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三國一莽夫,得高人指點,一躍成為三國前幾的謀略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的呂蒙是一個非常著名的人,能夠躋身入東吳的四大都督(另外三人是周瑜、魯肅、陸遜),已經證明了呂蒙的出類拔萃。

呂蒙本來是絕對沒有資格入選四大都督的。

我們都知道東吳的這四位都督全部都是文武雙全的一流人物。

只有在計策謀略和行軍打仗兩方面都出類拔萃,才能夠勝任這個職位。

呂蒙是不符合這個標準的。

他原先只是一個純粹的武將而已。

雖然英勇善戰、武藝高強,但卻是個大老粗,沒讀過書。

我記得曹操和袁紹在官渡之戰之前的時候,孔融曾經稱讚袁紹的兩位大將顏良文丑勇冠三軍。

而荀彧則對此嗤之以鼻,他說:顏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戰而禽也。

就是說顏良文丑雖然勇猛但只不過是匹夫之勇,只要稍加用計就能一戰擒拿。

可見,單單勇猛而沒有謀略,就是匹夫之勇,匹夫之勇就不能成大事,只能勇一時,難以持久,遇到鬥智不鬥力的人,很容易就會被打敗。

很明顯,此時的呂蒙就是顏良、文丑,就是一夫之勇爾。

當時的魯肅就有點看不起呂蒙,認為他只不過是個莽夫。

這個是可以理解的,足智多謀的人往往會輕視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人。

魯肅可是三國時期第一流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在他的手上達成了聯劉抗曹的宏偉戰略規劃,直接關係到三分天下的天下大勢。

如此手筆的大政治家,看不起一個莽夫,也算情理之中。

對呂蒙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是東吳君主孫權。

孫權見呂蒙年輕有為,而且擔任要職,就勸說他要多讀點書,可以增廣見聞。

我想孫權的這種勸說,不就和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差不多嗎?我們大家的身邊可能經常都會有一些朋友來勸說我們可以學習一些東西,或者如何提高自己。

但根據我的經驗來說,這一類的良師益友、金玉良言一般都是被當作耳旁風的。

大部分人,或者絕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充耳不聞。

真正的原因各不相同。

果不其然,呂蒙和我們大家都差不多。

他很爽快的回答孫權:沒有時間!我在軍中那麼多事情,哪有時間讀書?

看到呂蒙的回答,我笑了。

原來不過跟我們差不多嘛。

忙!沒時間!哈哈哈!

誰不忙?誰有時間?

你以為你是富二代嗎?

說白了是不想!不願意!或者認為讀書沒用。

如果是不想不願意,那麼我們就要繼續追問為什麼不想?為什麼不願意?

那如果認為讀書沒用,就很難辦了。

這是觀念問題,想要矯正,有一定的困難。

也確實有很多的例子可以證明了讀書真的未必就有用。

很多成就很高的人,就是沒什麼文化。

所以,他們理所當然認為讀書沒用。

這也確實有那麼一點符合邏輯。

劉邦文化比蕭何、張良差遠了?但是成就高多了。

這種例證也確實會令人語塞。

如果呂蒙也這麼認為,那麼他未必就是錯的。

一般來說,到了這個程度,苦口婆心勸說的那個人就會放棄了。

再說下去,就成了多嘴多舌討人厭了。

可是孫權沒有。

孫權很有耐心,他說:我不是要讓你讀經書、典籍,不是讓你去立書著作講學問,我跟你說的是,讓你大概了解一點歷史知識、戰爭典故等等,這些會讓你將來取得更大的成就。

呂蒙終於被孫權所說動。

他決定試一試。

這一試就成了一發不可收拾的狀況。

呂蒙發現讀書並非無用,而是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見解、謀略水平,對軍事、治國等等都有極大的幫助。

於是他發奮讀書,居然成了學識淵博之人。

兩年之後,魯肅統領大軍曾經遇到了呂蒙。

他就去擺放呂蒙。

沒有想到,呂蒙在天下形勢的認識、兵法謀略等各方面早已今非昔比。

魯肅大吃一驚,就讚嘆道:以前就知道你能打仗,沒想到你現在的見識謀略也如此不凡,你早已不是那個吳下阿蒙啦!

可能,吳下阿蒙就是呂蒙曾經的小名吧。

就像曹操小名叫阿瞞,呂蒙的小名叫阿蒙。

呂蒙一聽魯肅這樣說,就笑道: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這就是典故「吳下阿蒙」和成語「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由來。

後來呂蒙接替了魯肅的職位,成為了東吳的第三任大都督。

可以說呂蒙達到了他一生的頂點。

這是吳下阿蒙所根本不敢想像的。

還能說什麼呢?讀書改變人生啊!

呂蒙在他的大都督職位上並沒有尸位素餐,他一手導演了白衣渡江、襲殺關羽的好戲,將荊州併入到江東的版圖中去,除去了關羽這個對於東吳來說的心腹大患。

白衣渡江的策略,就很顯然得益於他曾經的讀書學習。

這其中包含著隱忍退讓、麻痹敵人的智慧以及迅猛一擊的兇狠毒辣,遠遠不是一個一勇之夫所能夠策劃出來的。

我不禁對呂蒙深感佩服。

一個人人到中年,是不容易聽進去別人的勸的。

人到了這個時候就會變得固執。

與其說是固執,其實更是一種內心的懦弱。

我們不禁暗暗問自己,我還有沒有這樣的胸懷去接受別人的勸諫?

我還有沒有信心去改變我自己?

我在害怕什麼?

是失敗的痛苦?

還是眾人的嘲笑?

人不應該這麼懦弱,固執的懦弱!

讀歷史,思人生,歡迎關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出自於哪裡?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常用來表示"別人已有進步,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的意思,那麼,這個說法最早出自哪裡,又是用來形容誰的呢?"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語出史書《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最早用...

從吳下阿蒙到水軍大都督,他經歷了什麼?

呂蒙是個窮孩子,沒錢上學,所以是個文盲。但是他膽子很大,脾氣暴躁,有人欺負他年紀小,被他一刀砍翻在地,恰巧被孫策看中了。孫策是誰?江東小霸王,脾氣沖天,覺得這人可以用,於是把他留在身邊。

士別三日的吳下阿蒙

東吳在三國算是活的最長的一個國家,歷經四位帝王共52年。說起東吳就不得不提下呂蒙,呂蒙何人也,他是周瑜之後第二位有領導才能的名將。魯肅死後,在陸口駐紮用妙計,趁關於在樊城圍攻曹軍時襲取荊州,打敗...