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別三日 當刮目相看 的歷史典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士別三日」呂蒙原是一介武夫,經孫權勸學後,漸有學識,魯肅稱士別三日,「非復吳下阿蒙」。
現以「士別三日」形容大有長進,煥然一新,即更刮目相待。
現在的人,進步很快的意思。
三國時代東吳的呂蒙,可說是一個博學多才人,周瑜死後,他繼任東吳的都督。
設計擊敗了蜀漢的關羽,派部將潘璋把關羽殺死後,不久地也死去。
呂蒙本來是一個不務正業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沒有什麼學識。
魯肅見了他,覺得沒有什麼可取的地方。
魯肅繼周瑜掌管吳軍後,上任途中路過呂蒙駐地,呂蒙擺酒款待他,魯肅還以老眼光看人,覺得呂蒙有勇無謀,但在酒宴上兩人縱論天下事時,呂蒙不乏真知灼見,使魯肅很受震驚,酒宴過後,魯肅感嘆道:「我一向認為老弟只有武略,時至今日,老弟學識出眾,確非吳下阿蒙-」呂蒙道:「士別三日
當刮目相看,老兄今日既繼任統帥,才識不如周公瑾,又與關羽為鄰,確實很難。
關羽其人雖已年老卻好學不捲,讀《左傳》朗朗上口,性格耿直有英雄之氣,但卻頗為自負,老兄既與之相鄰,應當有好的計策對付他。
他為魯肅籌劃了三個方案,魯肅非常地接受了。
從典故可以看出「士別三日 當刮目相看」有四層意思:
第一,三日後能被人刮目相看的必須是「士」也就是有志氣、有志向的人。
弟二,士要被人刮目相看必須別「三日」,這裡的三日當然不是指三天,而是指經過一段時間之後。
第三,時間可以改變一切,量的積累會導致質的變化。
第四,事物是發展變化的,不能用老眼光,老觀點看待同一事物。
此人是三國一莽夫,得高人指點,一躍成為三國前幾的謀略家
三國時期的呂蒙是一個非常著名的人,能夠躋身入東吳的四大都督(另外三人是周瑜、魯肅、陸遜),已經證明了呂蒙的出類拔萃。呂蒙本來是絕對沒有資格入選四大都督的。我們都知道東吳的這四位都督全部都是文武雙...
「雅誦書院」成語典故系列——吳下阿蒙
呂蒙是東漢末年吳國的將軍,他英勇善戰,深受吳王孫權的賞識,卻因為學識不足而受到其他官員的輕視。有一次,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執掌兵權,應該多讀書學習,增長才幹。」呂蒙卻推說軍中事務繁忙,沒有時間...
東吳四位大都督,有一個被孫權逼死,最討孫權喜歡的是他
話說,孫權曾經當著陸遜的面點評東吳的四大都督。「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周瑜是個標杆,你僅次於周瑜。「(魯肅)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魯肅就不行了,老...
蜀漢有諸葛亮 曹魏有司馬懿 東吳靠什麼三國鼎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一部電視劇《虎嘯龍吟》,就是一部英雄之歌。烽煙四起的三國時代,各路梟雄「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數十年」,上演了一場場...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典出黃梅
雷有德大雷池悠悠蕩蕩,東吳一條帆船從都城溯江向西而行。體魄魁偉的外交家魯肅站立船頭,掃視茫茫水國、大片江洲。遠方的天幕下,雲團翻湧,江水滔滔,似千軍萬馬搖旗吶喊於前。 「大都督,船至尋陽了。」尋...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出自於哪裡?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常用來表示"別人已有進步,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的意思,那麼,這個說法最早出自哪裡,又是用來形容誰的呢?"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語出史書《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最早用...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吳下阿蒙
呂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縣(今安徽阜南東南)人,少年時即隨姊夫鄧當渡江。呂蒙的姊夫鄧當為孫策部將,呂蒙年僅十五六歲即隨軍出征。鄧當死後,呂蒙代領其眾,隨孫權征戰各地。與劉表部將黃祖作戰時,呂蒙為...
魯肅聽了一成語,感慨東吳人才輩出,卻不料從此自己地位不保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之後,主要人物有兩個,一個是魯肅,另一個是呂蒙。原文如下:
士別三日,即當刮目相看!一起來看呂蒙與魯肅的故事
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魯)肅拊(呂)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意思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典故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的意思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shì bié sān rì,dāng guā mù xiāng dài 解釋: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