樂趣,感受到求知的快樂,而且能夠使人走向事業的輝煌。

據筆者個人實踐體悟,曾擔任過《羊城晚報》副總編輯的當代著名作家秦牧主張"牛嚼"和"鯨吞"的讀書法,頗值得借鑑學習。

秦牧先生生前每天均要閱讀大量的書報雜誌廣搏地積累知識,他寫出的作品宛如由知識的珠寶串成,閃耀著獨特的光彩,備受受眾喜愛。

什麼叫"牛嚼"呢?秦牧先生曾說:"老牛白日吃草之後,到深夜十一二點,還動著嘴巴,把白天吞咽下去的東西再次'反芻',嚼爛嚼細。

我們對需要精讀的東西,也應該這樣反覆多次,嚼得極細再吞下。

有的書,剛開始先大體吞下去,然後分段細細研讀體味。

這樣,再難消化的東西也容易消化了。

"這就是"牛嚼"式的精讀。

什麼叫"鯨吞"呢? 秦牧先生曾說,鯨類中的龐然大物是鬚鯨,遊動時儼然能一座飄浮的小島,但它卻是以海里的小魚小蝦為主食的。

這些小玩藝兒怎麼填滿它的巨胃呢?原來,鬚鯨游起來一直張著大口,小魚小蝦隨著海水流入它的口中,它把嘴巴一合,海水就從齒縫中嘩嘩漏掉,而大量的小魚小蝦被篩留下來。

如此一大口一大口地吃,整噸整噸的小魚小蝦就進入鯨的胃袋了.人們泛讀也應該學習鯨的吃法,一個想要學點知識的人,如果只有精讀,沒有泛讀;如果每天不能"吞食"它幾萬字的話,知識是很難豐富起來的,單靠精緻的點心和維生素丸來養生,是肯定健壯不起來的.

"牛嚼"與"鯨吞",二者不可偏廢,既要"鯨吞",要大量地廣泛地閱讀各種書籍,又要對其中少量經典著作反覆鑽研,細細品味。

如此這般,精讀和泛讀就能有機地結合起來,便於消化吸收、靈活運用。

黔東革命根據地是全國八大革命根據地之一。

銅仁日報社為了濃墨重彩報導這個重大主題,組織參與的采編人員認真研讀《西行漫記》《長征:一個前所未聞的故事》《神靈之手》《苦難輝煌》等書籍,同時認真閱讀了中央、省、市和區縣的黨史,及多部地方志,並追尋當年紅二六軍團在黔東革命根據地的戰鬥足跡,把紅軍在這裡的烽火歲月放在時代背景下加以審視,先後推出"紅旗漫捲黔東""踏訪黔東革命根據地""追尋紅軍足跡、走好新長征路"等多組系列報導,及時把閱讀成果轉化為新聞作品,獲得了讀者點讚。

2016年,貴州(銅仁)首屆飲用水博覽會舉辦之際,銅仁日報社組織精兵強將,圍繞水之源、水之城、水之魂三大版塊開展了大型採訪活動。

筆者負責帶領其中一個採訪小分隊,赴烏江沿岸的石阡、思南、印江三個縣採訪。

要求高、時間緊、任務重,好在筆者平時注重閱讀關於烏江的書刊,大量閱讀過有關三個縣的地方史料,我們深入現場採訪獲取新聞由頭後,迅速保質保量采寫了36篇文稿,獲得了受眾認可和領導肯定。

蠶吃下的是桑葉,吐出來的是蠶絲,這個現象同理給我們閱讀帶來的啟示多多。

筆者注重閱讀,通過閱讀經典、優秀報刊、優質文稿等等,不斷擴大視野,拓展思維,聚焦目光,構建了宏觀、中觀、微觀的知識架構。

同時,既要認研讀經典書籍、專業書刊,又要實時補充"雜物",儘量使之相得益彰,大多轉化為工作的"養分",從而避免了一葉障目、井底之蛙的局限,工作起來就順手多了。

"閱讀,是為了更好地寫作;寫作,也是為了更好的閱讀。

兩者互為依託,相互融合,最後相得益彰!"實踐證明,閱讀對於媒體人而言需要堅持不懈,貴在有恆,貴在突破,貴在運用。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體新聞工作者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做政治堅定的新聞工作者;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做引領時代的新聞工作者;堅持正確新聞志向,做業務精湛的新聞工作者;堅持正確工作取向,做作風優良的新聞工作者。

時代賦予媒體人的使命光榮、任務艱巨,這就需要媒體人堅持讀好書、好讀書,多讀書、常讀書,聚精會神讀懂"有字之書"與"無字之書",從中吸收"養分",並轉為"動能"。

每一個媒體人都應像蜜蜂采蜜一樣努力工作,成為全民閱讀的優秀帶頭人,既要發揮個體的示範作用,又要立足工作崗位為大眾提供優質的精神食糧,爭做"全民閱讀"知行合一的踐行者、推動者與見證者,為建設"書香社會"發揮積極作用。

精彩推薦

活力 效率 溫馨

傳播黨的聲音 講好黨的故事

關注百姓生活 服務黨員群眾

長按指紋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關注「銅仁組工」

微信號:trswzzb 審核:楊立 編輯:黃欣 王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學會三讀法,書山書海也看的來

21世紀是信息飛速發展和快速傳遞的社會。面對琳琅滿目的書籍報刊,人們既沒時間也完全沒有必要全部精讀細讀,而應依據書目和實際需要區別對待,有所選擇。

毛主席的讀書方法,你可能不知道!

主席在延安時曾說:「學習可以想法子解決。一個法子叫做『擠』,好比木匠師傅把釘子釘到木頭上,最後木頭讓了步。另一個辦法叫做『鑽』,如木匠鑽木頭一樣 地鑽進去。看不懂的東西我們不要怕,就用『鑽』來對...

文學大師如何讀別人的書

成為文學大師還會看別人的書嗎?答案是肯定會看。那麼,他們怎樣看人家的書?下面盤點幾位文學大師的讀書經。錢鍾書:讀書做筆記錢鍾書好讀書,不僅讀,還做筆記。他做筆記的習慣是在牛津大學圖書館讀書時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